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扶貧」見成效

新華社貴陽10月27日電(記者汪軍、胡星)秋日的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樹木青蔥,山澗清澈。早上八九點鐘,生態護林員方玉文準備進山。

保護區地處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交界地,總面積約3萬公頃。這裡是全球黑葉猴種群分佈最為集中、種群數量最大的區域,還生長著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今年48歲的方玉文是土家族人,他的家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黃土鎮青龍村,屬於保護區範圍。方玉文由於身體殘疾“下地幹活很難,重活更是不行”,他家被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方玉文被聘為這個保護區的生態護林員。他說,生態護林員這個工作比較合適,不用肩挑背馱,只需走路巡查,一個月巡山大約20天,工資有800元。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扶贫”见成效

生態護林員再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巡護。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貴州要求貧困縣優先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生態護林員,預計到2020年生態護林員達9.67萬人。作為長江和珠江“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貴州201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貴州省石阡縣西南部的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長著紅豆杉、珙桐等植物,還有林麝、斑羚等動物在此棲息。目前,保護區已查明有野生動植物3189種。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扶贫”见成效

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的生態護林員。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26名生態護林員,他們全部從貧困戶中產生。石阡縣坪山仡佬族侗族鄉鳳凰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胡燕是其中之一。她告訴記者,巡山護林每個月有800元工資,她平時再做點零工,可供兩個孩子讀書。

坪山仡佬族侗族鄉佛頂山村村民胡永江是因病致貧貧困戶。2017年10月開始,他被保護區聘請為生態護林員。“按要求做好巡山工作,一年下來大約有1萬元收入,平時還可以兼做木工。”胡永江說。

“當地村民熟悉保護區情況,巡山防護、阻止違法行為很有針對性。”護林監督員楊華說。生態護林員們認為,必須要管護好森林,世世代代生活在保護區的村民都是靠著山和樹。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扶贫”见成效

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的生態護林員。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一些村民對自家房屋進行改造,變成集住宿、美食於一體的特色民宿,逐步吃上了“旅遊飯”。

適度發展旅遊,既調整了產業結構,又帶動村民增收。楊華說,過去村民依靠種植水稻、玉米、土豆,這些傳統作物餬口,現在依託良好的生態,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