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市中異軍突起 細解量化私募如何打了「翻身仗」

跌市中异军突起 细解量化私募如何打了“翻身仗”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述紅 A股年初以來跌勢漫漫,至10月26日滬指跌幅已達21.42%。在弱市行情之下,大多數私募基金產品回撤嚴重。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來至9月底的虧損為10.13%,在各大類產品中墊底。

相較之下,“削峰填谷”的量化策略卻表現出了較強的防禦性,其CTA(商品期貨)策略、阿爾法策略等大多取得了正收益。

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發現,一方面,市場整體震盪下行,機構和量化資金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雖然受政策所限,機構們量化投資標的基本侷限在國內市場,風險管理工具也相對缺乏,但近年來國內投資工具在逐漸豐富,為量化私募的發展創造了相對豐富的環境。在此形勢下,量化私募如何守正出奇,實現突圍成為新的課題。

異軍突起

過去兩年,受到藍籌白馬股領跑的“一九”行情、股指期貨限倉等因素影響,私募量化策略的發展受到波及。而今年以來,量化私募卻在下跌的行情中異軍突起,打了一場“翻身仗”。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股票策略大跌10.13%,僅主觀期貨、程序化期貨、套利策略、阿爾法策略、債券策略獲得正收益,平均收益分別為7.26%、5.32%、3.82%、2.60%、0.44%。其中,程序化期貨、阿爾法策略、套利策略均屬於私募量化策略大類中。

具體來看,CTA策略的私募產品,在今年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下,趕上了商品市場3-4月和7-8月兩波趨勢性行情。

阿爾法策略今年表現也整體轉好,但該策略其今年上半年表現更佳,而7月份以來由於股市整體交易量微縮,表現不及上半年。“阿爾法策略今年整體表現轉好的原因有四:首先,基差貼水有所緩解,對沖成本有所降低;其次,今年不再是‘一九’行情,量化策略多頭部分容易有超額收益,加上股市波動加大,適合量化機構在個股上做波段交易,尤其是高頻交易創造收益;再次,有的管理人利用場外期權、收益互換等方式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此外,經歷過去各種極端行情的考驗,部分不具備超額阿爾法能力的量化機構被市場所淘汰,而有許多量化團隊在策略和交易算法上也做出了相應調整,更加適應市場。”格上理財分析師徐麗表示。

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的採訪中,不少量化私募表示,今年來公司的量化產品總體走勢相對較好。其中,盛世資產、涵德投資今年的阿爾法策略類產品和CTA策略類產獲得了正收益,淘利資產的阿爾法、CTA和期權策略的量化產品今年也實現正收益。

盛世資產總經理劉曉俊表示,雖然今年量化行業的防守做得非常好,但這其實是量化發展中正常的一年,沒有突飛猛進,也沒有處於低谷。但也正是這種正常的發展狀態使得它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凸顯出來。

在量化產品的具體策略層面,劉曉俊解釋:“由於產品全對沖,盛世資產阿爾法策略類產品收益來源於所選擇的股票組合跑贏指數的超額收益,其中有一部分收益通過基本面選股達成,也有一部分收益通過高頻量化交易達成。而CTA策略產品的收益一部分來源於公司抓住了今年黑色系、PTA等商品期貨暴漲和暴跌的趨勢性機會,還有一部分來源於吃準了套利導致的價差收益。”

在此過程中,盛世資產按照多策略分配模式操作。“如果客戶不特殊要求,我們會混合一部分阿爾法策略和一部分CTA策略。其中,阿爾法策略會使用基本面阿爾法策略和比較高頻的阿爾法策略,CTA策略中套利、趨勢、高頻、低頻等具體策略都會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分散風險。同時,每個策略會嚴格設好止損和回撤,如果有些策略因為市場原因不行了,就會及時調整。”在劉曉俊看來,這種操作模式避免了盲目追求高收益,最大程度實現產品的穩健運行。

淘利資產在量化產品的操作層面也有自身的思路。該公司量化套利部投資總監陳瑩透露:“在阿爾法策略方面,我們去年以來升級了模型,加入了機器學習算法,持續添加有效Alpha因子,豐富了因子庫,採取市值、行業和風格中性,利用股指期貨對沖,同時發揮我們在基差上深耕多年的優勢賺取基差波動收益;同時,公司去年7月底開始發行期權產品,今年這類產品的收益來源於我們在風險控制和期權定價上的優勢,即使是在2月份市場波動率急速拉昇的不利行情下,期權產品平均回撤也非常小;CTA策略上,今年以來商品市場的波動率較去年有所增加,公司CTA策略產品在1-2倍槓桿之下抓住了波動中的機會。

涵德投資創始人秦志宇解釋公司量化產品表現取得較好業績的原因表示,“從2016年開始,CTA策略中一般模型來自於機器學習開發,對獲取市場低相關的收益有較好成效,當前公司CTA策略規模有較大的上升。同時,2017年下半年公司Alpha策略提升,週轉率和年化收益也都提升。”

“重返巔峰”不易

從過往看,我國私募中的量化策略在2014年前後曾經歷巔峰期,這一時期,量化產品數量繼續急劇增加,優秀投顧不斷湧現,多傢俬募突破百億規模。

但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及股指期貨交易設置限制,量化私募受挫,部分百億級私募相繼沒落。此後,CTA策略、中高頻商品套利策略、指數增強策略等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峰又相繼回落。

今年來,阿爾法策略和CTA策略表現出色,但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的幾家量化私募均表示,總體而言,受震盪市和行情分化影響,加之流動性和行業環境制約了規模擴張,且規模擴大也會提升對沖成本,量化私募重返幾年前的巔峰很難。

陳瑩認為,今年量化投資有所復甦,但也難稱大年。“復甦表現在國際貿易摩擦和經濟基本面不明朗,都會導致宏觀方面波動性增大,波動的增加為量化對沖帶來了機會。加上股指期貨交易幾輪放鬆之後,量化對沖策略的成本相應也有所減少。商品CTA方面,相比於2017年,今年市場的波動率也階段性增加,黑色、有色、化工等板塊上的品種今年也出現了一些機會。期權方面,波動率的加大也為期權帶來了機會,使得這一策略在今年以來的業績中表現亮眼,以期權組合策略如波動率的統計套利和波動率的方向性交易以及無風險套利等為主的量化私募表現比較好。但之所以難稱大年,是因為這些‘復甦’離爆發還有距離。”

今年以來,市場上做量化產品的私募相較往年確實有所增加。格上理財分析師徐麗表示:“這主要是由於今年股市整體低迷、出現持續下跌,股票型基金基本處於虧損當中,除年初有大量發行外今年整體發行遇冷,而受資管新規、債市信用違約事件激增等因素影響,債券策略產品發行也不是很理想。量化產品則表現出與股市、債市的低相關和防禦性,也創造出一定絕對收益,因而受到投資者青睞,尤其是相對穩健的阿爾法策略。”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認為,未來,量化策略產品數量上升趨勢將會有一定的持續性。“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的資本市場逐漸和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接軌,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而國際上量化對沖類基金的發展是趨勢。其次是量化策略的優勢非常明顯,防守和進攻都非常好,在遭遇極端市場風險的時候,優勢顯得更為明顯。”

如何突圍

近年來,國內投資工具也在逐漸豐富,比如原油期貨、銅期權陸續上市,這兩個品種都能夠承載比較大的市場量,包括接下來的滬倫通等等,這都為量化私募的發展創造了相對不錯的環境。與此同時,2016年之後,市場整體震盪下行,機構和量化資金有所增加。在此環境下,量化私募如何突圍成為新的課題。

陳瑩認為,現在這個階段拼的是量化私募的執行力,能否精雕細琢把策略做到極致,決定了量化私募是否能夠成功突圍。涵德投資創始人秦志宇也認為,量化投資要經過市場的檢驗,真正追求超額Alpha的專業機構才能持續突圍。

盛世資產總經理劉曉俊表示,“如今,量化私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比較綜合競爭力的階段,那些能突圍的私募需要有比較好的風控體系、銷售團隊和研發團隊,要能持續研發出好的策略。美國的千禧基金管理規模達300多億美金,業績還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斷引進優秀的策略師,研發新的策略,進行多策略配比,才熬過了不同的市場。”

他進一步補充:“現在全球正在經歷一輪經濟下行週期,能熬過這一輪的量化私募,可能會做得很好很大。就自身而言,我們會按照目前的產品策略思路繼續進行下去。但是我們會不斷研究新的策略,更新換代原有的策略。例如阿爾法也可以多一些高頻的因子,CTA也可以多做一些基本面數據的研究等。”

同時,由於目前國內市場的量化產品策略比較容易被複制,失效很快,往往很難能夠長期獲得穩定收益。格上理財分析師蔡偉龍解釋,想要解決收益不穩定的問題,量化產品可以有兩條道路去走:第一,更加合理的組合多種策略,並且做好優化,經受多種市場行情下的考驗;第二,在單一策略上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衍變出更加多元變化的子策略,適應多元變化的行情。

談及量化市場的機會,秦志宇坦言,在未來市場方向不明的情況下,規避市場風險的量化絕對收益策略仍然適合作為資產配置中的一個重要選擇。

陳瑩表示,站在目前時點看,市場波動仍處高位,量化類產品憑藉其先天具有的對沖功能在接下來的市場中還是有不錯的發展機會的。“除阿爾法、CTA和期權策略外,在目前市場節點下,指數增強策略也將會有非常不錯的機會。”

劉曉俊也認為阿爾法和CTA策略接下來都有機會,但要謹慎判斷,切莫踩在高點。“投資者也應該多諮詢專業機構,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儘量選擇風格穩健的老牌量化私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