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張藝謀導演絕對是電影圈國寶級的大咖,以1986年的開山之作《紅高粱》為標誌,形成了張藝謀強烈鮮明的個人特色,開創了中國電影的張藝謀時代,也奠定了他國際影壇的地位。

首先,我要聲明一下,在這裡絕對沒有對大師不恭之意,更沒有詆譭正定之說。只想用兩個重量級的存在,來表達一種思考、一個觀點,僅此而已。你也可以理解為是標題黨的變異。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我們總喜歡用大量的文化資源,抽象出一個符號,或者圖騰,這個符號可以是一個建築,也可以是一個道具,或者是一濃墨的色塊,堆積成一個想象中的理想世界,或者以此來抒發某種情懷,因為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又有著某種認知的相通,所以,很容易被人們接受,受眾也很容易被感動。

就以《紅高粱》為例,中國紅和高原黃構築出中國的主體色調,民族激情彷彿洪流一樣恣意奔放,鑼鼓的歡騰和嗚咽襯托著大收大放的情感。這是張藝謀自己所強調的中國特色,把一段歷史說成一個傳奇,將民間藝術元素移植入電影,將激烈的情感釋放寓於濃重的色彩和鮮明的畫面。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最為典型的是《英雄》,這是一部沒有小說為依託的原創作品,在那裡張藝謀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影片先後出現了紅、藍、白、綠、黑五種色彩,每種畫面的色調都蘊涵著不同的喻意,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格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殘劍和飛雪的愛情在張藝謀的鏡頭裡,也從紅色的溫暖情慾、藍色的憂鬱、綠色的激盪到最後白色的殊途同歸,逐漸偉大起來。張曼玉也從紅色的冶豔、綠色的浪漫、藍色的質樸到最後白色的絕望,奠定了影片色彩結構的走向和色彩節奏的變化。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2008年北京奧運會,張藝謀把這種風格推到了極致,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獨一無二、美輪美奐的開幕式。這是我們最大的形象工程之一,但它凝聚了民心,展示了形象,這筆錢花的還是值得。你要說不值,肯定會有人罵你的。

除了太多讚美以外,我也看到過理性反思。我們並沒有從中提煉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昇華,或者在歷史沉澱的基礎上,找到屬於今天的圖騰。在繁華似浮雲過後,留下的會是虛榮的膨脹,以及被這種氛圍感染後的不能自拔。受制於這樣的體驗,便很難再去接受和理解不同的意見。

他曾說:“我們有時候回憶一部好的電影,你永遠記住的是那幾秒鐘的經典畫面,基本上說的故事可能忘了。這就是我們看電影的習慣。”只可惜,時至今日,不管是去旅遊的,還是做旅遊的,都習慣和接受了這種標籤式的做法。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也難怪,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效果也很好,遊客、政府,尤其是當地人都能接受,何樂而不為呢?營造出一種繁榮、和諧的新古城,再上中央電視臺露一把臉,真可謂皆大歡喜。

就像上圖所展示的,大美正定!一場燈光秀把正定的夜空點綴成了天上人間,人們更喜歡沉醉於此,反而把旅遊的初衷忘卻了,無論是對遊客,還是對當地的建設者。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歷時30天專業打造,美豔滹沱河畔的聲、光、電魔幻大秀傲視登陸正定錦繡水上嘉年華,絕對給你帶來一場更精彩的、更難忘的視覺盛宴!和古城牆的景緻何其相似,只是換了個背景而已。

人們似乎很容易就忽略了正定應該是怎樣一幅面貌?我們至今沒有按照正定的古制,修建一條像樣的仿古街,一座像樣的四合院,一處像樣的步行街,而這些正是正定作為古城而存在的最直接符號。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做太多表面的東西,反而打破了屬於古城應有的平靜。我們再也回不到那種希望的氛圍之中,即便我們身邊就有著隆興寺、凌霄塔這樣的古代建築精華,它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是變成了一處沒落的古城盆景。

我們不能像看《英雄》那樣,過後,只留下色彩和標籤的記憶,而沒有故事的感動。同樣,我們古城之旅,是去追尋祖宗的足跡,體味一種歷史的味道,也不應被太多的現代元素所打擾。


正定,該怎樣去掉太多的符號?


過去的輝煌並不代表我們現在的優秀,我們不能總啃老。我們應該在保護祖宗留下的家業的基礎上,把這份家業繼承下來,以致發揚光大,才是我們這些後輩人應該做的。

產業在升級、消費在升級,旅遊當然也在升級,我們不能總去模仿他人的做法,而是應該靜下心來,找出我們的特色,去把它發揮到極致,便是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的不二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