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23項重點工程建設快馬揚鞭促「城變」

“經過六個月的奮戰,紫金西街鐵路立交橋項目箱涵主體預製已完成,目前,我們正搶抓全年最後有效工期,連班作業、爭趕進度,力爭早日暢通出入城市的大通道。”項目負責人曲愛民說。冬季臨近,氣溫降低,但在長治市各大城建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卻熱度不減、節奏不松、標準不降,為如期兌現年初市政府向市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一項項標註為民初心的重點工程在施工建設者晝夜奮戰下,正快馬加鞭、全力推進。截至目前,23項城建重點工程開工建設,完成投資4.5億元,年底前10餘項工程有望竣工,一大批城建利好將惠及群眾生活、促城提升質變。

長治23項重點工程建設快馬揚鞭促“城變”


(網絡配圖)

城建重點工程是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發展工程,更是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年初,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本著一件實事接著一件實事辦,一年接著一年乾的宗旨,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2018年3大類23項城建重點工程,其中市政基礎設施類項目14項,包括7條市政道路、3座橋樑、2座鐵路立交橋、2座人行過街天橋;環衛設施類項目4項,包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汙泥餐廚垃圾處置項目、新建改造垃圾中轉站10座、新建20座公廁;其他類項目5項,包括架空線路整治工程、高鐵站片區建設工程、長治襄垣連接線工程、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和集中供熱改造工程。

一年來,對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的各項城建重點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孫大軍多次聽取城建工程情況彙報,對工程建設作出指示要求;市長楊勤榮頻繁深入城建一線調研,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震與各部門負責人現場研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具體問題。市住建、規劃、發改、財政等有關部門,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幹,分別建立了項目包聯責任制,層層明確責任、壓實擔子,及時發現和掃除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障礙,特別是市住建局忠誠擔當、攻堅克難,發揚“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一線抓落實,全程嚴跟蹤,在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項目單位精心制定施工方案,科學分解施工計劃,將項目進度精準細緻到每月、每週,為項目按序時進度順利推進保駕護航。各項目施工單位,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幹”字當頭,“快”字領先,“好”字落腳,重點項目按序時進度全速推進,工程建設現場不斷傳來利好消息。

截至目前,今年各項城建重點工程已完成投資4.5億元,八一橋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長治襄垣連接線工程主體工程已竣工試通車。預計年底前經三路、緯十五路、經十六路、緯五路4條市政道路,長治學院北校區、西一環路史家莊小學2座人行過街天橋和緯十五路市政橋樑將全面完工。同時,全市主城區架空線路專線整治在已完成任務總量65%的基礎上,力爭年內保質保量全面完成10條主幹道、20條次幹道和50條背街小巷整治任務;全面推進高鐵站站前廣場和高鐵站至機場快速通道建設的前期工作;市區新建改造10座垃圾中轉站項目,正分三個標段加速推進建設,年底前9座可交付使用;圍繞長豐片區、天晚集片區全市新開工建設棚戶區住房4583套,基本建成6268套,建成率125.36%;2000個城市停車位工程進展順利,目前主城區已新增停車位1596個;新建20座公廁項目,已完成建設2座,其餘已立項或進入評審環節。

斷頭路、破損路改造成了舒心路、順心路;立交天橋飛架讓車流更暢,行人更歡;架空線路入地,城市“蜘蛛網”難覓蹤跡,上黨景緻更精、更美;垃圾分類處置、環保設施項目推進,“文明”成為城市的最亮底色……一樁樁、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實事、好事即將圓滿收官,成為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又一份幸福而溫暖的“答卷”。(來源:長治日報 記者:王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