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2018年9月推薦書單(社科類)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王明珂《華夏邊緣》(鐵葫蘆圖書&浙江人民出版社):臺灣歷史人類學學者王明珂先生的一部重要論著,綜合運用考古調查與史料文獻互證,以及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探討華夏和中國概念的演化及其邊界變遷過程。作者宏大的視野和論述的嚴謹性都讓人敬服,儘管部分結論可能還存在一定爭議,在學界還沒有定論,但其研究視角與思考路徑,則非常值得參考。用“族群認同”和“歷史記憶”這兩方面理論來分析中國史,很大程度上跟許倬雲先生的中國三部曲和葛兆光先生的《宅茲中國》等論著形成相互對照、補充與呼應。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蔡少卿(編)《再現過去》(浙江人民出版社):南大歷史學院的榮休老教授蔡少卿先生三十年前出版的一本論文集,幾乎編選了西方學界截至當時所有最為重要的社會史和歷史社會學理論論文,作者也均為西方史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頂級學者。一冊在手,足可管窺西方史學界社會文化史轉向的完整面貌。考慮到當時中國學界的環境和狀況,這樣的眼光和視野讓人讚歎。當然,出於當時大多數海外史學作品尚未翻譯引進到中國的緣故,本書的翻譯質量相對一般,很多重要學者和重要論著的翻譯,並未採取後來的通用譯法。即便如此,三十年後再讀這本論文集,仍然對蔡老團隊當時的開山之舉無比敬服。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法)保羅·韋納《人如何書寫歷史》(華東師大出版社):法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保羅.韋納的一本史學理論與歷史哲學論著,以清晰明瞭的章節標題和富於啟發性與生動性的文字,闡述作者對於歷史學的本質與目的、歷史書寫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係、歷史學與社會學的淵源及互動,以及福柯眼中的歷史與社會科學革命等重要命題的理解。這些論述深入淺出,蘊含著深刻的思辨意味與哲學內涵,值得參考。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美)麥高登《香港重慶大廈》(華東師大出版社):

基於豐富詳實的田野調查資料,展開對因王家衛電影而聞名天下的重慶大廈的個案研究。作者對重慶大廈所謂“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的定位非常準確,其採取的地點、人群、商品、法律、未來這樣幾個分析維度,也值得人類學個案研究者學習和參考。在全球化的宏大時代背景下,聚焦個案裡的人與事的論述方式,深得海外中國研究諸多大家的寫法精髓。值得推薦。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美)福賽爾《格調》(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美國作家、文化批評家福賽爾的一部經典暢銷書的最新中文版,其英文原版和中文版先後在美國和中國均引發轟動和熱議。在這本書裡,福賽爾以戲謔、辛辣而幽默的筆法,詳細列舉美國不同社會等級各自對應的生活品味情況,陳述了生活品味比單純的金錢財富,更能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等級狀況的論斷。基於本書對於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關係的出色描述與分析,使得這樣一本非社會學學術的著作,卻成為了關於社會分層研究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將這本小書,跟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的《區隔》、美國社會學家凡勃倫的《有閒階級論》和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的《白領》等關於社會分層的社會學論著放在一起閱讀,相信會有更深的收穫與感悟。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加)卜正民《明代的社會與國家》(三輝圖書&商務印書館):三年之後,重讀卜正民先生的這本書,仍然頗覺受益。本書的“空間”、“田野”、“書籍”、“寺院”這四章分別對應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這四個維度。透過這些維度,作者以點帶面地分析了明代的社會組織狀況,以及國家權力與民間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比之所謂東方專制主義模式對於明史的論述,本書基於卜正民先生一以貫之的國家與社會視角的分析,顯然更接近於歷史真實狀況。作者對於史料的整合能力,和觀察歷史的不俗見地,都讓人印象深刻。而本書從選題,到觀察視角和研究方法,也都給如何做出色的社會經濟文化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參照。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美)拉赫曼《歷史社會學概論》(商務印書館):本書介紹了歷史社會學這一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的主要定位、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以及該學科最為重要的一些研究命題,並對這些命題過往研究的主要文獻,做了簡明而到位的述評。一本小書在手,既能瞭解歷史社會學的學科概況,又能掌握其主要學術脈絡與譜系,實為上佳的入門讀物和教材。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三聯書店):中國知名近現代史研究學者陳旭麓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匯聚了先生改革開放之後的十年裡,講授同名課程的思考與心得精華。本書以新陳代謝為核心概念,講述在救亡圖強和現代化的任務面前,中國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建立走過的百年曆史變遷歷程。在論述過程中,注重點面結合,強調系統思維,史才、史識、史筆俱佳。三聯的這份最新修訂版,還特意收錄了先生關於中國歷史研究心得的幾百則隨感短札,頗具原創性和啟發性。這樣一本關於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的經典論著,值得大力推薦。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王銘銘《人類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出版社的經典叢書——“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系列之一,作者是北大人類學學科的帶頭人之一王銘銘老師。在這本小書裡,王銘銘老師不只介紹了廣義上的人類學(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於一體)和狹義上的人類學(指社會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各自的研究領域和主要研究命題,還結合自己的人類學研究和田野調查經歷,來暢談人類學的眼光、視角和主要內涵。在有限的篇幅裡,作者無意於面面俱到地介紹人類學學科的全部內容,而更多是集中介紹人類學看待自我、社會和世界的方式,以及這種觀察和研究視角,對於個體潛移默化的影響。綜合而言,是一部既有效科普,又不乏原創性的上佳人類學入門讀物。十一年之後再次重讀,仍然受益匪淺。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全漢昇《中國社會經濟通史》(後浪圖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中國經濟史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全漢昇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開設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和“中國近代經濟史”這兩門課程的課堂講授實錄合集。由於是課堂講稿性質的著作,因此本書內容相對簡單,更多是對中國社會經濟史進行提綱挈領式的介紹。儘管如此,作者在講授過程中,展現出的從各類古籍文獻當中,搜尋有價值的社會經濟史料的功力,以及其對於西方社會科學理論、方法和相關研究的廣泛徵引與介紹,都讓人受益頗深。其從經濟史視角,對於中國政治史當中幾次重大轉折與變遷的原因解釋,也讓人耳目一新,頗受啟發。整體而言,是一本上佳的中國社會經濟史方面的入門讀物。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李伯重《理論、方法、發展、趨勢》(浙江大學出版社):海內外知名的中國經濟史學者李伯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收錄其中的論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塊是梳理中國經濟史研究學術譜系與學術史的綜合性文章,第二塊是探討中國經濟史研究理論與方法的文章,第三塊是關於江南社會經濟史的實證研究文章。在每一部分的文章當中,李先生都能用邏輯清晰和結構分明的文字,闡述自己對於中國經濟史研究的獨到見解與深入心得。在本書當中,研究方法部分,對於“選精法”和“集萃法”的弊端與謬誤的批判,以及實證研究部分,對江南與歐洲社會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分析,最能夠代表李先生的學術觀點和治學精神,讓人受益頗深。含金量相當高的一本論文集。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馬俊亞《被犧牲的“局部”》(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馬俊亞老師的一部代表作,以中央政權人為造成的水路改道為背景,系統論述這一國家政策的影響之下,淮北地區從富庶的魚米之鄉,轉變成交織著貧窮、飢餓與暴力的社會轉型過程,進而介紹這一畸形社會生態之下,淮北地區從農業生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民風人情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諸多面向。作者梳理運用社會史料的功力和方法,非常值得借鑑和參考。其在書中一以貫之的對於專制政權之惡與腐敗頑疾的批判,也讓人感同身受。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後記,那種身處貧窮、落後與誤解之中,潛心向學,為家鄉立史正名的精神,實在讓人感佩不已。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韓)吳金成《矛與盾的共存》(江蘇人民出版社):韓國學者吳金成關於明清時期江西社會經濟史研究的一部論文集,是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當中,少有的一部由韓國學者撰寫的論著。本書分為“矛盾的社會”、“江西的紳士”、“都市、居民、商人”這三編,共收入論文十篇。這些論文以豐富紮實的史料梳理和包括計量統計在內的各類新史學方法的運用,為讀者呈現出明清時期江西社會在經濟、文化、階層、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呈現出來的生態面貌,以及江西從明代以來的文運鼎盛,到清末的經濟文化日漸衰退現象的深層次原因。幾乎每一篇論文,都讓人頗為受益,值得學習和參考。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張志強(主編)《重新講述蒙元史》(三聯書店):張志強老師主編的“亞洲現代思想”集刊的第一輯,以蒙元史作為封面主題,讓劉迎勝、姚大力等蒙元史學者跟汪暉、唐曉峰等思想史、地理史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討論蒙元史的研究視角與最新動向。從研究領域來說,蒙元史學者可謂“我者”,其他學科的學者可謂“他者”。而就蒙元史學者內部而言,既有本身就是蒙古族和少數民族出身的更接近“我者”的學者,也有漢族出身的相對“他者”的學者。參與討論的學者的多學科、多背景、多視角,賦予了討論內容以多元面向,讓人很受啟發。除了跟封面主題相關的討論和論文外,本書其他將近一半的內容,是孫歌、張志強、趙剛等學者關於亞洲思想史的論文,其闡述內容,都是這些學者一以貫之的核心觀點。整體而言,是一本相當不錯的瞭解蒙元史和亞洲思想史的讀物。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何懷宏《倫理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出版社的品牌叢書——“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系列之一,作者是北大哲學系教授、國內知名倫理學和道德哲學學者何懷宏先生。在這本小書裡,何先生既介紹了倫理學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學術發展脈絡,又結合生活中的很多典型事例,講述和分析倫理學的一些核心學術命題。正如何先生自己所說,本書部分內容跟該系列其他作品相比,可能“失之艱澀”,但何先生為倫理學這門學科梳理出的比較清晰的知識框架,以及講述過程中,始終倡導的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精神,都值得讚賞。正文後面所附的閱讀書目,以及倫理學核心概念的中英文對照及解釋表,更為有心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倫理學的讀者,提供了索引。整體而言,仍然非常值得推薦。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範金民《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入門》(復旦大學出版社):南大歷史學院範金民老師的一部舊作,雖然書名是“研究入門”,但書中並未涉及太多關於江南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方法與要領,而更多是一本關於江南社會經濟史過往研究的詳細文獻綜述。既列出了社會經濟史所涉及的各個研究主題的主要過往重要文獻,又就該領域的代表性研究論著進行梳理和點評,還列出了跟該領域相關的各類工具書。儘管作者在綜述中,對於其他知名學者研究的部分評價,可能值得商榷,但整體而言,仍然是一部上佳的學術研究入門指南性工具書。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美)卡羅爾《藝術哲學》(南京大學出版社):美國學者卡羅爾的一本從分析哲學視角探討美學基本問題的導論性著作。不同於國內李澤厚、朱光潛等前輩級學者以綜合分析和生動文筆見長的美學導論性著作,本書極其強調推演論證的嚴謹性與框架邏輯的自洽性,而在保有清晰性與嚴密性的同時,也通過大量生動形象的藝術案例,賦予全書以較強的可讀性。如果成功進入作者的理論推演體系,就會發現這是一本相當不錯的美學入門性讀物,也足以據此管窺英美分析美學的特點。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波蘭)塔塔爾凱維奇等《西方美學六大觀念史》(上海譯文出版社):美學史和藝術學史領域的經典論著之一。憑藉對於藝術、美、形式、創造性、模仿、美學經驗這六大核心概念的探討與分析,串接起整個西方美學思想史和藝術學理論史的學術譜系。在分析每個核心概念史,總是首先探討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及其演化歷程,再分析圍繞該概念展開的核心爭論與核心學術命題,條分縷析,框架清晰。堪稱一部關於美學史和藝術學研究的必讀之作。

论书|2018年9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吳瑩《上樓之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大社會學博士吳瑩老師的一部力著,聚焦於村改居這一當下中國社會治理當中的熱點問題,展開詳細而深入的田野調查和質性研究。無論是其關於空間變革、組織再造、管理與服務、參與與認同的研究視角與研究框架,還是其將社科理論與調查素材緊密結合與分析的能力,都讓人受益良多。儘管其調查側重於政府與社區管理方,對於社區居民的調研相對薄弱,但這樣極具現實意義與人文關懷的研究,實在值得敬服。

(本書單所收書目,全部來自蓑翁在九月份讀過,並且評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思想社科類書籍,點評僅代表個人觀點,供書友們參考。)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