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創作之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寫作的創作之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今天來說一說寫作中的模仿,模仿不是抄襲,更不是剽竊他人的原創成果,什麼“省時的懶人創作”。模仿也是一種勞動,並且帶有創造性的勞動。好的模仿也會有作者的獨特的生活感受和藝術構思。

大量閱讀優秀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鑑賞水平,並將學到的方法和感悟運用到寫作之中。通過模仿和借鑑他人的優秀作品,讓自己的思維更加獨立開闊,然後再去創新。模仿只是寫作中的一個環節。自己嘗試相似的題材、手法進行仿寫,逐漸走向寫作的一個過程。

寫作的創作之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寫作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啟發發散創作的思維。構思的巧妙可以讓文章“脫胎換骨”“化腐朽為神奇”,“反其意用之”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點化”似有點開悟的感覺。這些不同的創作構思,在閱讀這些作品時,時不時會有醍醐灌頂的“靈感”,一線光明照亮自己混沌的大腦,想起了被忽略的某個思維角度。這是自己的靈感就來了,可以揮灑自己的藝術風格。起初,會受到閱讀作品的影響。時間長了,在思想境界和創作風格上就會與你模仿的作品有了很大的不同,慢慢的丟開“柺杖”,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所以,優秀的作品只是我們“啟發”的引路人,其實,這種模仿,已經有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吸取了前人的有益成分而已。

寫作的創作之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第二,學習優秀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同一個主題,即使同一個素材,相信每個人寫出來又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寫得平平如水,淡而無味;有的卻寫得扣人心絃,意猶未盡,這就是寫作技巧上的差異了。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語言素養,在感知素材時,調動自身的全部創作空間,在語言、修辭、結構等方面注入真情實感。在層次、章節上,掌握以吞為吐、欲揚先抑等創作手法。不斷地學習,內化為自身的創作能力。

寫作的創作之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

第三,體會優秀作品的創作風格。面對不同的作品,會有不同的創作風格。有的質樸,有的清新,有的犀利,有的沉穩。閱讀不同的風格的作品,豐富我們自身的感受,以便潛移默化成為我們的創作營養。

模仿是為了創新,不是為了省功,省時,模仿是一種學習,為了更好地寫作與運用。以上是一些理論性的感悟評述,關鍵的問題還是有目的的閱讀,大量的閱讀,在閱讀中去創新自己的寫作思路、風格、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