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點擊上方“關注”不會錯過我的最新觀點哦~

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今天本來想應粉絲要求寫寫對北上廣深房價的看法,然而早上接了個好朋友的電話。

這位好朋友現於某商業地產的資產管理部門任職

以下對話是老規矩,力求還原,絕無杜撰。這位好朋友是A,我還是個B。

A:“喂?!B總,你不會還沒起來吧?”

B:“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A:“我吐,不就是唱歌唱晚了嗎?”

B:“今天香港不上班,我沒動力看,有事就說好嗎小哥哥?”

A:“你不是寫文章嗎,給你個抱團的素材啊,昨天剛跑我們這來,現在的高端智能家居行業喲。”

B:“抱團有什麼好寫的,祖國資本市場遍地開花,資管人責任和榮耀的象徵,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既然你認識了,你告訴我去哪交團費就好了。”

A:“交你妹啊,我估計他們是抱不住了要,這個行業我們還是清楚的。”

B:“哎,清楚不清楚已經不重要咯,你應該是被我騙了買了中建,久蹲後屁股麻了大腦產生了幻覺和嫉妒感。”

A:“得了吧,老闆電器都倒下了,他們還遠嗎?”

B:“聽起來有點意思,請開始你的表演。”

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A:“昨天來了大概一個公募和四個私募,這幾家是明顯抱團的,但是這個行業抱團的群體絕對不止這幾家,他們想來這裡調研定製傢俱行業的數據,不過我們老闆是不願意給他們的,讓我去打個哈哈,不過我可以把情況告訴你呀B總。”

B:“大哥喝冰闊樂,不過這個行業我們以前討論過,和房地產週期高度相關,屬於透支性消費,當時都不便宜吧,但是後來說的是美好生活大家會脫離地產週期來個消費升級,我實在不敢相信,就沒關注了,不過現在好像估值更高了。”

A:“這些行業根本離不開房地產,給你舉個例子吧,美克美家,上市時間最長的家居公司,它是典型的一次性消費類企業,房地產銷售面積跟他的營收關係是完全正相關的,以前面積和營收拐點差距大約在一年,最近7年只差半年,原因是裝修效率的提高。

大家所謂的景氣度,實質來源是房地產後週期。

我發你個圖看看。”

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B:“從圖上看來確實是高度相關的。業績趨緩大致滯後房產銷售趨緩半年左右,至少地產銷售趨緩了,是不能線性思維推論高景氣的。”

A:“還有一點,這些所謂的高檔傢俱門店都在一二線城市,跟限購高度重合,再給你看個圖。”

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B:“確實很集中,不過高端消費在一二線城市很正常麼,請繼續你的表演。”

A:“而老闆電器在地產消費週期裡比傢俱要更靠前,它先倒下了,從業績上,像歐派,尚品,顧家,索菲亞,金牌廚具等等,這些離拐點都不會太遠了。”

B:“說實話老闆電器確實是一家很優秀的公司,股價倒下並不是因為業績不好,而是之前給了過高的預期和估值,根本無法完成,一旦無法兌現線性思維的預期,股價就面臨風險。

這些公司目前都給到了動態30倍左右,作為消費股如果無法保持線性增長,確實太貴了。”

A:“這些公司都在行業高景氣的時候上市的,但是隻要籌碼好,次新,價高,估值和意淫的線性加速性增速好像也還可以,就會有很多人抱團。

這些公司典型的籌碼乾淨,但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一級市場的拋壓,而且基本後面都要進行比較大額的再融資,最近一級市場大量解禁,當然希望多一點抱團咯。”

B:“沒辦法咯,成人的世界只有利益,不講對錯,被你說完動搖了我交團費的決心。”

A:“他們的做法我給你舉個反例就懂了,你看亞振家居,由於公司報表質量不錯,在高景氣度週期上市後,業績脫水造成了短期虧損,但提前很久就沒人去抱團它,它是真的高端家居,品味和檔次在業內都是公認的。

像銷售和業績這種數據,對於這類家居零售行業而言,如果沒有商場的核心數據,那基本是無法通過自身的調研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的,提前那麼久知道業績增速不錯必然不是來自於正規的市場調研。

講良心話,這些數據我都要等季度末才能搞得到手,提前進去抱團難不成靠預估?預估真準啊,報表像亞振這樣洗澡的一個都沒抱,這不是勾兌是什麼,勾兌到現在籌碼過重,很多上市公司自己籌碼解禁,進入到和上市公司自身籌碼博弈的階段,連自己都擔心了,跑來找我們?”

B:“如果只是調研公司的經營情況,得到一些基本面的情況還是說得過去的,不過如果能提前知道公司財報的財務處理方式,是不合規的。

我大概懂了,果然還是基本面趨勢的搬運工,抱團的出發點還是力求散戶們能看懂。”

A:“前段時間我們老闆讓我們砸了xx股,賣的也不多,不過下面承接力度卻很強,說明大家現在還抱的很死,不過我們老闆也覺得趨勢還行再看看唄,說不定還能漲。”

B:“能漲不就好啦,搞了半天你又堅定了我交團費的信心咯?”

A:“那你倒是去啊。”

B:“你怎麼不去?”

A:“你去嘛。”

B:“你去你去嘛。”

A:“B總,請自重,注意你董事長的身份。”

B:“好咯,大哥喝冰闊樂。”

家居行業消費升級?一個公募和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小故事

我們希望理性的看待市場和經濟環境,消費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消費升級需求是要錢的,階段性的透支能延續多久,是非曲直大家自行判斷吧。

最近資本市場有種說法,中國當前非常像美國的70年代,和歐洲的90年代,去槓桿,解決債務問題,隨後十年消費股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行情,這個提法可能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了。

我只希望發聲的人不要偷換概念,美國的70年代和歐洲的90年代著重解決的是企業債務,本質是歐美企業向外擴張佔領市場的時期(向新興市場擴張,而新興市場的需求還未培育成型),疊加了通貨膨脹的隱憂,造成企業週轉效率不高。

而消費的升級來自問題解決後企業和私人部門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費需求,而現在國內的消費本質還是依賴政府部門的分配、轉移支付等等,民營企業盈利水平不高,個人消費者被房價捆綁,儲蓄率下降明顯。

這樣的週期中動不動就談十年的消費升級是不是不夠恰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