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里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初入濟南,很容易被它的既定印象沖垮,留下來,愛上它似乎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艱難的決定;但是日常居住中一些細小的溫暖產生的違和感又讓你覺得這個城市沒那麼簡單。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比如,看病的途中偶然遇到一個免費紀念博物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不抬頭看一眼的話,很容易錯過

週末,小編需要去齊魯醫院做個檢查,在文化西路和南新街交錯的路口,看到了一個“老舍紀念館”的指示牌,牌子有些高,習慣低頭看手機的人可能會錯過;從醫院出來之後,小編覺得總歸了是來了,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一個翠綠的下坡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沿著南新街往北,延坡的弧線將整條街的翠綠都提前向你做了預告,往前走,是一箇舊時樣子的衚衕,有些房子正在修繕,有的則是通過滿牆的爬山虎向你傳達著濟南夏天的另一種氣質,縱使碧暑遮天,也有這片陰蔽日,整條街的綠意讓夏天的燥熱平靜了下來。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老房子滿牆的爬山虎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道路盡頭的指示牌與藤(感覺很適合拍照合影)

走到路的盡頭,是一個丁字路口,能夠看到紀念館的有一個指示牌,順著牌子看過去,“老舍紀念館”就在遠端等著;南新街58號,是一個200平米左右的古樸院子,院門上懸“濟南老舍紀念館”的牌匾,院內有一顆石榴樹,已經結上了果子,一口當年園中的大荷花缸,一口古井,以及一座老舍先生的造像。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紀念館的外牆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正屋是一號展廳,是老舍先生在濟南居住生活的主要場所,展廳對當時的生活場景進行了還原,突出了高功能化的時代設計及審美,站在屋內片刻,試圖在腦內重構老舍先生的生活日常,想象他的新婚生活,在濟南第一個孩子的誕生,一篇篇名作的創作,以及他在濟南經歷的四個春夏秋冬。現在我們可以站在這裡,以一種後來者的身份,瞭解他的生活,窺探他的思想,感受他的筆觸,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巡禮。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年輕的老舍先生工作的地方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二號展廳介紹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作品、訪談以及他人對老舍先生的追憶和評價;三號展廳則展示了老舍先生所處濟南風貌,讓人更能實在的體會老舍先生創作那些佳作的心理活動及所感所想。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三個展廳都不大,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巡覽完畢,週日的下午,遊人零零散散,坐在院內的長凳上,複習一下《濟南的冬天》、《濟南的秋天》、《吊濟南》,似乎也想明白一些東西。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一代宗師》裡,丁連山說“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對城市而已或者也是一樣的道理;濟南的面子可能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是泉水,是高山,是很多旅遊名冊上常見的事物;那麼,濟南的裡子呢?老舍寫了睡著了的大城樓,寫了狹窄的古石路,寫了巷裡盛開的孤泉,寫了天水之間,清明溫暖的空氣,老舍發現了這些,憑著他敏感的直覺和細微的觀察,他告訴我們,他幫助我們,許多一輩子無法體味的情感,通過他的點撥,瞬間明朗了起來。人在不斷的變化,但是城市的底蘊,仍然在城市裡不同的地方等待著人們去發掘。

老舍先生的生平便不多介紹,二號展廳的內容要比我詳實的多。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泉城百景|城市的面子、城市的裡子——濟南老舍紀念館

地址:歷下區和市中區交叉口南新街58號(近齊魯醫院)

注意:一些旅遊說明文章以及百度地圖等軟件將閉館時間標記為17:00,實際上16:30紀念館管理人就不允許在進入參觀了,不要錯過時間。

泉城百景,可能不到一百個,也有可能超過一百個;

以一個新濟南人的身份,即看面子,又看裡子

去發現濟南,理解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