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全市家長,包頭教育大動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分校、縮小地域差距……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 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辦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這是政府對於百姓教育公平要求擲地有聲的回應

也是近幾年我市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與施政要務

包頭的家長們

注意了!

包頭教育大動作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破解教育城鄉二元結構的

“包頭模式”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讓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變得更好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自2012 年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以來,依據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教督〔2012〕3號)和《內蒙古自治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內政教督〔2014〕2 號),我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市區兩級政府積極謀劃,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創造出適合我市教育發展的“包頭模式”。2015- 2017 年,我市9 個旗縣區和稀土高新區在三年內全部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認定,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

目前,我市下一個工作目標: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設施標準化體現均衡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首先硬件要過兩道關,即校舍安全關、設施齊備關。

近年來,我市投資近120 億元實施各類專項教育工程,消除了中小學危房,校舍全部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標準和其他防災避險安全要求。2016-2017 年,投資10.99 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0 所,增加教學班369 個,增加學位16520 個。

通過實施各類教育專項工程,我市中小學基礎設施得到大幅提升,學校標準化水平超過80%。

制定並出臺《關於進一步落實“三見警”工作要求深化學校安全防範工作的意見》,為每所中小學、幼兒園門口安裝了警燈,為專職保安統一更換了保安戰訓服,配發了盾牌、警棍、防割手套、防刺背心等。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

推動縣域內城鄉、校際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實施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來,市政府累計投入3000 萬元予以專項補助,全市累計投入6.3 億元,按要求配足配齊了理化生實驗室和教學用具、計算機、教學多媒體等設備;通過新改擴建等方式,增加了學校教學與輔助用房、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保證生均指標達標。

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市共有102 所中小學建有“同頻互動課堂”,64 所中小學接入在線視訊管理系統,“三通兩平臺”基本實現全覆蓋。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因勢利導縮小城鄉差距

“底子”較好,這是行內人對於包頭義務教育學段“家底兒”的評價。但義教均衡仍非易事,必須要破解教育的城鄉二元結構,走城鄉一體化之路。包頭教育人的做法是:以教育扶貧為抓手,舉全市之力,因勢利導,縮小城鄉差距。

我市制定《關於實施城鄉學校結對共建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組織市區38 所學校與農牧區47 所學校結對共建,“無論是包九中在民一中辦分校,還是開設固陽縣一中的項目班,這些創造性的做法,都使結對雙方從學校管理、課程設置、師資培訓、教學教研、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度交流融合,實現了城區優質教育資源與農牧區共享,帶動了農牧區教育質量和水平整體提升。”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小榮說。

同時,我市在硬件投入上進一步向鄉鎮和城鄉結合部傾斜。加強農村牧區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完善學生宿舍、食堂、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建設;將新都市區、北梁棚改安置區和城鄉接合部學校作為中小學校規劃建設的重點區域,新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並對大部分民族中小學校進行了遷建和改擴建,民族教育得到優先重點發展。到2020 年,我市將新改擴建標準化中小學校和幼兒園52 所,總建築面積達42 萬平方米。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資源實現了優化組合並高效使用,城鄉間、校際間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同步擴增、合理分佈。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資源調整縮小地域差距

我市按照自治區九年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設置標準,利用課後服務和“二課堂”上好校本課程,開足開齊了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課程。

在師資培訓方面,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和學科示範基地帶動作用,建立“學校抓全員、旗縣抓骨幹、市級抓名優”的教師培訓體系。近五年來,我市對2000 多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對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進行2 萬多人次新課程全員崗位培訓;組織八期市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中小學骨幹教師2400 人次;聘請30 多名全國知名教育專家來我市進行專題講座和教師學科培訓;派出1500 多名教師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學習培訓;組織200 多名英語教師參加ESEC等項目培訓,組織208 名英語教師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培訓;組織3000 名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此外,我市還實施了領航校長和卓越教師選拔培養工程,2018 年至2020 年計劃選拔領航校長(園長)60 名、卓越教師500 名。通過全面系統和有針對性的培訓,著力培育校長(園長)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提高理論素養、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其成為包頭市乃至全區、全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實踐創新的領航人。

加快推進校長教師隊伍交流輪崗。截至目前,全市校長交流輪崗575 人,佔應交流校長總數20% 以上;教師交流4622 人,佔應交流教師總數10% ,其中骨幹教師佔交流教師總數20%以上。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制度保障促進教育均衡

我市先後制定出臺了《包頭市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對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後服務》《中小學班主任職級制改革》《英語小班化教學改革》《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綜合評估》等改革配套方案,投入各項改革資金2 億多元,義務教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等體制機制性障礙不斷得到破解。

建立健全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我市制定了《包頭市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從2016 年春季開學,全市實行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機制和“兩免兩補”政策。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上級資金和市本級資金全部及時、足額撥付到位。2017 年,我市下達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資金20564 萬元。2018 年初,我市提前下達2018 年義務教育階段資金共計19059 萬元。

著力解決擇校熱、大班額、學生課業負擔重等問題。義務教育階段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全面實施“ 陽光招生”、“ 陽光分班”,促進義務教育學校生源分佈日趨均衡。各旗縣區通過組建教育聯盟、名校辦分校、學區化辦學等舉措,促進了區域內各學校優質協調發展,促進中小學校“擇校熱”問題有效化解。採取規範招生、增加教師數量、增加班級等措施,將中小學班級人數中心城區平均數控制在55 人以內,農牧區平均數控制在50 人以內,有效化解了“大班額”。

為引導生源合理流動,我市優質高中招生計劃的60%面向屬地內各初中學校分招,減輕了優質初中壓力,穩定了薄弱初中校生源。

通過推行聯盟化、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城鄉學校結對共建等創新舉措,擴大了優質資源覆蓋面,實現了生源分佈基本均衡穩定。

必看!全市家长,包头教育大动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分校、缩小地域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