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開店300多家,這個品牌憑什麼被稱爲下個「國民小吃」?

請問國民三大小吃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對此如數家珍。

不過,最近無忌哥聽聞又有一個新的小吃,要晉升為“國民小吃”的行列了。

它是誰呢?它就是開張不到1月就吸引電視臺來採訪的“犟骨頭”。

開店3年,門店數量達300多家

創辦“犟骨頭”的人叫王藝偉,來自黑龍江鶴崗,曾有過5次創業經歷,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也有十多年了。

3年開店300多家,這個品牌憑什麼被稱為下個“國民小吃”?

2015年,他在天津的某條街上開了間只有50多平米的餐飲店,就是如今的“犟骨頭”。

為什麼會取一個這麼特別的名字呢?

面對疑問,王藝偉說:“第一,這個名字比較好記住,口語化還很利於傳播;第二,這個名字與食物本身的形象很貼切;第三,它代表著北方人的氣韻,比較有骨氣”。

總得來說,“犟骨頭”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一開店就吸引了無數人前來光顧。

每天一到午飯時間,門口就會排滿長長的隊伍,不到下午3點,所有食物都會售罄。

一度火爆的銷售場面,甚至還吸引了當地電視臺的採訪。

到開第二家店時,王藝偉選擇了眾籌資金創業的方式。

在網絡上發佈完眾籌消息後,沒過多久就有15000人前來參加,而在眾籌路演時,有超過大半的人決定支持再開一家新店。

就這樣,一家新的“犟骨頭”店眾籌成功了,並開在了濱江道友誼新天地旁邊。

王藝偉曾說:“這是一個有文化氣韻,有理想的小店。如果開店只為賺錢,這樣就很沒有意思了。”

憑藉著對創業的激情,不到半年,“犟骨頭”就在全國新增了30多家門店。到現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300多家。

甚至,有人還說“犟骨頭”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國民小吃。

成立才3年,“犟骨頭”就能獲得如此好的口碑,還一舉開出了這麼多家店,王藝偉是如何做到的呢?

1精選食材價格實惠

作為一個餐飲品牌,要想吸引顧客就必須有好的產品,而“犟骨頭”的精髓就在於骨頭和湯汁。

要做出大多數人愛吃的“犟骨頭”,就需要在食材選擇上花點功夫,有過多年餐飲經驗的王藝偉深諳其道。

為此,他特意選擇了骨髓較多,製作出來後會有很多湯汁的豬脊骨部分。

啃骨頭時又能喝湯汁,這樣當然是極好的,可有些人就是愛吃肉。

為了這部分客人的需求,王藝偉特意挑選了肉質比較鬆軟的豬頸骨部分。

骨頭和肉選好了,該如何醬出美味來呢?這就需要有深厚的烹飪功底了。

自從花了3萬元在一位老師傅手裡學藝後,王藝偉就對醬骨頭的老湯底愛不釋手。

可惜師傅沒教全,最後他只能自己琢磨著湯底的製作工藝。沒想到,經過上百次的嘗試後,他終於掌握了製作湯底的精髓。

而這經過千錘百煉的湯底,就成了製作“犟骨頭”缺一不可的部分。

“犟骨頭”它不僅食材選的好,味美,主要是它的價格還非常實惠,人均消費只需要20元左右。

2營養搭配吃法講究

其實,很多顧客來“犟骨頭”吃飯,是為了那碗香噴噴的醬骨頭的。然而,在真正吃飯時人們還是會選擇一個犟骨頭套餐。

為什麼會推出這款套餐產品呢?

因為很多人在吃完醬骨頭後會覺得有些油膩,而一碗老鴨湯和一份時令蔬菜正好可以中和這種感覺。

像這樣的飲食搭配,“犟骨頭”中還有很多。除了菜式搭配很講究,如何吃也很講究。

在“犟骨頭”店裡,服務員有時會給顧客一些提升口感的吃法。例如肉湯汁還是不要澆在米飯上吃比較好。

3中央廚房合作標準化生產

開了這麼多門店,該如何讓每家門店的菜品口味保持不變呢?這就需要標準化生產。

為此,王藝偉決定開一家新店就要調製出兩桶“老湯底”,而調製湯底的桶是用的專門定製的計量桶,製作方法和水溫控制等都需要嚴格按照標準來。

調製好湯底後,“犟骨頭”會選擇跟中央工廠合作,製作出統一的醬料包、乾料包等等,生產好的底料會根據每個店面的需求進行配送。

這樣才保障了不同門店產品的口味兒不變。

4社群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這個“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不會做營銷宣傳,再好的產品也可能無人知曉。

而作為一個在營銷圈混跡多年的餐飲人,王藝偉在一開始就佔得優勢。

創業團隊的幾個核心成員之前也是做社群運營的,所以在開出“犟骨頭”餐飲店後,他們就利用社群發起了多場試吃活動。

試吃活動不僅使菜品的口味兒得到了改善,同時還擴大的品牌影響力,在群眾中獲得了極好的口碑。

而在開店之初,王藝偉就通過店內的各種標語,向顧客們展現出了一種倔強、有骨氣、有理想的品牌文化。

讓品牌文化深耕於人們內心,這也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方法。

如今,“小而美”的餐飲模式越來越流行,“犟骨頭”作為一個小品類,希望它能有不錯的發展。

3年開店300多家,這個品牌憑什麼被稱為下個“國民小吃”?

不管上班族還是全職主婦,還是學生,還是老人,想知道更多副業怎麼做?歡迎關注我,一定會讓你的生活更自由,如果你也有副業想做不懂做,歡迎私信我,我會竭盡全能幫你。

我堅信:總有一個窗戶為你打開,總有一個副業適合你,一起為更自由的生活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