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丨王小魯:土地改革中信貸和貨幣政策必須保持中性

和訊房產消息 10月19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上,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做《土地制度改革與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未來》的演講中表示,現有土地制度帶來諸如侵犯農民合法權益,地方政府在利益驅動下過度鼓勵房地產,保留了大量無償劃撥土地或低價供地,扭曲要素成本等弊病。因此,現有土地制度必須改革。方法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開放土地市場來做,但現在改革進展緩慢,且在試驗中存在很多條條框框。比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只限於農村鄉鎮企業佔地,阻礙了土地進入市場,侵犯農民合法權益。農民宅基地只允許向本村農民轉讓。這阻礙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開放土地市場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是通過節流(壓縮政府過度支出)和開源(對超量住房開徵房產稅),保障地方政府的必要公共財力。二是保障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於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徵地,但要給農民合法權益。三是在開放土地市場中要防止農民大量失地,影響社會穩定。四是信貸政策和貨幣政策必須保持中性。五是防止集體所有權虛置,農民利益無法保護。六是減輕各地地價懸殊導致的農民苦樂不均。土地指標交易或地票制度值得借鑑。七是防止土地無序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