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当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是谁?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2005年的冬天到2006年春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郭德纲三个字红遍大江南北,其势头之猛有超越李宇春加张靓颖的架势。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郭德纲的这个红法和这个速度简直比林书豪的“林旋风”还要来得恐怖,毕竟林旋风刮了一阵之后陷入平静,而郭德纲这把火目前不仅没有熄灭还有越烧越旺的态势,惹得一堆人跟着旁边蹭热度。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这么火爆的一夜成名没有推手是不可能的,而且也绝非是一个推手能推得动的,那么这些人是谁呢?我们一个个把他们“揪”出来。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有人说是廉春明,当然,在郭德纲还没认识侯耀文之前,他在北京找的第一个靠山就是廉春明,不是拜师,而是认的干爹。

廉春明和主流相声界尤其和马季关系相当好,李金斗陈涌泉著名的段子《武松打虎》就是他写的,而那张著名的马季给德云社题字的照片,据说也是廉春明张罗的。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郭德纲参加2003年相声大赛时,廉春明就是评委之一,他给郭德纲打了一个最高分,高到连坐在旁边的侯耀文都觉得奇怪看了他一眼。

后来廉春明又找郭德纲出演了天津卫视喜剧《小房东》,不过这已经是2006年的事了,那时候郭德纲已经名满天下。

也就是说郭德纲认识廉春明比拜师侯耀文更早,爷俩的缘分主要还是郭德纲需要在北京主流相声圈里寻找一席之地。

老爷子在郭德纲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帮助了他,却并不是2005年冬天的那把火。

同理,侯耀文也不是爆红的幕后推手,他2003年认识郭德纲,2004年收徒,中间两年时间他给郭德纲带来的主要还是安全感,那时候的郭德纲太容易被人捏死了。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还有人说是大鹏,康大鹏,北京文艺台《开心茶馆》主持人,郭德纲也视其为恩人和伯乐,第一个推崇郭德纲的官方媒体也确实是他,之前有个网站中华笑海曾经做了一个郭德纲专题,可惜影响并不大,所以大鹏对郭德纲有着重要的作用,他甚至自己掏钱买设备给郭德纲录音。

通过《开心茶馆》的连番推荐,天桥乐剧场终于从稀稀拉拉的人群变成客满状态,满坑满谷,我很欣慰,这些郭德纲开场常说的词从那时候才开始有的。

不过,大鹏是伯乐,但他也不是2005年冬天那把火的点燃者,大鹏通过《开心茶馆》给郭德纲夯实了本地稳定的钢丝群体,但对全国来说还没到那个量级。

说了这么多,现在揭示答案吧,真正点燃2005年冬天这把郭德纲大火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一个一个来。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袁鸿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袁鸿,原北京北兵马司剧场经理,他成功策划过话剧《切。格瓦拉》、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斯特林堡的独白》、英国现代舞、大学生戏剧节等多次演出,在京城文化界以及白领、大学生阶层掀起过多层热潮。

2001年,袁鸿开始留意北京和天津的相声,并成为郭德纲的剧场相声的观众之一。

是他在2003年推荐郭德纲于谦参加了北京相声大赛。

是他带着首都文化圈一帮人经常去天桥乐听郭德纲的相声,这些人里有水晶、史航等人。

也是他在2005年11月5日带着一大票北京媒体记者编辑前往天津参加了德云社天津省亲专场演出,很多媒体记者第一次现场领略了郭德纲的魅力。

有钢丝统计,在2005年11月5日之前,网络上关于郭德纲的报道能搜到的只有一条不到100字的新闻,天津籍相声演员郭德纲将回家举办相声专场的消息。从那天以后郭德纲三个字在网络上才开始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早期的钢丝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水晶,京城媒体关于郭德纲的第一篇文章是篇文艺评论叫《非主流相声的剧场化生存》,发表在新京报上,这篇文章就署名水晶,作者的“头衔”是“北京剧评人”。水晶是袁鸿的好朋友,同是北剧场开办的元老。

当年曹云金爆料女记者一事,笔者认为肯定不是那个邢什么,那就是个蹭热度的。还有人怀疑是水晶,八卦就是八卦,不能当真。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史航,1971年3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地男编剧、策划人。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艺术人生》策划人。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东东枪,本名郝连会,男,1982年生,天津静海人。文字/创意工作者,个体创作者,各种爱好者。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他是一位热爱相声的天津青年,连续几年坚持听郭德纲的相声,并花了三个月时间写成了《谁是郭德纲》等三篇长文,收录在北京著名文化传媒人张立宪出版的《读库》里。

如果说以上这些人早期钢丝儿靠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郭德纲摇旗呐喊的话,那下面这几位则为他们和郭德纲提供了更专业的平台和机会。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张立宪,1987-199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出版人,作家。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正是《读库》收录了东东枪最早的郭德纲宣传文章。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王小山,男,东北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著名专栏作家。1997年接触网络,游荡于新浪各个BBS,曾用网名黑心杀手、大家乐、白雪皑皑、打伞和尚等数十个笔名开创网络黑通社写作风格。被人称作全国十大网络写手,网络“四大杀手”之首,开创网络黑通社写作风格。新浪微博红人。

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新京报》创始人兼文化娱乐部主编。

在2005年11月5日以后,《新京报》先后刊登了三篇关于相声的评论和报道,探讨相声的生存状态,虽然不是关于郭德纲个人的报道,但关于他的文字占了不小的篇幅,给京城的媒体报道起了个头,其中就有水晶主笔的那第一篇关于郭德纲的文艺评论。

而为郭德纲这把火添柴加油将火苗烧得更旺的则是下面这位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王小峰,1967年12月24日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县。网名“带三个表”,在网上人称“三表哥”。199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2005年12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刊发《相声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访谈》,这是主流媒体首次专文报道郭德纲,报道开篇第一句就是“郭德纲是中国相声界的奇人”。文中提道,“他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名气很小,却赢得了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的狂热追捧”。“草根英雄”、“相声奇人”便是对郭德纲最早的定义。

有了《三联生活周刊》这篇专访,京城各家媒体开始迅速加入到报道郭德纲和传统相声的行列中。一个月之内,《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等众多媒体都刊发了关于郭德纲的专访、报道。在媒体的蜂拥报道下,原来已经场场满座的德云社,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甚至连站票也买不到。由于没有提前售票,不少钢丝半夜两三点钟开始就在德云社门口排队,就为买一张当天的票。

此时郭德纲在北京城已经火透了版半边天,而真正让他红遍全国的则是一个电视节目。

不是北京卫视,也不是春妮,而是凤凰卫视的《文化大观园》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2006年春节期间,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专访了郭德纲,似乎还不过瘾,随后一连四天播出郭德纲的相声专场,每天一个半钟头。以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在春节黄金周期间用这么长的时间播放一个相声艺人的专场表演,这在以往是极为罕见的。

通过这次节目,很多听说或未听说过郭德纲的人,第一次听到了他的相声,郭德纲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扩大到全国范围。不少主要的地方媒体也开始报道、讨论郭德纲现象。

《南方人物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在春节过后的新一期杂志中,几乎同时推出了郭德纲的专题报道,并且不约而同地用郭德纲的照片做杂志封面。与《南方人物周刊》同处一个集团、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周末》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文化现象,在文化版对其做了大篇幅报道。

3月初,张立宪的《读库》出版,东东枪总共70多页的关于郭德纲的文章刊载其中。那是他观察郭德纲三年、花三个月写成的文章。

至此,郭德纲火爆全国!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从2005年11月5日那场演出开始,到2006年春节后,在这个鸡尾巴狗头的时间里,郭德纲这个耗子终于带着德云社这把木锨走上了康庄大道。

说这么多,归根结底,郭德纲的爆红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有些人就算上了春晚,就算上了两次春晚,就算上了春晚还能进协会,到最后还不是一样得凑过来蹭热度还捎带蹭WIFI的吗。

2005-2006年郭德纲爆红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这些媒体人这些钢丝在郭德纲这个量变质变转换过程中完美的担任了催化剂的角色,相声界和听众们还要感谢这些相声圈外的人,他们也是相声再次复兴的功臣。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