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金标准工作组首次召开会议,国际ESG风险评估持续推进

绿金标准工作组首次召开会议

国际ESG风险评估持续推进

——中诚信绿色金融双周报第62期


一、绿色债券市场概览

(一)一级市场发行情况:新发行了2只绿色债券

9月16日至30日,新发行2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共计17亿元;新获批3只绿色债券。截至9月30日,2018年我国累计发行绿色债券76只,规模共计899.95亿元,在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中占比12.54%[1]。

自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启动以来,目前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与贴标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共计发行244只,累计规模达到4997.46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20.68%[2]。从债券种类看,金融债仍为目前发行规模最大、发行只数最多的绿色债券品种,共计发行86只,规模合计3218.5亿元,在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中占比为64.4%,而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占比均超过了10%。


绿金标准工作组首次召开会议,国际ESG风险评估持续推进


9月19日,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绿色公司债“G18绿园1”,规模12亿元,期限3+2年,主体和债项等级分别为AA、AAA,票面利率4.74%,募集资金中6.50亿元用于兴业公司 “50万吨/年废钢加工配送中心项目”,2.00亿元用于展慈公司“年产 2万吨紫铜线和 1.5万吨铝合金锭生产线项目”和“年产5万吨高纯度铜合金材生产线技改项目”,3.50亿元用于淮安公司“葛洲坝淮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

9月25日,安吉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绿色企业债“18安吉绿色债02/G18安吉2”,规模5亿元,期限7年,主体和债项等级分别为AA和AA+,票面利率7.49%,募集资金中3亿元用于安吉县城东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新获批3只绿色债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可续期绿色公司债券,发行额度为10亿元;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额度为7.97亿元;杭州余杭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绿色企业债,发行额度为6亿元。

(二)二级市场交易跟踪:绿金债交投持续升温


绿金标准工作组首次召开会议,国际ESG风险评估持续推进


截至9月30日,2018年绿色债券累计现券交易规模为1968.99亿元。9月16日至30日,绿色债券现券交易规模为176.07亿元,参与现券交易的绿色债券数量为49只。与9月上半月相比,总计交易规模下降43%,但参与交易的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只数翻倍,绿色金融债保持活跃交投,占全部交易规模的88%。


绿金标准工作组首次召开会议,国际ESG风险评估持续推进


[1] 根据CBI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全球绿色债券2018年发行规模为1048亿美元。

[2] 根据CBI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全球绿色债券自2016年初累计发行规模为3528亿美元。

二、绿色金融市场动态

(一)国际热点

贝莱德集团——近期,资管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发布其2018年对全球保险公司的调研报告,表示大部分欧美地区的保险公司已采用ESG投资策略,预计未来5年保险公司将极大地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被问询调研的保险公司中,40%以上表示将会配置投资更多绿色债券,而去年这一占比仅为13%。实施ESG投资策略的方式中,47%的受访保险公司反映效益投资(impact investing)为最受欢迎的ESG投资方式,其次为主题投资(thematic investing)和排除名单制(exclusion)等投资方式,而效益投资大部分通过投资另类资产和债券实现。尽管绿色债券不能对冲某个具体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但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及其客户、股东等相关利益方应对并减少整体气候风险,绿色债券的这一特点与保险公司的气候相关风险专业所长、长期较稳定的投资偏好十分契合。

TCFD——9月26日,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发布2018年进展报告,对八个行业的近1800家公司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统计汇总,了解目前进展状况以及存在的共性特点。TCFD提出的建议目前已获得457家企业及行业协会、政府在内的56个组织的公开承诺和支持,已提前达成在2018年获得500家机构认可的目标。在2017年6月的成果报告中,TCFD在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方面提出总体建议并鼓励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信息披露。

穆迪——9月19日,穆迪提出一套在全球信用分析中评估ESG风险的通用准则,并在10月18日前向市场参与者对这套跨行业的方法学公开征询意见。由于穆迪目前对ESG风险因素的考量已融入信用评级过程中,因此在采纳这套评估ESG风险的通用准则后亦不会调整信用评级。穆迪表示,ESG相关问题的重要程度、时间跨度以及对信用的影响千差万别,考量ESG因素可能对发行人的信用有利有弊,但ESG因素与投资者、发行人高度相关,因此推动ESG因素评估进一步透明化十分必要。

ESG风险评级——ESG研究评级公司以及绿色债券第二意见方Sustainalytics 近日公布一项最新工作成果,ESG风险评级服务,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投资组合中与ESG有关的重大财务风险以及它们对长期投资表现可能带来的影响。ESG风险评级以公司为评价对象,综合评价其归属行业的重大ESG因素、公司自身ESG风险事件和公司治理能力方面的表现,最终得出该公司的ESG风险评分。ESG风险评分将进一步划分为可忽略、低、中、高、严重五个等级,并且能够对不同公司的ESG风险评分进行跨行业分析比较。

(二)国内热点

9月13日,中国光大银行香港分行在香港交易所成功发行3年期、3亿美元绿色债券,票面利率为3MLibor+85个基点。这是中国光大银行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并成为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按照国际资本协会ICMA最新版《绿色债券原则》(2018年版)编制《绿色债券框架》,Sustainalytics对债券出具独立第二方意见,并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绿色金融认证计划中的绿色债券认证。募集资金将用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光大银行香港分行围绕国家确定的三大攻坚任务,将集团和总行关于重点做好“风险防控”、“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

9月21日,2018香港绿色金融论坛暨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成立大会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举行,标志着非营利组织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正式启动。目前,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成员已经包括90家香港金融机构、环保企业、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香港政府将会支持该协会及其他本地专业机构的工作,包括与其他海外同业合作推广绿色金融,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24日,香港证监会公布绿色金融策略框架,并明确其首要工作是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未来香港证监会将与香港交易所紧密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发展绿色金融产品以及推动产品上市和买卖,产品类别涵盖债券、指数及衍生工具等。

近期,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章程》,表决通过了工作组组长、副组长、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六个工作小组,并对下一步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做出了明确分工。会议指出,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重要引领者之一。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但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仍不完备、不统一,业务发展先于标准制定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构建统一完备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