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是否有框架式思考的習慣和意識,是高手和普通選手的重要區別。

普通選手面對一個問題的思考方式大多是經驗性的、具象的,很容易陷入主觀和局部,犯不見全局或以偏概全的錯誤,而高手面對一個問題時,首先會有意識地從抽象的內在機理上為問題搭建一個思考框架,然後再進細節的思考,他們能對一個問題進行思維上的窮盡,對問題做全局性的思考。

怎樣養成框架式思考的習慣?——怎樣面對任何一個問題都能迅速在頭腦中進行框架性的思考?

這需要我們掌握一些通用的解構模型,維度越高越抽象、越通用,維度越低越具象,應用面越受限。

如果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維度不夠高,在面對某些問題時,我們就不知道怎麼對它進行框架性的思考,如果我們維度足夠高,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夠進行框架性的思考。

下面講講從高維到低維的五種通用的框架性思考模型,它們是:

模型1:函數模型Y=F(a,b,c,d…)

模型2:大的拆小。

模型3:金字塔模型或樹狀模型。

模型4:“議題——評估維度——關鍵影響要素”模型。

模型5:有明確數理結構的模型。

模型1:函數模型Y=F(a,b,c,d…)

所謂框架式思考,就是面對Y時,要想到與Y相關的一些要素a,b,c,d,這些要素與Y之間可能是明確的數學關係和因果關係,也可能是有一定模糊性的相關關係。

所謂思維框架,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達y=f(x),包括三部分內容:

1、y——要關注的因變量。

2、x——與y有關的自變量,框架的組成要素。

3、f——要素間的關係或結構。

這個公式其實就是哲學裡面的一個信念——一切皆有聯繫,沒有東西能夠孤立存在,達里奧在《原則》一書中將萬物都看做機器,本質上和我把萬物都看做y=f(x)的方程是一樣的,y=f(x)或達里奧的“機器”是一個通用的思維框架,其他思維框架都是這個通用思維框架的子集或具象表達。

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模型2:大的拆小。

只要不是最小基本單位,就意味著它就是由其他多個部分組成的,都可以作進一步拆解,所謂框架就是大框裡面嵌套小框,這是框架的基本樣態。

例如:

當我們思考複雜問題,最基本的一個思路就是把問題由整體拆解為部分,這個過程在頭腦層面可以理解為對“概念”的進一步細化,就像“人”這個概念其實就是個複雜體,可以一直往下拆解,例如針對“人”這個概念,可以做一次全面的X光透視——人的本質是什麼?起源是什麼?由哪些部分構成?人和動物有什麼區別?……

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模型3:金字塔模型或樹狀模型。

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拆解成金字塔的結構,A與BC有關,B與B1和B2有關,C和C1有關。

達里奧的《原則》就是用這種方式進行拆解的,首先有一個母原則,然後根據這個母原則找到它的一級原則,再根據一級原則找到與之相關的二級原則。

例如:

1、Embrace Reality and Deal with It.

1.1Be a hyperrealist.

1.2Truth——or,more precisely,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is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any good outcome.

1.3Be radically open-minded and radically transparent.

a.Radical open-mindedness and radical transparency are invaluable rapid learning and effective change.

b.Don't let fears of what others think of you stand in your way.

c.Embracing radical truth and radical transparency will bring more meaningful work and more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即使我們不懂英文,也能通過這個結構看出達里奧的思維方式。

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模型4:議題——評估維度——關鍵影響要素模型。

把金字塔模型或樹狀模型進一步具象化,就得到上面這個模型。

議題就是要解決的問題。

評估維度就是直接與問題相關的要素。

關聯影響要素就是直接與評估維度相關的要素。

例如:

一個複雜的程度往往有幾萬行代碼,如果不把這幾萬行代碼進行結構化拆解,工作是無法進行下去的,程序員直接跳過“功能流程圖”去敲代碼,很快他就會因為記憶力不夠用而遇到瓶頸。

如果他能夠遵循“議題——功能流程圖——具體的代碼實現”的框架進行縱向拆解的話,他就能把複雜的問題拆解為一系列結構清晰的小模塊,然後針對這些小模塊逐個擊破。

例如:

微博營銷高手杜子建在微博營銷的時候,是有明確的理論做指導的,並且這個理論是他自創的。

他創建理論的思路是首先明確一個顯而易見的大原則大道理——“網絡是答案”,他認為微博和百度一樣,其實是一個問答平臺,人們之所以上微博,其實和上百度的需求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獲得一個答案,不單單微博和百度是“答案”平臺,甚至整個網絡都是個“答案平臺”,他認為這就是整個網絡運行的“真相”,接下來他把這個“大原則”用逐步拆解的方法演繹出自己的傳播模型、營銷模型和商業模型。

由於這種演繹的思維方式能夠將思維窮盡,所以他的理論是自成體系的,因為思維是自成體系的,所以他做事也是自成體系的,即使“網絡是答案”這個說法不是互聯網運行最究竟的真相和最底層的邏輯,但一定也是部分正確的答案,他依然能夠搭建起一套有一定深度的營銷方法論。

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模型5:有明確數理結構的模型。

Y=F(a,b,c,d…)中各個變量遵循嚴格的數學關係,可以精確地進行定量分析。

例如:在運營淘寶店鋪時,高手往往會先找到整個業務的業務公式,再一步步拆解業務公式的過程中找到關鍵變量,明確短板和潛在增長點,以數據為中心規劃接下來的運營活動,進行精確化運營。

四大業務公式。

業務公式1: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業務公式2:流量=展現量*點擊率=(搜索量*曝光率)*點擊率

業務公式3:轉化率=購買數/訪客總數

業務公式4:客單價=商品平均單價*每客購買數量=銷售額/購買人數

明確上述業務公式後,可以將相關變量進一步細化,拆解成更多相關變量。

萬變不離其宗的“宗”,道法術器的“道”,指的都是事物運行的底層邏輯,是馬斯克和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第一性原理”,是貝索斯所說的“不變的事物”,是達里奧講的“原則”,是查理芒格講的“顯而易見的大道理”,也是老子所說的“一”——當我們找到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善於框架性的思考,我們也能通過這個基點發展出一整套自成體系的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