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俗互動體驗活動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我們的節日:

莆博邀您體驗月餅製作技藝,共度中秋團圓日

親愛的大小朋友們

你是不是也懷揣著一個“大廚夢”

將頭髮梳成大廚模樣

穿上一身帥氣圍裙

在廚房掂勺烤焗

為親人制作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滿漢全席

話說轉眼就9月中旬了

我們是不是為親人們做點啥?

當然是做點月餅啦!

團團圓圓嘛!

既鍛鍊了身手

又傳遞滿滿的愛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追溯中秋,人們總會想到的是闔家團圓。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等。

賞月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以月寄託了一腔深情。

花燈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有各種各式的彩燈繫上燈謎,供大家猜燈謎。

吃月餅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當中秋節的上空

緩緩爬上一輪滿月

溫柔的月光照耀著你我

重拾起心底那份對家人的思念

讓我們在博物館團圓

這裡早已備下

純天然的食材

精緻的模具

技高一籌的老師

讓我們揮動自己溫柔的雙手

跟著老師們

一起DIY中秋月餅吧!

一起感悟豐富的姓氏文化!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活動主題:

團圓迎中秋,巧手做姓氏月餅

活動地點:莆田市博物館2樓文創展館內

活動時間:9月22號上午9:00

活動對象:8歲以上市民朋友

活動流程:

9:00 簽到集合入場準備

9:10 參觀歷史文化陳列廳,感悟姓氏文化

9:30 師傅現場示範演示

9:40 開始製作百家姓冰皮月餅

11:30 包裝完畢活動結束

報名方式:識別圖中小程序,點擊進入報名頁報名即可。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中秋节俗互动体验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