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曹操這個人確實太奸詐了,死前還讓人修建了七十二疑冢。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如此感嘆。事情真是這樣嗎?這樣的傳說又是怎麼來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沒有建過七十二疑冢。那麼為什麼憑空會出現這一“奸詐之舉”的說法?說起來,是跟曹操被醜化、臉譜化有關。

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1、曹操墓只有一個,在“高陵”

史書中並沒有曹操建七十二疑冢的記載。《三國志》載,曹操66歲死於洛陽,下《遺令》說,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古制視死者如生的大操大辦。安葬後就不要再穿喪服,帶兵的將領,不要離開駐地。所有官吏各盡其職。

這表明曹操希望喪禮從簡,不可能花巨資修建七十二疑冢。曹操遺囑中還要求:“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裝殮入槨時就穿我平時的衣服,不要陪葬金玉珠寶。《三國志》還明確記載,曹操是“安葬在高陵”。

關於高陵在何處一直有爭議。在2009年的那次知名的考古結束後,高陵被公佈位於現在的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不過,根據網上段子“曹操墓出土一具兒童屍骨”,被磚家認定是曹操“小時候的屍骨”,由此可知這次考古成果引發了多麼大的爭議。

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2、曹操七十二疑冢說法起源何時

曹操死後“安葬在高陵”,史書如此確切的記載,為何抵不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野史、民間傳說?要說起來,這個賬要記給南宋王朝。靖康之難後,康王趙構跑到臨安偏居,北方中原故土包括國都開封被佔領,金人先後扶持兩任傀儡皇帝。

在南宋看來,自己才是中原正朔,代表授命於天的正統。為了強化這種觀念,就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憑藉武力爭霸天下的行為進行醜化,這位“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被開始抹黑,變成了篡漢的奸雄。

“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至丘壟。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屍。”這首寫於南宋、關於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詩,也許能深刻反映當時社會的普遍心理。

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3、明清兩代,曹操形象徹底臉譜化

南宋之前,曹操的形象大體是積極的、正面的,儘管唐太宗李世民曾說“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 深鄙其為人”,但總體還是持肯定的態度。南宋為表明所謂正統、非正統差別,把曹操樹成了一個靶子,還編造出七十二疑冢的說法。

“抑曹揚劉”被完全固化是明清兩代,尤其是“毛本”《三國演義》在清朝流傳後,曹操就徹底臉譜化了。這正是所謂的“阿瞞伎倆慣瞞人,七十二墳無一真。人死猜疑心未死,兢兢無地可容身”。關於曹操七十二疑冢,蒲松齡也有個記載——

許昌城外有條大河,盛夏時人們跳入洗澡,忽有刀斧聲傳來,“屍斷浮出”,另一個人也是如此,大家很驚異。鄉令聞訊派人“閘斷上流”,放水見底。在崖壁下發現一個深洞,洞口有一個轉輪,“輪上排利刃如霜”。把轉輪拆掉進入,內有寫著漢篆的石碑。仔細閱讀後得知是“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寶盡取之”。

封面《三國演義》說曹操死前設立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嗎?

蒲松齡感嘆:“儘管後世人說‘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屍’。卻不知七十二冢之外還有一墓?阿瞞真是奸詐啊!但歷經千餘年朽骨無存,再奸詐又用何用?唉!阿瞞的智慧也是阿瞞的愚蠢!”可見,曹操到了清朝,形象已是一塌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