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黨代會」強化優勢 突出特色 主動作爲 復旦大學奮力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新局面

「迎接黨代會」強化優勢 突出特色 主動作為 復旦大學奮力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新局面

新聞中心訊 “建設一流大學,關鍵是建設一批國內頂尖、國際有重要影響力的學科。學科是學校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和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基礎。” 2017年12月28日,復旦大學公佈的《復旦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裡進一步明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和目標體系,已經成為復旦大學回應國家和社會需求,服務創新型國家、健康中國建設和大力弘揚哲學社會科學戰略的載體,成為學校邁向“頂尖全球綜合型大學”的“生命線”。這是一次承前啟下、意義非凡的戰略部署。

近年來,復旦的學科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確定了27個“雙一流”擬建設學科名單。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參評學科A類率超過60%;14個學科納入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進入ESI前1%學科數達18個;截至2018年9月,據ESI統計,全校論文發表總數比五年前同期數據成倍增長,篇均引用次數從9.16提升到14.27,數量和質量均有明顯進步,國際聲譽穩步提升;在世界主要大學排行榜位列國內高校前茅,與全球頂尖大學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佈局新學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貢獻復旦新力量

一流的大學一定要具有一流的社會責任、作出一流的國家貢獻、肩負一流的使命擔當。如何利用已有科研的肥沃土壤,為基礎研究走向應用提供載體?如何為國家新戰略貢獻復旦更多的力量?這是近年來複旦大學在學科頂層佈局上研精苦思的重要命題。

2017年1月,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以下簡稱工研院),學校開始推動“新工科”建設,學科佈局從“三足鼎立”走向 “四輪驅動”,復旦學科體系有了新活力。

“什麼是工科?就是直面國家的現實問題,去做直接貢獻。什麼叫新工科?有些問題是傳統工科解決不了的,就叫新工科。”工研院理事長曹健林這樣解釋。因此,工研院設立之初就從傳統工科沒有覆蓋到的問題出發,轉換思路,將國家的需求、產業界的重大技術問題與復旦自身的優勢結合起來,直接瞄準重大需求的前瞻性、關鍵性、創造性佈局科研熱點和重點。

為了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服務新時代中作出新貢獻,2018年1月,復旦大學進一步攜手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三方共建“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致力在臨港打造科研產業化基地,目前已規劃4個創新技術平臺和10餘個項目落地,推動實現“最初一公里”與“最後一公里”的有效銜接 。如今,仍屬稚齡的工研院正處於“2017-2019三年規劃”的“攻關期”,復旦大學新工科將繼續向著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部署的目標持續邁進。在工科“立起來”的同時,復旦大學也在傳統的文、社、理、醫科佈局上,進一步揚長避短,查漏補缺。

五年裡,學校對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聚焦學科發展前沿和跨學科交叉融合的最新態勢,成立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等機構。其中,中國研究院於2015 年11 月獲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25 家高端智庫之一。

基於國家戰略發展及完善學科體系的需要,2016年4月,復旦大學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穆穆和張人禾來校發展大氣科學,成立大氣科學研究院。2018年4月20日,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兩年時間裡,復旦大學的大氣科學創造了一個速度奇蹟,從原本只有大氣化學一個方向的學科,發展成與國際接軌,跨大氣、海洋和環境等多個學科的科研與人才培養機構。

“大氣與海洋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等學科的結合,可以在生態環境、氣候氣象、減災防災等領域為社會作出廣泛貢獻。”復旦大學發展規劃部門負責人說。

“集成電路是國之重器,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集成電路不同於傳統行業,其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這對支撐集成電路技術的微電子學科發展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在人才培養上,如果按照原來固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能會與產業需求之間產生鴻溝,無法滿足要求。”為承擔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輸出高端人才的責任,2013年4月,復旦大學在微電子研究院、信息學院微電子學系和微納電子創新平臺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並將其作為學校工科“先行先試”的首個改革試點單位,探索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的新路徑。

“學院成立初始,就明確了‘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復旦就培養什麼樣的人’的人才培養目標,著力打造‘產學研融合育人’培養體系”,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介紹。

2014年,學院獲批建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上海)基地”;2015年,獲批成為全國首批9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2017年,“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順利通過,並贏得20年來最好評估成績。2018年,學院全面參與的集成電路製造業創新中心通過了專家論證,獲得工信部授牌“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積極為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貢獻力量。當前,學院正按照學校整體部署,全力參與“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承擔“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建設工作。

提及服務國家的需求,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何納也深有體會:“新時代習總書記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提出健康中國戰略。我們圍繞這樣的國家需求,就需要建設新時代公共衛生體系”。將全民健康與復旦大學的優勢結合,公共衛生學院在學科佈局定位上聚焦了重大疾病的流行規律與防控、環境與健康、衛生管理與政策這3個大型學科群,分別針對傳染病、慢性病防控,空氣汙染、飲用水安全、營養與食品安全等與國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的問題,同時為國家醫療保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政策建言獻策,實現研究成果向政策的轉化。

“既要到實驗室、到醫院去做研究,還要深入到疫區、到人群、到基層,總之哪裡有疾病哪裡就有公共衛生的研究需要。復旦應該有這樣的情懷,有這樣的意識,也要有這樣能力和水平去做事”。談及學院學科佈局出發點,何納用了“情懷”一詞表述。

家國情懷,正是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曾概括的復旦氣質之一。“在復旦人的眼裡,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國情懷,就是對社會,對人民,都有一種大愛。復旦人始終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的信條。”學科建設上,也是如此體現。

推進新融合:搭建大型交叉平臺激發科研新活力

合作共贏,協同創新,是復旦大學面對世界大格局、國家大項目帶來挑戰的共識。

2017年起,按照黨中央“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的新要求,復旦大學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發揮學校學科優勢,建設了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

“個個項目瞄準世界前沿科技”是中心佈局的根本,根據‘一計劃兩中心’的具體方案,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形成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主攻方向:以國際人類表型組重大科學計劃(生命與健康)、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信息技術)、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交叉)為核心建設內容,形成重大項目和人才聚集、重大科學問題和核心前沿技術創新研究的高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同時擔任國際人類表型組重大科學計劃首席科學家的金力認為,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的建設“是復旦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然選擇”。

不同學科的融合協作是復旦建設國際創新中心的必經之路。作為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十分重視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及跨學科大平臺的搭建。以實際應用為導向的類腦研究,本身就涉及到計算科學、生物信息學、醫學、材料學等各類學科,在他看來“隨著學科融合,對人才的培養,需要先培養他們的興趣,不要做得太窄,要對社會有責任心”。

引進國際學術大師、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關鍵是要先搭建好跨學科交叉合作的平臺。

馮建峰用“築巢”來形容平臺建設的必要性,“我們搭建可以進行國際科研合作的環境和平臺,先築了巢,這樣國際人才才會願意入駐,巢裡面的人才可以進行交流溝通”。“一計劃兩中心”的平臺搭建,正是復旦為開展國際一流的交叉學科研究和技術研發吸引人才,加速生命與健康、信息技術等產業研究而築造的“巢”。金力表示,三個開放性大型平臺,雖然都以“復旦”命名,但所有的科研都不再是復旦一家高校的項目,徹底地打破了圍牆。

新技術的誕生促進理工科研究的融合,相應的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甚至更深層面人與技術、自然的思考,這對文科、社會科學的學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此基礎上,哲學學院在原有馬中西優勢學科基礎上,拓展布局科技哲學和倫理學等新領域。

針對新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2016年復旦大學成立了生命醫學倫理中心。生命-醫學倫理的研究橫跨哲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等不同的學科,復旦綜合齊全的學科設置、深厚的哲學倫理學研究基礎以及豐富的臨床醫學資源,為開展跨學科的生命醫學倫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的王國豫用“一拍即合”來形容各學科老師對成立中心的支持,“大家都意識到跨學科研究生命倫理問題的重要性,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學校應該有的社會擔當。”2017年,王國豫教授帶來的團隊成功申請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精準醫療倫理政策法規框架研究”。這也是首個被納入國家層面重點研發計劃的人文社科類項目。

除了哲學在學科交叉領域的嘗試,復旦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都圍繞學術前沿進行了佈局,積極拓展研究領域。學校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心進行多學科合作,推出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借鑑吸收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相關成果,復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已建設成為有國內外重要影響的一流學科、有效支撐思政理論課的優勢學科;組建了中華文明學科群、世界文明學科群、公共政策學科群、全球治理與國際問題學科群建設,推動學科集群發展,開闢了學科發展的新領域;建設了語言學實驗室平臺,展開語言學跨學科教學與研究,與類腦智能研究院合作開展神經語言學和腦認知教學與研究工作,進行語言學與腦科學的學科交叉,進一步鞏固和凸顯著復旦大學“大文科”建設的優勢。

優化新方向:酷坐板凳開創新前沿 傳統學科煥發新生機

“老樹開新花”是復旦大學打造學科增量的關鍵,尤其對於文科傳統學科改造而言更是如此。注入新內容、開闢新方向,讓許多文科基礎傳統學科保持住優勢、煥發出新生機。

在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光輝的印象裡,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古籍保護學科建設在中國沒有完全展開,僅依靠短期的培訓班進行培訓,高端人才寥寥無幾。他引用楊玉良院士的話說,“年輕的科學家不願意來做這個事情,因為印刷、造紙是傳統工業,中間能夠有多少科學的新發現很難講。”直到2014年,復旦大學成立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從建設文化強國的國家文化戰略高度來重視古籍保護事業。

“書籍保護的核心是紙張和墨,紙墨相當於書的載體,古籍保護最核心的事情就是要保護好載體,延長其壽命。”然而,中國作為造紙術的發源地,由於原材料短缺及現代科學介入的不足,迄今難以傳承一張真正可以代表中國的紙。

為了“造出一張代表中國的紙”,古籍保護研究院成立後,“復活”開化紙製作工藝,用中國自己的紙張來修復中華古籍成為研究院學科建設的重心之一。開化紙是印製古籍極佳的紙種,然而開化紙的製作工藝卻久已失傳。楊光輝介紹,經過多學科兩年多合作攻關,目前在開化紙的紙張製作原料、影響紙張壽命的工藝等關鍵環節上,中科院院士、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楊玉良帶領的團隊已經取得重要的研究進展。其中,以前期調研和實驗為基礎製出的開化紙樣品,通過模擬老化實驗,截至2017年11月的實驗數據,開化紙——蕘花制的紙樣樣本預計保存時間為2800多年,為實現“紙壽千年”提供了一種可能。同時,隨著全國第一個“古籍保護”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的設立,復旦大學的古籍保護學科建設處於全國領先,並正積極申請交叉學科博士點。

另據瞭解,在上海市“三年文教行動計劃”支持下,“復旦大學文物保護創新研究院”不日亦將成立,為上海的“讓文物活起來”在人才培養、解決關鍵技術和學術問題、產業化方面提供創新方案。這也將是全國第一家文物保護創新研究院。“把老祖宗的遺產保護好,加強對傳統工藝的認識,並改變我們的傳統工藝,為創造出更好的文創材料做更多的研發。”楊光輝說。

文史哲基礎學科的研究歷來給人以“板凳須坐十年冷”的感覺,在復旦大學,“苦坐板凳”又變成“酷做板凳”,傳統的基礎人文學科研究在篤實的基礎上融合創新,積極致力於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事業。不僅“老古董”古籍保護研究煥發新生,將中華文明進一步“傳下去”;而且“國貨”中國歷史學科也在積極開拓新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從“埋頭苦研”突破為“抬頭遠眺”,走出國門弘揚中華文化。

“單純依賴國內史料開展研究可能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我們跳出去從周邊看,從整個全球化的視野來看,也許就能找到一些新的突破,這本身是學術研究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歷史系副系主任黃敬斌看來,要跳出學科發展的樊籠,推動方法論的創新是學科前沿佈局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在文史研究院創始院長、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提倡下,學校歷史學科開始進一步推進“從周邊來看中國”的研究範式,倡導挖掘外國的中國史料,在全球化視野下進行中國史研究,使得中國研究歷史的方法論成為世界歷史研究的方法論。

在“走出去”的學科佈局下,歷史系完善了中國史學科的國際學術平臺,主動開展了國際合作與對話,服務國際中國史的研究。

學科本身研究方法的更迭,也為在國際上弘揚中華文化發出聲音。歷史系成立了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並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為平臺,建立和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深度合作關係。“從周邊看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成果。“我們會更多去注意中國文化歷史正面的東西、需要去弘揚的東西,將其在國際上進行闡發,跟國際上的研究者對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去改變他們對中國的一些傳統認識。”黃敬斌說。

如今,復旦大學五大學科板塊競速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面向未來,奮鬥目標也已經寫就:在2020年前,進一步提升人文、社科、理科和醫科優勢,基本完成新工科佈局,學科融合創新形成新興學科,若干學科方向或領域躋身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初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在2030年前,五大學科板塊均衡發展,學科融合創新進一步凸顯綜合優勢,若干新興方向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學校整體水平處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到本世紀中葉,學校在育人、學術和文化等各領域具有全球卓越的聲譽,整體水平處於頂尖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學科建設的重點是強化優勢、突出特色。學校將進一步統籌推進學校整體建設和學科建設,更加主動作為,紮根中國大地,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標杆大學。”校長許寧生說。


封面製圖:王偉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