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泪点低

人到中年,泪点低

小时候看《卷席筒》是在村子里的大街上,看的是露天的电影。那时觉得演员唱得好听,苍娃的扮相好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好看。

国庆节在家无事,打开电视偶然翻到戏曲频道,居然是原汁原味的《卷席筒》,和小时候看的一模一样。不知道看到哪里,泪开始流的。

当看到“嫂嫂”被逼供画押,手拿一支笔唱到“左一笔舍了儿和女,右一笔舍了夫保山”时,心中的悲痛一下子推向高潮,泪如决堤,几近失声。接着,一边看,一边哭下去,再也没有停止,直到看不下去了,关了电视。

人到中年,泪点低

小时候看《红牡丹》,只惹得妈妈唏嘘不已,而我那时只是略微地感动了一下。如今再看时,刚开头便已泪奔……

初中时看催泪大戏《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院外有卖手帕的,自己没买,也没怎么哭。现在,只要一想到这几个字泪就上涌。

小时候受了委屈自己也哭,现在好久不知“委屈”是何物了,但是一想到我最爱的人受了委屈泪就哗哗地流。

小时候看到村里的葬礼,只是觉得热闹,还会欣赏一下摆放的花圈。如今,看到葬礼都要躲着走,受不了悲伤的气氛。

不仅看不得葬礼,甚至看不得婚礼。那一年,弟弟结婚,眼睛里的泪水忍了几忍。

人到中年,泪点低,听不得一段柔曲,看不得一篇软文。

梁祝未完,已泣不成声,小提琴的旋律丝丝萦绕衷肠,缕缕动人心弦。《秋天的怀念》,怀念本使人伤感,更何况怀念母亲,还在秋天里。

人到中年,泪点低

人到中年,泪点低,不仅仅是伤痛,更多的是悲悯。

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这么细腻、敏感、多情……

也许从有了自己的孩子起,就懂得了生命是如此美好,爱是如此深沉!就怀有一腔的怜惜与柔情,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也许是从母亲离开之后,就明白了生死,就体会了不舍与痛彻心扉,就懂得了缺憾和遗憾!

也许是人到中年,童年的单纯已不在;青年的蓬勃已不在!中年是厚重的,一肩担着爱,一肩担着痛。爱得愈深,痛得愈痛!

也许是活得太坚韧,就有了严重的壳,而壳內的心却越来越柔软。

人到中年,泪点低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