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的你,爲什麼還不回家?

意到狂時須縱酒,情到濃時欲登樓,

恩怨情愁一杯酒,駐外浪子難回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浪不知所起,大江東去。

君問我歸期,亦未有期...

在國外的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何謂浪子?大部分人口中的“浪子”,說的無非是那些敢於挑戰傳統禮教恪守內心的人;是那些表面放蕩不羈內心卻又無比孤寂的人;是那些食不果腹居無定所,卻仍隨處可棲的人。

可你有沒有發現,如果光看這些褒義詞,Oh My God,這說的不就是我們駐外人嗎?我沒聽錯吧?

對,你沒聽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各自天涯的浪子:駐外人

駐外浪子,那是一群擠得過北上廣的早晚高峰,也耐得住異國他鄉空虛寂寞冷的怪胎;

那是一群hold得住國內酒桌上的觥籌交錯,面對國外燈紅酒綠卻可以清心寡慾的“和尚”;

那更是一群平凡、普通到沒有一絲大俠風範卻敢隻身遠赴大洋彼岸的一群遊子……

當然啦,他們也是那群經常被人說成是為了錢而浪的人。

我們承認,的確,駐外是為了賺錢,為了房子的首付,為了家庭的生計,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父母的養老,為了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古語有云:浪子回頭金不換;可是,為什麼你們駐外人居然為了金子,不願回頭!

1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駐外浪子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江湖情懷,不但說話直來直往不懂阿諛奉承,就連處事也隨意瀟灑乾脆利落。

在國外的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駐外人,是可以為了突如其來的一場心動而辭掉工作的浪子,是可以為了追求一個也許無法實現的夢而飛蛾撲火的浪子。

大家不喜歡浪子,覺得這就是一群沒有責任心的瘋子,且作且死....可是,駐外浪子真如他們所說的那般不堪嗎?

從畢業到工作,好幾年過去了,他們可能還是沒有學會成熟。

還是那個連說句話都會露出青澀模樣的孩子;

還是那個走過繁華路口依舊迷路的青年;

還是那個在凌晨三點還敢流浪天橋的遊子;

還是那個會穿越人山人海擠地鐵的上班族;

還是那個懵懵懂懂,就被“流放”到充滿各種想象的非洲的浪子……

這些年,唯一不變的便是形單影隻的堅強。

2

王建仁,常駐埃塞俄比亞,駐外5年,上週我參加了他奔三的慶生會。那天晚上他喝多了,去洗手間吐了兩次,回家的車上他對我說:影子,我不想在埃塞待了,回去後我就不出來了,不出來了。說著說著居然哭了。

我認識王建仁兩年,那樣的話每次見面他都會說一遍,我聽了不下10次,但目睹他說完哭出來,還是第一次。

或許真的就是應了那句話:“建仁”就是矯情。

雖然矯情,但他說的有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哥們已經到了兒時羨慕的年紀,卻還是沒有成為兒時羨慕的人,都三十了,事業不算成功,女朋友連影都沒有,要車沒車,要房沒房,還總喜歡跟別人灌雞湯說只要走在路上,所有的東西都會在迎你來的路上。

可我真的沒有想到這狗日的中年,竟然來地如此急促。

在國外的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那一刻我想到了一首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我突然明白像他這麼矯情的人為什麼也會哭?或許是因為生活在底層社會太久,或許是自身現狀離想要的生活還有些距離,或許是某些經歷讓他感到畏懼,或許是走過半生依舊碌碌無為……

或許,浪子就是註定寂寞、孤獨的吧!

3

我身邊有一群駐外青年浪子,他們和王建仁一樣,別人給他們的評價都是:長得不醜,一表人才,可惜,此才非彼財,都快三十了還到處浪,找不到對象。

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替他們著急,回國休一次假,有大半的時間在相親。對象從學生妹到社會大齡女青年,但凡他們能提得出要求,那就一定會有符合條件的在等著;

耳邊經常聽到父母唸叨:“你都老大不小了,咋就沒一個對上眼的呢?你再不結婚我們都老了,誰幫你帶小孩呢?你奶奶年紀都這麼大了還成天盼著你結婚等著抱孫子呢!你看咱家隔壁,你小學同學,他家孩子都開始讀小學了.....

你都三十歲了,你還要浪到什麼時候呢?”

是的,我也是這群駐外浪子中的一員,大概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

4

18歲成年的時候就曾給自己種下一個信念:男人三十而立,先立業再成家。如今,三十離得是越來越近,這真是一個讓人尷尬的年紀。

突然想起那年我第一次出國時,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去非洲?我說想去體驗一下那種新鮮感。

後來每出去一次再回來,人就變得慢慢人間煙火一點,就是為了能多賺點錢。

就像王建仁說的:起初我選擇駐外的理由很簡單,就想拼個兩年搞定西安的房子首付。

而今,我早已淹沒在非漂大軍的人潮裡,每當上下班高峰被堵在埃塞俄比亞首都某條叫不出名的街道時,我就習慣性的打開手機聽李健的《異鄉人》,每每聽到它,還是會感性到落淚。

矯情嗎?是啊,挺矯情的,如果你沒有在異鄉一個人生活過,你一定不會懂得這種淚水。

在國外的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浪在非洲,總是會提醒自己要入鄉隨俗。在東非埃塞俄比亞第三個年頭了,我看到前面有著無數非漂前輩,生活過得有詩也有苟且,或許後來還有更多的開拓者,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士。

生活在這片土地,一邊體驗著民俗風情,一邊固執地吃著白米飯,偶爾還是會忍不住跑去老鄉家蹭幾餐湘菜吃!日子浪得沒心沒肺;

浪在非洲,第一次重新認識了自我。離開熟悉的家國,來到一個舉目無親的他鄉,這本身就是一次挑戰,我們不可能永遠活在舒適區裡,就像你清楚地知道不會有人永遠替你遮擋風雨。

我們要學會把委屈當成堅強,把心酸化做力量,偶爾週末跑到酒吧看一場球賽直播,酒入愁腸,大聲地喧鬧著,活著

浪在非洲,要學會忍耐,學會珍惜和守候幸福。異國他鄉,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在街角咖啡店聽到鄉音,最讓人放下心底防備的便是陌生人的關心和照顧。

這幾年,走了許多路,發生了很多故事,終於明白,堅強原本就是被逼出來的,獨自深夜,把那些原本要落下的淚硬生生逼回去,沒有誰過得比誰更容易。

希望永遠在tomorrow,努力,fight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