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化鸡——无盐无锅泥巴糊,叫化子鸡迎上客

叫化鸡——无盐无锅泥巴糊,叫化子鸡迎上客

传说很久以前在江苏常熟城外,有个叫化子,因为有病,两天没吃东西了,浑身无力,行动艰难。

傍晚时,他正坐在一个水塘边的大树底下发愁,忽然有一只腿受伤的老母鸡咯咯叫着来到他的身边。这真是天赐美食。他一把捉住母鸡,用手一拧鸡脖子,母鸡就断气了。可是怎么吃呢?既无油盐,又无锅,急得搓手又摸口袋,忽然碰到了口袋里的火镰。对,用火烧!

于是赶紧找来了柴禾和树皮。刚要点火,一想,不行,这样烧,还不把鸡烧成炭了?怎么办呢?他一下子想到在家烧毛豆时,豆夹皮虽然烧糊了,可是豆料还是又香又嫩。要是把鸡也用什么东西包起来烧不就行了吗。用什么东西包合适呢?看到眼前的水塘,他就想到了用泥巴糊,于是就把鸡拿到水塘边抹上了一层泥。然后点火烧了起来。徐徐的小风吹着冒着火苗的柴火,不大工夫,泥干鸡热,香味也冒出来。他迫不及待地剥去泥层,竟然毛泥尽落,露出白嫩的鸡肉,奇香诱人。他撕下鸡腿,更是香味扑鼻,便大吃大嚼起来。

“喂,你吃什么呢?这么香啊!”忽然一个声音把他吓了一大跳。 他回头一看, 见两个人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他的身后,正看着他吃鸡。

原来是附近的两户人家闻到了阵阵香味,不知来自何处,便顺着香味找了过来。叫化子见来人并无歹意,便实话实说了。可是来人不相信。最后,叫化子指着泥毛和残鸡详细说明之后,他们才半信半疑。

这两个人是开菜馆的。这晚,他们正在琢磨推出些什么拿手菜招徕顾客,忽然,闻到了奇异的香味,便走过来问个究竟。

听了叫化子的话之后,他们很受启发,便把他带到家中,细细问了烧鸡的经过后,决定第二天让他再用同样方法烧一只尝尝。

第二天,叫化子如法炮制,又烧了只鸡, 味道果然不错。

后来,这个小饭馆就用这种方法烧鸡待客,大受欢迎。

他们又不断改进菜的做法,使菜的味道越做越美。不久,此菜便闻名常熟,小店的生意也兴隆起来。其他饭馆争相模仿,这种菜的做法便越传越远。

因为菜的做法是叫化子发明的,人们便称之为“叫化子鸡”。后来有些饭馆觉得“叫化子”名称不雅,改称此菜为“教化鸡”。

就这样,教化鸡成了江浙一带的名菜, 并一直流传至今, 仍然盛名不减。

叫化鸡——无盐无锅泥巴糊,叫化子鸡迎上客

【制作流程】

【主料】

嫩母鸡1只(约1000克)。

【辅料】

瘦猪肉、虾仁、熟火腿丁各20克,猪油400克,鲜荷叶4张,酒坛泥3000克。绍酒1汤勺,盐1小勺,油2汤勺,白糖1大勺,姜末、丁香、八角、香菇丁各适量,葱白段、甜面酱、香油、熟猪油各50克。

【做法】

1.鸡洗净,加调料腌制1小时取出,将丁香、八角碾成细末,加入姜末和匀抹于鸡身。

2.猪油入锅烧至5成热,放入葱花、姜爆香,再将瘦猪肉、虾仁、熟火腿丁、香菇丁分别倒入锅中炒熟,出锅后,放凉备用。

3.鸡的两腋各放一颗丁香夹住,再用猪网油紧包鸡身,用荷叶包一层,再用玻璃纸包上一层,再包一层荷叶,用细麻绳扎牢。

4.将酒坛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调和,平摊在湿布上,再将捆好的鸡放在泥的中间,用湿布将鸡紧包、粘牢,再去掉湿布,用包装纸包裹。

5.将裹好的鸡放入烤箱,旺火烤40分钟,再用旺火烤30分钟,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钟。最后取出烤好的鸡,敲掉鸡表面的泥,解去绳子,揭去荷叶、玻璃纸,淋上香油即可。

【成品特点】

鸡色焦黄,香气扑鼻,味颇鲜美。

叫化鸡——无盐无锅泥巴糊,叫化子鸡迎上客

本文选自《一道菜一个故事》,仅供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