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2018年8月推薦書單(人文類)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陳序經《匈奴史稿》(後浪圖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當代知名歷史學家陳序經先生的一部遺著,也堪稱海內外匈奴史研究領域水平最高的一部集大成式著作。幾乎窮盡了中西方關於匈奴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和二三手的重要研究文獻,分門別類地加以梳理和評述,各個章節的內容,也幾乎囊括了匈奴史研究的絕大多數重要命題。儘管只是一部尚未最後成型的史稿,但其學術價值,以及字裡行間所展現的先生博大、嚴謹的治學精神,都讓人無比敬服。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歷史系閻步克老師的一本普及性著作,採取制度史觀的視角,詳細考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文明演化進程。既對這一歷史時期,政治制度的演進與變遷以及各自優劣有著細緻的分析與點評,也充分介紹了法家、儒家、黃老之學、玄學等思想對於政治文化的影響。閻老師的論述框架分明,文字流暢,非常耐讀。唯一的缺憾在於,其參考文獻主要來自錢穆、陳寅恪等老一輩歷史學者,對國內外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納很少,略顯可惜。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三聯書店):傅雷先生的一本經典遺作,從著名美術作品的點評入手,講述西歐從文藝復興到法國大革命之後,長達五百多年的時間裡,出現的代表性美術家的生平與作品特點。先生的點評與講解文風平實,淺顯易讀,而又準確到位,富於啟發。雖然不是體系性的美術史和美術理論著作,卻比一般的教科書式的學院派著作更有價值,也更具可讀性與普及性。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英)蘇立文《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國殿堂級藝術史學者蘇立文先生關於20世紀中國藝術史的兩卷本論著,採取宏觀面上的藝術生態概述與微觀層面的藝術家小傳及作品、生平軼事相結合的方式,為讀者從容勾勒出20世紀中國藝術發展的全貌。西方藝術的影響與中國藝術自身主體性的培育,體制內藝術與民間藝術的互動與對比分析,以及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政治層面的藝術社會學分析,成為蘇立文先生展開詳細論述的三條線索。難能可貴的是,蘇立文先生並沒有引入過多讓人眼花繚亂的理論,讓理論闡釋蓋過歷史本體論述,而是直接從史料和史實出發,保持了文字的生動性、流暢性和可讀性。值得反覆閱讀的一部經典之作。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英)阿布拉菲亞《偉大的海》(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一部完整講述地中海海洋文明歷史的通俗性史學著作,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將三千多年的地中海文明史娓娓道來。在敘述過程當中,既有關於重大歷史事件的宏大敘事,又有關於眾多歷史人物乃至普通人的生動故事。跟布羅代爾那部關於地中海史的名著《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相比,時間跨度要長得多,寫法也更為通俗易讀。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英)克拉克《牛津簡明藝術術語詞典》(人民美術出版社):

牛津出品的這本藝術術語詞典,以視覺藝術術語為主,其中美術和建築方面的術語,收錄尤為詳盡。不只收錄了相關領域的英語常見詞彙,連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等歐洲國家的重點詞彙也同樣收錄其中,並且配上了術語詞義與詳細解析。實在是藝術領域新聞報道、行業文案與研究文獻的閱讀、寫作的必備參考書,值得推薦。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日)小林丈廣等《京都:流動的歷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京都憑藉其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和獨特的古都風韻,已經成為日本最具人氣的旅遊勝地。社科文獻出版社引進出版的這本小書,由日本三位歷史學者共同撰寫完成,從城市形態、節慶習俗、日常生活、宗教信仰與文化傳統等多方面,詳細介紹和解讀京都的悠久歷史與現今諸多建築背後的文化淵源。無論是試圖瞭解日本的歷史文化,還是前往京都旅遊之前做攻略參考,本書都非常值得一讀。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蘇七七《幻境中相逢》(文匯出版社):杭州影評人蘇七七的最新影評集,評論的大多是最近幾年裡問世的中外藝術電影、獨立電影,對於藝術電影、獨立電影影迷來說,很容易從這些文字中找到共鳴。絕大多數影評採取的是書信體的方式進行寫作,雖然發信對象TT有可能並不真實存在,但這種對話的感覺,卻賦予了影評文字一種親近感和自然而然的張力。作為女性影評人,蘇七七擅長用文字還原電影裡的種種畫面,她的影評,從個人生活體驗的感性出發,落腳於社會學和美學的理性與邏輯,如此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文字,煞是好看,值得一讀。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秦曉宇(編)《我的詩篇》(作家出版社):詩人、評論家秦曉宇在拍攝關於中國工人詩歌的紀錄片《我的詩篇》之外,選編的一本關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人詩歌中的代表性佳作的詩歌作品集。編者選編這些詩歌作品時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就是其作品內容,有無關於自身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的大背景的充分體驗、質疑與反思。這樣帶有明顯社會學傾向的選擇標準,使得這本書在文學價值之外,也具備了較高的史料和文獻價值。編者撰寫的長達數萬字的長篇序言,以及正文後附的中國工人詩歌創作研討會的討論實錄,既為理解和解讀這些工人詩歌,提供了多視角的面向,也充分展現了工人自身跟學術界對於這些工人詩歌作品的不同定位與理解。這樣一本書,不只適合文學愛好者閱讀,對文化社會學和社會文化史的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同樣很有參考價值。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彭鋒《藝術學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藝術學院彭鋒老師撰寫的一本上佳的藝術理論通識性讀本,分為學科、問題和門類這三大部分。其中,學科部分詳細梳理了藝術學的各分支學科的歷史與現狀;問題部分詳細列出了藝術學研究的主要學術命題及其各自的研究發展狀況;門類部分考量藝術的各個門類的理論研究狀況,並總結各個門類所共同面對的學術命題。每一部分的內容,都既細緻梳理了其學術研究的譜系,又有作者個人的獨到分析與見解。值得反覆細讀。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陸灝《不愧三餐》(中信出版社):上海資深讀書人、人稱上海灘“陸公子”的陸灝老師近年來的讀書隨筆集,雖然大多數文章篇幅極其短小,不過一兩頁、兩三頁上下,但卻不乏考據和文人八卦,充滿情趣,煞是好看。閒暇時間,隨便翻翻,會心一笑,很是享受。值得推薦。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周華誠《草木光陰》(三聯書店&生活書店):浙江作家周華誠關於田園自然生活的又一本佳作,其中收錄的隨筆文字,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列,組成在一起,就是一年一年的光陰歲月。這些文字,融中外詩詞、個人生活經歷與對自然田園的用心感悟於一體,字裡行間,處處可見對於大自然和純粹田園生活的由衷熱愛。再配上精美而寫意的繪畫作品,詩意盡顯。製作、寫作與設計都很用心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武康路》(中華書局):

武康路是上海第一條國家歷史文化名街,這條道路上,遍佈著當年赫赫有名的商人、藝術家、學者和政客的故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中華書局出品的這本小書,收錄了李天綱、錢宗灝等多位上海文史專家的精彩文章,一一細數武康路上的老建築,從容講述這些老建築裡發生的名人軼事,並結合今人的遊歷感悟,古今交融,實在是瞭解上海城市歷史文化,以及前往武康路遊歷的上佳指南。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顧丞峰(主編)《八五新潮美術在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

顧丞峰老師主編的一本旨在紀念八五新潮美術運動三十週年的論著,採取訪談、回憶錄和紀念文章等多種方式,為讀者還原八五新潮美術運動在江蘇的傳播與發展歷史。編者非常具有史料意識,在蒐集資料時,注重還原時間、事件與具體參與者等諸多細節。除此之外,編者也具備獨到的藝術社會學眼光,在歷史敘事的過程中,注重考察八五新潮美術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生態與社會心理之間的互動與關聯。非常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一部佳作。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雍和、姜緯《掌鏡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資深新聞攝影師雍和關於上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間的新聞攝影集。這些珍貴的照片,如實記錄了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的眾多新聞事件。作者在拍攝過程中,注重平民視角,總是把鏡頭對準重大事件之下的普通人生態,難能可貴。除此之外,這些照片也具有豐富的細節和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翻閱本書,彷彿在幾十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見證上海城市面貌和社會生態的巨大變遷。

论书|2018年8月推荐书单(人文类)

章世和(編)《南京歷代名歌》(南京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出品的“品讀南京”叢書之一,由章世和先生主編。本書收集了南京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30首歌曲,每首歌都收錄了歌詞、歌譜和詳細深入的賞析文字。不只如此,出品方還精心為每首歌製作了試聽鏈接,只要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就能夠聽到這30首歌的演唱版本。本書收錄的南京歷代名歌,早至東晉,晚至解放戰爭。這些主題、風格和內容各異的歌曲,不只是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承載物,也是昭示南京在中國文化版圖當中重要地位的標誌。編者的用心蒐集、整理與設計,讓這本書極具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本書單所收書目,全部來自蓑翁在八月份讀過,並且評星在四星或以上的人文歷史藝術類書籍,點評僅代表個人觀點,供書友們參考。)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