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客家: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主要用料是梅菜和豬肉,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客家三件寶,前面已經說過了鹽焗雞和釀豆腐的歷史由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梅菜扣肉:

傳說一:明末由於農民起義,兵荒馬亂,大批中原客籍人士為避戰亂紛紛舉家南遷,有位盧公,原為書香門第出身,曾當過地方小吏,因不滿朝政腐敗,也攜妻兒隨南遷人群定居於循州府北面群山環抱之中一塊方圓十里的平坦土地,此地開闊平坦,小溪流水穿越其中,為跨溪過水而築簡易木橋,後來定村名為“土橋”。

盧夫人何氏出身於名門,知書達理,為人善良,但不擅農事。盧夫人生有五子,年紀尚幼,嗷嗷待哺,由於戰亂奔波積蓄花銷殆盡,僅憑夫君一人耕作,日子也是半飢半飽。某日她在河邊洗衣,孩兒們餓得哇哇地哭著要吃飯,夫人心裡一酸,悽楚淚珠滾落河中。突然一陣清風,飄來彩雲一朵,有個仙女從天而降,安慰了娘子幾句,並拿出一包菜種送予給她,然後抽身前行。盧娘子十分感動,並忙呼:“恩人姓甚名誰,日後好生報答。”仙女笑答: “廣濟蒼生,何勞報答,姓梅是也。”隨即騰雲而去。盧娘子按照梅仙女的指示,回家把菜種種下,不幾天菜種就發芽出葉,由於移栽時正逢秋收後,夫婦倆就把梅菜移栽到大片空閒的稻田,一種就是一畝多地。到了臘月菜長得又大又肥,採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們飽食一頓,喜歡得直蹦跳。一餐一顆,連食數日,菜已成熟抽芯開花,於是叫左鄰右舍都採來食用,你一筐他一筐,可是仍剩下一片未及採收,眼見再不採收即會老化,浪費了真可惜,盧夫人忽然想起臘豬肉,於是便把梅菜拿去醃製,她試著將菜砍下曬乾,去掉水份,用陶器加鹽醃製。經過曬藏,菜乾肉質呈桂園肉油亮形狀,金黃臘色,香氣四溢。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互走防,宴客時取出梅菜與豬肉同煮,鮮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種,就叫“梅菜”吧。此後經親朋好友引種,很快在東江流域一帶傳開,廣為種植,惠州從此有了梅菜。

傳說二: 有個村都姓盧,是500年前從江西遷來定居,盧家娶個年輕的媳婦名叫洪梅,她勤勞善良,非常孝敬老人。這個村都是膠泥土地,種水稻可以種菜難,一到插秧季節村裡人就沒有菜吃,為此,阿梅經常都要走幾十裡回孃家拿菜來給公婆吃。村外有條小河,河上有座獨木橋,人從橋上過,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河裡。有次阿梅在河邊洗衣服,看到有位阿婆想過河但不敢過,阿梅看到就過去著齊腰深的水把阿婆送到河對面。 到了對岸後,阿婆感念阿梅的善心,從口袋裡掏出兩粒菜種對阿梅說:“這菜豬不吃,牛也不糟踏,稻子收割後你把它種上,明年春你用足鹽把它醃好,插秧時就不會缺菜吃了。”阿梅接過菜種,就回去洗衣服,一回頭,河上出現了一座土橋,再回頭看阿婆,阿婆也不見了———原來是觀世音菩薩顯靈哩!後來這個村就叫土橋村,種的菜就叫梅菜,村上還建座禪寺供奉觀世音菩薩,禪寺有口鐘是明崇禎年間鑄造的,當地人說梅菜就是鑄鐘之前開始種的。

關於梅菜扣肉的傳說還有個說是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隨之流傳開來。

舌尖上的客家:梅菜扣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