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大家好,我是丸姐,樱桃小丸子的“丸”,是姜Sir请来的新搭档,主要擅长板块分析、区域解读。

刚到岗,就有大事发生。上周四,“让城市更美好”京津合作示范区推介会召开,京津合作示范区2000亩招商土地信息进一步曝光。

大概是见多了太多口号喊得咣当响、实际却以各种姿势落空的所谓大项目,现在提起某某示范区规划,姜Sir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泼凉水。

丸姐领下了这个任务,但丸姐也是一个讲究“理据服”的人,这几天动用关系挖到相关资料,不妨就来跟大家一起扒一扒,这个京津合作示范区,究竟要干出个什么名堂,靠谱程度又值几颗星?

︳First

公开资料显示,京津合作示范区,又名中国·光年城,位于天津东北部的宁河区,东至潮白河,南至永定新河,西至清河农场西边界,北至清河农场北边界,总用地约38平方公里

作为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六组团”之一,该示范区的定位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平台”,主要

承接北京医疗、教育、科研和央企国企等疏解项目,以缓解北京市的人口、资源消耗、交通拥堵压力。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话说回来,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外溢,天津、河北很多地区都做出了“接盘”行动,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

去年底,京津冀联合发布《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从300多个平台中精挑细选了“2+4+46”个重点承接平台,京津合作示范区就是其中的15个协同创新平台之一。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这么一个“钦定”项目,自然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

从地图上来看更为直观,在大的区位上,京津合作示范区处于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一头连着城区,一头紧邻滨海,距离均在20公里以内。再往远看,西北方向距北京五环约100公里,西南方向离雄安新区约150公里。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外部交通的连通,高铁可依傍京滨城际和津秦高铁,高速及快速路主要有京津、宁静、津宁、长深、塘承,以及津汉、东金路、滨海西外环等环绕。

据说还有轨交,虽然落地时间难以预料,但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中确实有Z7、Z8两条轨道交通线穿行京津合作示范区,一条将连接东丽湖、华明、空港方向,一条将通往北部新城。

当然,区位交通这些只是基础条件,京津合作示范区如此大阵仗,底气应该还是来自于规划定位和产业基础,这也是本篇要扒的重点。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Second

本次论坛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除了京津合作示范区整体规划正式亮相外,最主要的还是其释放的首批待售土地信息。

推介会上已经明确透露,示范区今年将有约2000亩的居住用地具备招商引资条件

具体来看,第一批次住宅地块拟出让9块,总用地面积766亩,其中A单元 258.17亩,B单元256.51亩,C单元251.32亩。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第二批次住宅地块拟出让13块,总用地面积1131亩,其中D单元 97.07亩,E单元287.98亩,F单元266.3亩,G单元267.02亩,H单元212.1亩。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整体观之,示范区规划为“一心、两轴、七片区”的基本格局,在原有的自然生态水系基础上实行组团式布局,公共服务配套按照组团分别规划。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而一期拟出让的两批宅地,就是其中的两个社区组团。均位于示范区南部方位,整体分布于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的东西向主干路两侧,且均不同程度地依傍规划中的轨交线路。

地块规划上,居住用地容积率基本都在1.5,建筑密度控制在25%至30%之间,住宅区绿地率不低于40%

,属低密社区的标配。

组团内同步规划有学校、居民活动场、中心绿地、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

而除住宅地块外,拟同期出让的还包括2宗基础教育用地2宗城市展馆办公用地、以及1处中央景观公园用地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这其中,教育用地相关资源的引入值得划个重点。

据丸姐了解,示范区内学校将纳入滨海新区整体教育布局规划,由滨海新区教委进行统筹管理。公立基础教育学校由首创经中代建,校舍预计2019年6月开工。首创经中将积极争取京津两市政府支持,导入优质教育资源。

毫无疑问,京津冀现已成为众多房企角力的重要战场,而相比北京和天津城区高昂的拿地成本,环京地区较低的土地价格,以及日益完善的交通体系,对于那些致力于在此打开局面的房企来说,确实颇具吸引力。

此次京津合作示范区一口气拿出20余宗宅地招商引资,卖力推销背后,又何尝不是天津借北京非核心功能外溢之机搏命转型的缩影。

︳Third

除了这些待出让地块,丸姐更关注的,则是区域的未来前景。换言之,这里究竟是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示范区?

谈未来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下现状。

由于整个新城规划规模大,涉及项目多,因此落地时间也比较长,预计开发周期是10-15年。

从进度来看,自2013年正式提出至今,京津合作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产业规划等已经获批完成,土地确权、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也取得多项重大进展。

这里插播一个细节,示范区所在的清河农场,虽然地理位置上在天津境内,曾经却是一块由北京管辖的“飞地”。

如今,其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两市副市长亲自挂帅,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天津高新区工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发改、教育、国资等京津两地20多个政府部门及首创集团负责同志。具体开发建设则由首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首创经中(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承担。

划重点就是:体制配置很高,也因此推进节奏加快,可以说处于全面提速期

目前,示范区已启动约15公里道路和管网一期工程建设,部分道路具备通车条件;近期还将再启动约25公里二期道路管网及绿化工程、48公顷中央公园景观工程、10万平方米城市展馆及示范性办公基地、7座市政场站工程建设。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预计首批住宅实现入住之时,中央公园等核心功能区也将全面建成。

至于规划目标和未来图景,丸姐最感兴趣的两个概念,一个是“产城融合”,一个是“智慧新城”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连于家堡都褪去“东方曼哈顿”的光环大刀阔斧地改规划了,京津合作示范区要想真正承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吸引人、留住人。在这一点上,产业发展无疑是底盘。

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承接平台不同的是,京津合作示范区确实在着力打造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新城样本。

产业规划方面,其围绕的是三大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定位,即京津产业发展协作区、首都学研转移区、京津医疗健康合作区

具体而言,是构建以旅游休闲度假为先导,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为特色,环境技术、高技术服务业、高端商务商贸为支撑的四大产业体系

︳Fourth

如果说产业是“里子”,那么智慧生态大概就是“面子”,两者又相辅相成。

旧有的城市规划,很多问题积重难返,而新型示范区则可以凭借创新优越性“后来居上”。

以排水系统为例,“一下大雨就淹”是天津很多片区的老毛病,且难以根治。而海河教育园、中新生态城等新兴“海绵城市”示点区域,则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作为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京津合作示范区也具备类似的超前规划布局优势。

根据建设时间表,其智慧生态展示区将于2020年随展馆及办公基地的建成亮相,预计包括26项展示体验项目。

除了中央公园、海绵城市、自行车绿道等基础设施外,像全城WIFI覆盖、智慧安防、智慧路灯、智慧交通等,以及伴随住宅交付使用而来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光年城+APP三个项目,都将建成展示或投入使用。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京津合作示范区的远景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吸引常住人口31万,吸纳就业人口18万

产业基础决定发展潜力,站在天津转型的角度,丸姐这次不唱衰,希望这一重磅合作示范区,能够发挥应有的带动能力,成为基础设施先进、服务配套完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 END -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2018·9·4

深扒京津合作示范区内幕,首批2000亩待售宅地规划曝光!

温馨提示

本文对项目所描述的内容,均基于开发商提供的图纸、设计、规划以及其在其他城市做过的项目情况,仅供参考。我们力求保持真实客观,但毕竟无法涵盖所有信息,且无法对未来实际交付情况负责。

请读者务必谨慎判断开发商推广宣传的真实性,包括项目周边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具体交付标准、相关审批文件等等,并在签署法律文件前,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缴纳定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