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近期在准备写中国足球十年(2009-2018)的文章,查阅资料中发现了这样一张报纸和一篇文章,想和大家说几句我的想法(见文末)。

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人民日报2011年4月1日第13版(3篇关于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在与洪都拉斯队的比赛中,杨旭(右)进球后与蒿俊闵击掌相庆。

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邓卓翔在与洪都拉斯的比赛中进攻

人民日报记者朱凯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中国男足在最近的几天时间里收获颇多,在与世界排名比自己靠前的新西兰、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3队轮番过招后,取得了1胜2平的不败战绩。在一个悲剧性的亚洲杯之后,国足用几场热身赛的闪光又给球迷们增添了一丝惊喜。

近两年来,国足总能在热身赛上创造佳绩,绝对堪称“热身赛之王”。回顾自2009年5月高洪波担任主教练以来国足的战绩:共踢了34场热身赛,却仅输4场,赢了19场,保持不败的场次接近九成。

2009年5月,高洪波组建的国家队首场比赛在上海迎战世界劲旅德国队,这场比赛中国队和对手战成1∶1平,也开启了这届国家队风光无限的热身赛征程。3天后,国足1∶0击败波斯铁骑伊朗队,尽管在之后的比赛中1∶4负于沙特队,但在2009年高洪波任期内,国足在总共15场热身赛中还是取得了8场胜利6场平局。

2010年是近年来中国足球带给球迷惊喜最多的一年,其中东亚四强赛3场比赛保持不败,甚至3:0历史性地击败韩国队,最终成功捧杯。而在一系列的热身赛中,国足更是3∶0击败欧洲足坛劲旅勒沃库森队、1∶0击败为南非世界杯热身的前世界杯冠军法国队,面对葡萄牙、巴拉圭这样的强队,国足场面上也不处下风。这一年在共计15场的热身赛中,国足取得9胜3平3负的战绩,在对手含金量颇高的情况下,非常值得肯定。

进入2011年,国足在热身赛中的表现愈发抢眼,截至目前国足共进行了4场热身赛,结果2胜2平保持不败,其中无论是亚洲杯之前3∶2击败卫冕冠军伊拉克队,还是3月29日晚3∶0击败参加过南非世界杯的洪都拉斯队,都堪称经典之作。

不过遗憾的是,热身赛的佳绩并没有保证国足在正式比赛里的表现。本届国家队从组建至今,只打了部分亚洲杯预赛和亚洲杯决赛共计7场正式比赛。在预赛中,国家队的表现虽然也招致了一些非议,但面对弱旅还是平稳获得了今年年初参加卡塔尔亚洲杯的资格。但是亚洲杯决赛阶段小组赛,却让国足颜面无存,逼平德国队战胜法国队的热身赛战绩,不能掩盖中国队被多年没有进入世界杯的卡塔尔队和从未进入过世界杯的乌兹别克斯坦队淘汰的尴尬。

正赛的不灵光与热身赛的神奇让球迷对国足的未来很纠结,对于国足而言,从热身赛之王到正赛强队,他们必须要完成这样的转身。人们希望看到国家队的实力在正式比赛里体现出来,而不仅仅只能在热身赛里看上去像一支强队。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哪怕发挥出平时热身赛状态的80%,高洪波也有望实现带队打进巴西世界杯的梦想!

高洪波在2011年亚洲杯总结大会上曾经讲到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的三个阶段:

以确立技战术风格为主要目标的第一阶段和通过热身赛检验阵型的第二阶段目前已经结束,国足正在进入“为世预赛冲刺”的第三阶段。高洪波介绍说,在第三阶段,

将根据热身赛上的试验,确定每个位置的球员配备,即除首发主力之外,还要确定至少两名替补——只有熟知每个队员的特点和状态,教练组才有可能运筹帷幄,在战略上避免自毁长城。

“这支队伍肯定不会以老将为主,我不能带40岁的人去打世界杯。”高洪波当时告诉记者,“老将最多只是球队的补充,因为每个位置上我们都要有储备球员,球队打预选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出线,我们必须做好所有准备。”(但此后有两场热身赛分别招入郑智和李玮峰代表国足踢了哥斯达黎加和新西兰队,场上表现出一定经验,但也有一些明显失误)

2011年亚洲杯国足兵败卡塔尔,高洪波的“练兵说”是借口还是思路

很多媒体和球迷都在说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小组未能出线是高洪波下课的根源。但其实并非如此,高洪波和足协领导共同商定将通过亚洲杯将为世界杯预选赛演练打法,确定主力阵容和主力替补球员,当然也喊出了目标:冲击4强。但足协并不会因为最终成绩而影响高洪波的执教。

这是事前就与足协达成的一致。2010年12月28日《北京晚报》记者李立对即将出征卡塔尔亚洲杯的高洪波做了一段采访。

(国家队出征名单公布,高洪波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对于即将开始的亚洲杯的思路,那时的高洪波还是愿意和媒体深入沟通的)

记者李立这样记述了这次对话:

国足亚洲杯23人名单出炉。前锋只有郜林和杨旭两人,全队中参加过亚洲杯的球员只有周海滨、杜威和赵旭日3人,就凭着这样一群年轻人,国足能走到哪儿呢?

关于前锋问题。高洪波有着自己的遗憾,“连续出现的伤病肯定有影响,像韩鹏与冯仁亮都是我们进攻当中重要的棋子。韩鹏的头球很出色,冯仁亮边路的突破速度非常快,有他们在我们中前场进攻的套路会更加丰富。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可能有这样的战术变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高洪波说,“不过,现在再调其他的人也不太现实了,只有从球队内部挖潜了。”

关于三位“老将”。周海滨4场,杜威2场,赵旭日2场,这就是这支中国队全部亚洲杯记录。而事实上,这3个人的年纪其实一点都不老,这就是高洪波国足年轻化的结果。

年轻并没有什么不好,尤其对一支将目光放在4年后的巴西世界杯上的球队来说,年轻更是必要的。但是,以这样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球队去打号称中考的亚洲杯,难道高洪波就没有担心吗?对此,高洪波说:“我知道关于大赛经验的事情是最近外界争论得比较多的一个。但是我觉得这其实和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有关。说起大赛经验,朝鲜队的经验可能是最少的了,但是他们也打进了世界杯。说到底还是一支球队的实力决定一切。”

在实力决定一切的球场上,年轻的中国队难道就不需要点别的什么吗?“自信。”这是高洪波的回答,“球队的自信心问题一直都是中国球员的大问题。我们其实不是能力差,而是我们不够自信。”(笔者认为:尤其是大赛,球员要敢于承担责任,需要不断地踢比赛总结比赛。但为什么12强赛高洪波又称“我们是最弱的”,我想那是要媒体调低预期给国足球员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结果成为高洪波不自信的口实,真是悲哀啊。那为什么踢得那么保守呢?不做好防守怎么打好反击?高洪波12强的战术里明显有下半场发力反击的人员安排,很多媒体都假装看不到)

谈着内部挖潜,谈着建立自信,高洪波似乎真的没有太把这次亚洲杯的成绩放在心上,真的是这样吗?看来是真的。

关于过程与结果。“我个人对这支球队在亚洲杯上最大的期望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亚洲杯这样的大赛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通过这样的比赛了解自己,了解对手。因为我们接下来的巴西世界杯预选赛才是大考,我们要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高洪波说,“所以,这一次亚洲杯,我们这支国家队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我看来如果能够发挥出70%到80%,我就已经满意了。真的,我还是那句话,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亚洲杯只是我们为世界杯练兵的一个赛场。”(这些话都是出征前说的,高洪波也是这么做的,虽然结果不好,但其实看过亚洲杯可能会有印象,我们踢得不如热身赛好,一来球员紧张传接球没有那么流畅不够自信,二来正赛对抗强度明显高于热身赛,但中国对乌兹踢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平局而无法出线)

吾观体育观点:

1.高洪波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高洪波不如里皮有经验,有……,有……,不如很多大牌教练

2.高洪波是2009-2018年来带给中国足球希望最大的教练,不仅是成绩,而是一代球员有了希望……中国足球有了希望,虽然这个希望很快就泯灭了。

3.2011年,高洪波错过了自己教练生涯最好的机会,其实即便亚洲杯小组出线,他一样会下课。因为中国足球这些年充斥着“金元力量”,那一次是王健林,下一次还有……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

4. 不建议高洪波第三次出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现在的大环境不适合他这样的人扛起重担,未来十年谁也扛不起中国足球。把这样的机会让给更年轻的本土教练去练级吧。你已经是中国最好的主教练了,你已经有过你的时代和你书写的历史。

5.强烈鄙视里皮反复强调12强赛“4场1分”。如果不是这“1分”根本就不可能有里皮来中国。你应该感谢高洪波给你这么大的合同空间。其次,这“1分”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有高洪波自己用人选人问题,有球员紧张,有当时联赛中主力球员伤病造成状态下滑和缺人,有郑智点背的乌龙开局,有曾诚的意外受伤,有足协的各种暗示和背后操作(足协输给叙利亚后着急物色教练人选,结果让高洪波知道了,为什么不能开诚布公地谈好条件与变数呢?),有对乌兹临场更换首发名单的背后原因?看过世界杯后,我真的知道了亚洲这几个球队攻防转换的速度绝对是中国队无法跟上的,不服气没有用。12强我们赢过韩国一场,不仅没有孙兴民,而且和世界杯上的韩国队是两支球队。但赢了就是里皮的。但高洪波也有自己的辉煌。

6.看看当初高洪波选入国足的年轻球员现在只要没有伤病都在什么俱乐部踢什么位置?想想为什么?

醒醒吧,中国球迷。身处中国足球这样的社会大环境,高洪波不是完人,但他曾经为足球付出所有,这份执着的努力和付出值得尊敬,高洪波的才华值得掌声。如果你想贬低他可以继续,但请摸着良心。

看到教练席上高洪波已是满头白发,我知道时光的意义。在此祝福高洪波指导在工作生活中顺利平安——

为中国拥有最多球迷的主教练高洪波加油!

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中国足球曾被称为“热身赛之王” 请给高洪波——尊重

第一场国足对阵德国国家队前的高洪波

【吾观体育】公平 开放 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