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投控或「接手」紫光集團36%股權

日前,記者從紫光國微和紫光股份發佈公告中獲悉,上述公司實際控制人清華控股擬對紫光集團部分股權轉讓方案進行重大調整。

公告顯示,10月25日,清華控股與深圳市國資委全資子公司深投控及紫光集團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向深投控轉讓紫光集團36%股權,並擬約定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由清華控股和深投控一致行動或作出類似安排,達到將紫光集團納入深投控合併報表範圍的條件,以實現深投控對紫光集團的實際控制。

近來,深圳投控可謂動作頻頻,接連在資本市場“放大招”。此次與紫光集團的合作之外,今年來還相繼成為怡亞通、英飛拓兩家公司大股東。

不僅如此,深圳在10月26日發行的首單紓困專項債——通過股權形式化解民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金額10億元,其發行人也是深投控。

作為深圳最大的國資運作平臺,你對向來低調的深投控瞭解嗎?

轉讓遭遇緊急切換

在不少關注這一事件的媒體人和業內人士看來,深投控的這次接盤有點突然。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清華控股曾分別與蘇州高新、海南聯合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分別轉讓所持有紫光集團30%、6%股權。同時,三方簽署《共同控制協議》,對紫光集團實施共同控制。

但時至10月19日,清華控股對上述股權轉讓方案突然做出重大調整,隨即清華控股與蘇州高新和海南聯合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之終止協議》以及《共同控制協議之終止協議》。

同時,清華控股與深投控及紫光集團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向深投控轉讓紫光集團36%股權。這意味著,本次股權轉讓後,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15%股權,深投控持有紫光集團36%股權。

據相關媒體報道,相比前次股權劃轉,本次雙方簽署的框架協議具備排他性,即 1個月內未經深投控書面同意,清華控股和紫光集團同意不會同其他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簽署相關協議。

深投控或將開展對紫光集團盡職調查

媒體報道顯示,對於股權劃轉,清華控股表示,通過跨地域國有產權的合作,可以進一步提升紫光集團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力,更好地發揮協同和整合效應,從而實現強強聯合,進一步促進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

不過,清華控股並未解釋同為地方國資接盤方,轉念交棒深投控作何考慮。

內部人士透露,深投控將開展對紫光集團盡職調查,各方在股權轉讓交易價格、數量、方式等內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如不存在審批程序等客觀障礙或影響本次股權轉讓的其他重大事項,力爭自《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之日起1個月內簽訂正式交易文件。

深投控將被打造為“科技金融投資控股平臺”

與前任地方國資接盤方相比,深投控作為深圳最大的國資運作平臺體量更大。

截至今年5月,深投控公司註冊資本231.49億元,全資和控股企業49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主要參股企業26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資產總額4724億元,淨資產2168億元。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7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3%;實現利潤總額193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0.6%。其中,金融板塊總資產佔比76%,是公司改革發展的“壓艙石”;科技園區板塊總資產佔比17.7%,是公司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新興產業與高端服務業等板塊總資產佔比6.4%,是公司未來產業投資的重點領域。

另外,深投控自身定位也發生調整。記者瞭解到,深圳市政府日前正式批覆同意把“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改造成為“科技金融投資控股平臺”的方案。深投控將以服務科技和產業創新為核心,在進一步整合市屬國有金融資源的基礎上,打造“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三大產業集群。

十三五期末,深投控的目標是直接控股企業整合到30家左右(其中10家以上為上市公司),直接出資企業混合所有制比例不低於85%,資產證券化率達到80%以上,期末營業收入超過18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00億元,淨資產收益率提升至8.5%左右,躋身世界500強。

不斷加快的戰略拓展步伐

為實現上述目標,深投控“對標新加坡淡馬錫”,以打造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綜合金融控股集團”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快的戰略拓展步伐。

完成對香港合和基建控股權收購,所需100多億資金全部從香港市場募集,開闢了深圳市屬國企境外併購上市公司的先河。

出資14.8億元認購國泰君安H股,成為港交所IPO發行史上第二大股東同比例反稀釋的先例。

出資5.7億元認購國泰君安可轉債,收益率達20%;出資6億元增持天音控股,進一步增強了控股地位;按計劃推進了深房集團和恆大集團、深投環保和高能環境等重大項目重組。

今年9月10日早間,怡亞通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怡亞通控股將公司5%股權轉讓給深圳國資旗下的深圳投控,轉讓價格為5.5元/股。轉讓完成後,深圳投控將持有怡亞通18.3%股權,成為公司大股東。

10月15日,在互動平臺,英飛拓介紹,深投控於2018年6月底,以約6億元現金獲得公司12.7%股份,成為公司除控股股東外第一大股東。

四大板塊看深投控:

一是科技金融板塊。公司集中了深圳市屬國企主要的金融和類金融資產,控股國信證券、高新投、中小擔集團、國任保險、投控資本、投控東海等金融類企業,戰略參股中國平安、國泰君安、南方基金等金融行業領先企業,業務涉及證券、保險、擔保、基金、創投、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在支持科技產業發展和防控地方金融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國信證券專注扶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保薦上市的企業總數名列行業第一;高新投和中小擔集團兩家公司淨資產均過百億,是全國融資擔保行業的雙龍頭,合計為深圳2萬多家中小微企業、3.6萬多個項目提供過融資擔保服務,融資擔保總金額超過3,900億元,培育上市公司500多家。

二是科技園區板塊。投控公司旗下擁有深圳灣科技、城建集團、深物業、深福保、建安集團等一批園區及地產開發企業。其中:深圳灣科技公司是投控公司組建的產業園區開發運營平臺,“深圳灣品牌”已唱響全國。

三是新興產業與高端服務業板塊。投控公司旗下擁有通產集團、紡織集團、深投環保、天音控股等一批優質企業,這些企業累計獲得了近500項國家專利和200項國家級科技獎勵。公司在互聯網、人力資源、教育培訓、酒店接待等高端服務業領域也擁有一批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四是文化產業板塊。目前投控公司管理的文化類企業只有深投文化。深投文化主營業務是影城及院線、文化用品銷售、藝術培訓和期刊,目前正在按照新的規劃推進改革創新,打造“影城及院線+文化空間運營+文化產業基金+文化產業集群”的經營模式,擴大市場範圍和發展空間。

【記者】杜豔

深投控或“接手”紫光集团36%股权

【作者】 杜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圳市~南方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