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有房價大跌,很多人斷供的情況嗎,當時是什麼樣的一種情形?

wiuyo


1926年末美國弗洛裡達州房地產泡沫破裂,許多房地產企業破產,銀行出現大量壞賬,股市崩盤,誘發了1929年的大蕭條。許多在此投資房產的企業家、銀行家破產,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選擇自殺。

1991年房價暴跌,1993年日本房地產全面崩潰,引發了財政危機,影響了日本多年的經濟發展。

引起日本房價暴漲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是日本為發展經濟,實行了寬鬆的金融政策,使得許多資本流入房地產;第二是“廣場協議”同意美元貶值,許多國際資本流入日本,再一次抬高房價,當時一般的工薪家庭即使窮盡畢生積蓄也無法在大城市買一套房。民眾受輿論影響,瘋狂貸款購房。1991年,國際資本從日本撤離,房價暴跌,接下來的幾年內,民眾無法償還高額的房貸,房地產全面崩潰。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吹破了東南亞國家和香港的房地產泡沫。以香港為例,從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時間裡,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總市值共損失約8萬億港元,十多萬百萬富翁在這次危機中變成百萬負翁。


牛熊交易室


肯定有,而且當時也引起很大轟動,這裡孔方兄就選取了2008年深圳斷供潮的一些報道,要知道,當年中國很多城市的樓市相比美國好不到哪裡去,其中深圳當年房價就暴跌高達36%,所以當年有很多斷供的案例:


報道一:

深圳碧水龍庭二期業主王先生:“我們買的是期房,去年(2007年)6月份買的價格均價一萬二一平米,最高的達到了一萬六,現在房價大約八千左右,有的已經跌去一半了。”

當時整個碧水龍庭二期的業主總共才有300多戶,其中100多戶斷供。


報道二:

英郡年華是深圳市布吉的一個樓盤,李小姐2008年年初在這裡通過按揭買了一套40多平米的一居,但是在交了三個月的月供後,李小姐決定斷供——就是不再向銀行交納月供,這套房子她不要了。原因很簡單:李小姐購買英郡年華的單價是11000多元,很多早一點購買的業主價格更高,最高的是13000多元,但是現在,這裡新開的英郡年華三期售價只有6888元,跌幅超過了40%。


報道三:

“鬧著要斷供的有泰華陽光海,有半島城邦一些買高價房的二手業主,還有奧城,這些樓盤的業主他們在花3萬多元購買的這些業主,在房價跌到2萬元時候,他們有些人也選擇了斷供,像奧城,據我們掌握的一個不完全的數據現在就有20多套業主已經斷供。”


報道四:

陳先生:“我完全不供的話,很可能我這房子就被銀行拍掉了,我現在就在等哪一天繼續跌,跌到一百五六十萬元,我就徹底斷掉了,讓銀行也來承受一部分損失,我現在斷供,銀行拍賣全部損失由我業主來承擔。”陳先生盼望著房價能穩住,並由此開始反彈,因為房價如果再下跌,他只能選擇斷供,而這也就意味著,自己首付的100萬元只能是付之東流了。


這裡是一組當時報道的標題,看了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這是當時網友的評論:



10年前樓市慘淡的一幕,這樣的傷疤早就好了,所以現在的人早就忘了。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因為放假下跌導致的斷供應該是有的,但是斷供畢竟應該還是少數。同時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也對此類情況予以考慮了,所以,才有了首付這種東西。

回看近幾年的房子,其實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房子是這十幾年漲起來的。並且牢牢的佔據著市場首要地位。而香港、日本、美國都經歷過房價的泡沫期。

在發達國家,大多數人都持一個觀念就是房子真的是用來住的,無論是住鄉村別墅還是城市公寓還是獨屋,他們很少將房產作為投資工具,最多作為將額外的房子變成度假時的去處。而不會隨意的購買房子。而購買的房子只用來居住在常住城市,離開了,就會在新城市購買後將舊房子委託給經紀掛牌銷售。

當然不排除有錢人到處買房子的情況。而貸款則更加實際,真的是用來住的人才貸款買房,而且貸款利率也高於我國的房貸相對利率(和存款還有其他消費貸款利率相比)。

專注於金融知識普及,讓知識深入人心,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更多精彩財經知識,請關注我。

而我國則不然,買房的很多是炒房客,他們看中了我國房貸的利率低,額度大的特點,不惜貸款想盡辦法貸款購房,甚至想了各種拆借而0首付購房。那麼一旦房價下跌,房子失去了增值的投資空間(房子一般不能過度貶值,但是在過分的泡沫下,會出現下跌也是炒作過熱導致的價格過分增長),自然很多人傾向斷供。

而如果真的是隻是用來住的唯一住房,儘管房價下跌,他斷供棄房後也沒有其他住處,這麼轉嫁風險非常不划算的。不但沒了房子,也沒了首付,沒了住處還給徵信增加了不良記錄,而且這種經過法院核銷的徵信會一直存在,也許永遠也不能貸款了。所以,貿然斷供是沒有意義的。當然炒房客,甚至利用他們名字扣房子的人,則不擔心,很多人成本都沒付出,都是金融機構的錢,大不了撤了再來唄。

所以,理性看待房價下跌,理性看待貸款,與其擔心房子下跌,還是應該多研究研究強化自己,多掙點錢最好了。


張小帥說理財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陳凱歌電影《妖貓傳》裡扮演阿倍仲麻呂的日本演員阿部寬,19歲就出道當模特,快四十年的演藝生涯裡,參演過幾十部電視劇,上過無數的綜藝節目,要是按照某冰冰的標準,阿部寬應該早已經是身價億萬才對,然而實際上,阿部寬不僅沒能成為富豪,反而因為欠下銀行數億日元的貸款,努力還債了28年,直到2007年才全部還清。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日本房地產價格飛漲,當時的說法是,東京圈的房子能買下整個美國,房地產投資成了當時人的首選,貸款炒房現場十分普遍,當時只有23歲的阿部寬也在朋友的勸說下,貸款數億美元炒房。結果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樓市大崩盤,房價從最高的272萬日元每平米,約合15萬人民幣,短時間內被腰斬,之後房價一路下跌,到2001年最低谷時,房價只剩下了1991年的五分之一左右,變成了61萬日元,約合3萬多人民幣。

3個月內,日本房價下跌了65%,一夜之間指望炒房暴富的千萬富翁們變成了負債累累的千萬富翁,可以說誰買的房子越多,誰就越慘,大量失去房子的人選擇自殺。在日本的富士山下,有一片名為自殺森林的樹林,90年代初,就有2000人在這裡自殺。

房屋斷供導致銀行壞賬大量出現,破產的銀行和房地產企業高達3000多家,股價暴跌,日本進入平成大蕭條時代,迎來了失去的十年。失業率大量增加,上文提到的阿部寬竟然三年都沒有工作可做,他也只好表面上維持著明星光鮮的生活,私下裡卻窮困潦倒。同時,這一時期日本的離婚率暴漲了將近三倍,不少中產家庭通過離婚的方式,讓妻子和子女保全財產,男性則選擇稱為流浪漢。下面照片裡的人叫三井,原先是一名公司經理,八十年代房價最高點時,他高價買入東京房產,91年房產泡沫破裂後,他欠下銀行10億日元的債務,無力償還的他,只好和妻子離婚,自己過起了流浪漢的生活。

失業率的增加,也意味著社會治安的惡化,90年代,是日本黑幫發展最迅速的年代,同時這一時期,色情產業得到大發展,大量女性為了謀生,投身色情業。而平成大蕭條所帶來的另外一個影響是,80年代繁榮期的空虛和90年代蕭條期的失落,給日本國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各種明目的宗教開始興起,其中不乏邪教,製造了日本地鐵沙林毒氣案的奧姆真理教正是在這一時期大規模擴張。

可以說,房價暴跌,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是難以估量的,現在的北上廣一些大城市,和90年代的日本有相似之處,如何讓日本悲劇不在中國上演,的確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