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曾被稱爲「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近期在準備寫中國足球十年(2009-2018)的文章,查閱資料中發現了這樣一張報紙和一篇文章,想和大家說幾句我的想法(見文末)。

中國足球曾被稱為“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人民日報2011年4月1日第13版(3篇關於中國足球)

中國足球曾被稱為“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在與洪都拉斯隊的比賽中,楊旭(右)進球后與蒿俊閔擊掌相慶。

中國足球曾被稱為“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鄧卓翔在與洪都拉斯的比賽中進攻

人民日報記者朱凱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中國男足在最近的幾天時間裡收穫頗多,在與世界排名比自己靠前的新西蘭、哥斯達黎加和洪都拉斯3隊輪番過招後,取得了1勝2平的不敗戰績。在一個悲劇性的亞洲盃之後,國足用幾場熱身賽的閃光又給球迷們增添了一絲驚喜。

近兩年來,國足總能在熱身賽上創造佳績,絕對堪稱“熱身賽之王”。回顧自2009年5月高洪波擔任主教練以來國足的戰績:共踢了34場熱身賽,卻僅輸4場,贏了19場,保持不敗的場次接近九成。

2009年5月,高洪波組建的國家隊首場比賽在上海迎戰世界勁旅德國隊,這場比賽中國隊和對手戰成1∶1平,也開啟了這屆國家隊風光無限的熱身賽征程。3天后,國足1∶0擊敗波斯鐵騎伊朗隊,儘管在之後的比賽中1∶4負於沙特隊,但在2009年高洪波任期內,國足在總共15場熱身賽中還是取得了8場勝利6場平局。

2010年是近年來中國足球帶給球迷驚喜最多的一年,其中東亞四強賽3場比賽保持不敗,甚至3:0歷史性地擊敗韓國隊,最終成功捧杯。而在一系列的熱身賽中,國足更是3∶0擊敗歐洲足壇勁旅勒沃庫森隊、1∶0擊敗為南非世界盃熱身的前世界盃冠軍法國隊,面對葡萄牙、巴拉圭這樣的強隊,國足場面上也不處下風。這一年在共計15場的熱身賽中,國足取得9勝3平3負的戰績,在對手含金量頗高的情況下,非常值得肯定。

進入2011年,國足在熱身賽中的表現愈發搶眼,截至目前國足共進行了4場熱身賽,結果2勝2平保持不敗,其中無論是亞洲盃之前3∶2擊敗衛冕冠軍伊拉克隊,還是3月29日晚3∶0擊敗參加過南非世界盃的洪都拉斯隊,都堪稱經典之作。

不過遺憾的是,熱身賽的佳績並沒有保證國足在正式比賽裡的表現。本屆國家隊從組建至今,只打了部分亞洲盃預賽和亞洲盃決賽共計7場正式比賽。在預賽中,國家隊的表現雖然也招致了一些非議,但面對弱旅還是平穩獲得了今年年初參加卡塔爾亞洲盃的資格。但是亞洲盃決賽階段小組賽,卻讓國足顏面無存,逼平德國隊戰勝法國隊的熱身賽戰績,不能掩蓋中國隊被多年沒有進入世界盃的卡塔爾隊和從未進入過世界盃的烏茲別克斯坦隊淘汰的尷尬。

正賽的不靈光與熱身賽的神奇讓球迷對國足的未來很糾結,對於國足而言,從熱身賽之王到正賽強隊,他們必須要完成這樣的轉身。人們希望看到國家隊的實力在正式比賽裡體現出來,而不僅僅只能在熱身賽裡看上去像一支強隊。面對即將到來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哪怕發揮出平時熱身賽狀態的80%,高洪波也有望實現帶隊打進巴西世界盃的夢想!

高洪波在2011年亞洲盃總結大會上曾經講到備戰世界盃預選賽的三個階段:

以確立技戰術風格為主要目標的第一階段和通過熱身賽檢驗陣型的第二階段目前已經結束,國足正在進入“為世預賽衝刺”的第三階段。高洪波介紹說,在第三階段,

將根據熱身賽上的試驗,確定每個位置的球員配備,即除首發主力之外,還要確定至少兩名替補——只有熟知每個隊員的特點和狀態,教練組才有可能運籌帷幄,在戰略上避免自毀長城。

“這支隊伍肯定不會以老將為主,我不能帶40歲的人去打世界盃。”高洪波當時告訴記者,“老將最多隻是球隊的補充,因為每個位置上我們都要有儲備球員,球隊打預選賽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出線,我們必須做好所有準備。”(但此後有兩場熱身賽分別招入鄭智和李瑋峰代表國足踢了哥斯達黎加和新西蘭隊,場上表現出一定經驗,但也有一些明顯失誤)

2011年亞洲盃國足兵敗卡塔爾,高洪波的“練兵說”是藉口還是思路

很多媒體和球迷都在說2011年卡塔爾亞洲盃小組未能出線是高洪波下課的根源。但其實並非如此,高洪波和足協領導共同商定將通過亞洲盃將為世界盃預選賽演練打法,確定主力陣容和主力替補球員,當然也喊出了目標:衝擊4強。但足協並不會因為最終成績而影響高洪波的執教。

這是事前就與足協達成的一致。2010年12月28日《北京晚報》記者李立對即將出徵卡塔爾亞洲盃的高洪波做了一段採訪。

(國家隊出征名單公佈,高洪波敞開心扉談了自己對於即將開始的亞洲盃的思路,那時的高洪波還是願意和媒體深入溝通的)

記者李立這樣記述了這次對話:

國足亞洲盃23人名單出爐。前鋒只有郜林和楊旭兩人,全隊中參加過亞洲盃的球員只有周海濱、杜威和趙旭日3人,就憑著這樣一群年輕人,國足能走到哪兒呢?

關於前鋒問題。高洪波有著自己的遺憾,“連續出現的傷病肯定有影響,像韓鵬與馮仁亮都是我們進攻當中重要的棋子。韓鵬的頭球很出色,馮仁亮邊路的突破速度非常快,有他們在我們中前場進攻的套路會更加豐富。但現在我們已經不再可能有這樣的戰術變化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高洪波說,“不過,現在再調其他的人也不太現實了,只有從球隊內部挖潛了。”

關於三位“老將”。周海濱4場,杜威2場,趙旭日2場,這就是這支中國隊全部亞洲盃記錄。而事實上,這3個人的年紀其實一點都不老,這就是高洪波國足年輕化的結果。

年輕並沒有什麼不好,尤其對一支將目光放在4年後的巴西世界盃上的球隊來說,年輕更是必要的。但是,以這樣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球隊去打號稱中考的亞洲盃,難道高洪波就沒有擔心嗎?對此,高洪波說:“我知道關於大賽經驗的事情是最近外界爭論得比較多的一個。但是我覺得這其實和我們怎麼看這個問題有關。說起大賽經驗,朝鮮隊的經驗可能是最少的了,但是他們也打進了世界盃。說到底還是一支球隊的實力決定一切。”

在實力決定一切的球場上,年輕的中國隊難道就不需要點別的什麼嗎?“自信。”這是高洪波的回答,“球隊的自信心問題一直都是中國球員的大問題。我們其實不是能力差,而是我們不夠自信。”(筆者認為:尤其是大賽,球員要敢於承擔責任,需要不斷地踢比賽總結比賽。但為什麼12強賽高洪波又稱“我們是最弱的”,我想那是要媒體調低預期給國足球員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結果成為高洪波不自信的口實,真是悲哀啊。那為什麼踢得那麼保守呢?不做好防守怎麼打好反擊?高洪波12強的戰術裡明顯有下半場發力反擊的人員安排,很多媒體都假裝看不到)

談著內部挖潛,談著建立自信,高洪波似乎真的沒有太把這次亞洲盃的成績放在心上,真的是這樣嗎?看來是真的。

關於過程與結果。“我個人對這支球隊在亞洲盃上最大的期望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在亞洲盃這樣的大賽上,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要通過這樣的比賽瞭解自己,瞭解對手。因為我們接下來的巴西世界盃預選賽才是大考,我們要在最重要的比賽中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高洪波說,“所以,這一次亞洲盃,我們這支國家隊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平時訓練的水平發揮出來,在我看來如果能夠發揮出70%到80%,我就已經滿意了。真的,我還是那句話,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亞洲盃只是我們為世界盃練兵的一個賽場。”(這些話都是出征前說的,高洪波也是這麼做的,雖然結果不好,但其實看過亞洲盃可能會有印象,我們踢得不如熱身賽好,一來球員緊張傳接球沒有那麼流暢不夠自信,二來正賽對抗強度明顯高於熱身賽,但中國對烏茲踢得還是不錯的,只是因為平局而無法出線)

吾觀體育觀點:

1.高洪波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練,高洪波不如裡皮有經驗,有……,有……,不如很多大牌教練

2.高洪波是2009-2018年來帶給中國足球希望最大的教練,不僅是成績,而是一代球員有了希望……中國足球有了希望,雖然這個希望很快就泯滅了。

3.2011年,高洪波錯過了自己教練生涯最好的機會,其實即便亞洲盃小組出線,他一樣會下課。因為中國足球這些年充斥著“金元力量”,那一次是王健林,下一次還有……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命。

4. 不建議高洪波第三次出任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現在的大環境不適合他這樣的人扛起重擔,未來十年誰也扛不起中國足球。把這樣的機會讓給更年輕的本土教練去練級吧。你已經是中國最好的主教練了,你已經有過你的時代和你書寫的歷史。

5.強烈鄙視裡皮反覆強調12強賽“4場1分”。如果不是這“1分”根本就不可能有裡皮來中國。你應該感謝高洪波給你這麼大的合同空間。其次,這“1分”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有高洪波自己用人選人問題,有球員緊張,有當時聯賽中主力球員傷病造成狀態下滑和缺人,有鄭智點背的烏龍開局,有曾誠的意外受傷,有足協的各種暗示和背後操作(足協輸給敘利亞後著急物色教練人選,結果讓高洪波知道了,為什麼不能開誠佈公地談好條件與變數呢?),有對烏茲臨場更換首發名單的背後原因?看過世界盃後,我真的知道了亞洲這幾個球隊攻防轉換的速度絕對是中國隊無法跟上的,不服氣沒有用。12強我們贏過韓國一場,不僅沒有孫興民,而且和世界盃上的韓國隊是兩支球隊。但贏了就是裡皮的。但高洪波也有自己的輝煌。

6.看看當初高洪波選入國足的年輕球員現在只要沒有傷病都在什麼俱樂部踢什麼位置?想想為什麼?

醒醒吧,中國球迷。身處中國足球這樣的社會大環境,高洪波不是完人,但他曾經為足球付出所有,這份執著的努力和付出值得尊敬,高洪波的才華值得掌聲。如果你想貶低他可以繼續,但請摸著良心。

看到教練席上高洪波已是滿頭白髮,我知道時光的意義。在此祝福高洪波指導在工作生活中順利平安——

為中國擁有最多球迷的主教練高洪波加油!

中國足球曾被稱為“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中國足球曾被稱為“熱身賽之王” 請給高洪波——尊重

第一場國足對陣德國國家隊前的高洪波

【吾觀體育】公平 開放 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