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其實從之前IEO爆火之後,我就沒再怎麼關注這個東西,因為我也沒什麼閒心去到處搶額度(當然,主要是不覺得自己能搶到),所以關於IEO的相關信息,我除了三大交易所的項目和進展之外,其他的交易所我關注的的確不多,所以看到一條微博之後,引發了我的思考,IEO這麼快就給人“藥丸”的印象了嗎?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我想到了第一個匆匆上線IEO的平臺Bittrex,也成了第一個IEO破發的平臺。我再次去確認了一下,目前仍然處於破發狀態,並且似乎也不熱鬧了: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再加上前兩天的一個讓人捧腹卻能感受到其中心酸的真實故事: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除了開盤破發之外,還有一種虧損也讓韭菜們猝不及防,那就是拿來搶購的平臺幣,如果沒搶購成功,或許等待你的就是腰斬了: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多的例子就不舉了,可以說除了幾個大交易所外,IEO這個模式整體來說是讓人失望的,畢竟人們一開始給它的期望是“下一個IC0”。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會有“如果幣安自己玩這個模式的話,或許可以玩一年,但是如果大家都來玩,或許就玩不了幾天了”的擔憂。

那麼,這個被幣安親測有效,被市場寄予厚望的IEO模式,大家對它的信心為什麼崩塌的這麼快呢?或者說,小平臺為什麼連“不破發”都保證不了呢?

一、不是每個交易都是幣安。

當時我們在討論幣安的BTT項目的時候,我們討論到幣安的這個項目,項目方、交易所、參與額度搶購的用戶、買入BNB的用戶,這幾方都在賺錢,那麼錢從哪裡來?

很多人也想過這個問題,當然內部情況我們無從得知,比較有共識的答案是:幣安的上幣費成了“市值管理資金”,再加上項目的確是好項目,交易的籌碼集中且不多,對於市值管理來說這是一個很理想的模型,所以我們能看到十倍的BTT。

但是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排不上號的交易所本來就沒有“上幣費”這個東西,也就沒有原始資金來源,再加上本身就沒有足夠的用戶、資金和市場信心來給開盤之後的價格做支撐,於是造成破發的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說到底,不是模式的問題,而是交易所玩不動這個模式的問題。


還有朋友諮詢筆者說有沒有免費獲取eos賬戶的辦法,有是有的,不過你必須有一個ETH的老賬戶,並且有過一次交易。所以新賬戶,就不用再試了,根本沒用的!

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BM(eos作者)6月發佈的回調法,篇幅有限,我們言簡意賅。

我們打開我們的手機app: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點擊我之後點擊上面的管理錢包: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上圖中顯示有兩個錢包,我們任意選擇一個點擊進去。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點擊導出私鑰,這時會讓你輸入錢包密碼,就是你轉賬的密碼,輸入之後會顯示如下圖: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點擊複製就成功了,然後打開回調法開源站:ethtoeos.com 操作如入所示: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黏貼到上圖的紅色框中點擊黑色按鈕,下方就會顯示出eos的密鑰對,包括公鑰和私鑰,我們複製記錄下來,等下導入到錢包中就可以使用eos賬戶了。


二、項目拋壓太重

IEO模式,很多人覺得這只不過是交易所唱獨角戲,跟項目本身沒什麼關係。其實不然,項目本身的關係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多少人持有成本更低的幣,這是影響巨大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如果是大交易所,具有很強的溢價能力的話,那麼能保證參與IEO的用戶的“成本價”甚至低於提前參與私募的用戶的成本價,那麼對於開盤之後的價格來說,就能保證IEO用戶是盈利的,也就能保證這個模式可持續。

如若不然的話,當市場上有著大量成本價更低的籌碼,開盤之後除了“不開充提”這一招之外,很難扛得住大量的拋壓,從而導致破發的出現。

三、市場實在是太缺好項目了。

當交易所很強勢的時候,人們相信交易所的選擇,從而項目本身是怎麼樣的大家就忽視掉了。但是如果交易所並不特別強勢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關注到項目本身。

但是好項目,真的太少了。別說其他交易所了,哪怕是火幣這個級別的,挑的項目都引來了一陣陣吐槽:

IEO幻滅--誰在破壞市場?

本來就是熊市,新項目很少。突如其來的IEO模式,讓每個交易所都在找項目,哪有那麼多好項目可供選擇?

所以很多交易所為了求穩,選擇了“老幣新上”,這樣的確不容易出錯,但是也不如幣安對於項目有強大的議價權和掌控力。

所以IEO模式,一方面如我們說料,成為了交易所們熱愛的對象,另一方面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很多平臺的第一個IEO就破發,有些“殺雞取卵”的味道。

但是其實他們毀壞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名聲,還有整個市場對於IEO的信心。

我對破壞市場的人們的定義:沒有自知之明、沒有責任感的、貪婪的欺騙者。

其實這種破壞市場的事經常發生,不止是今天的IEO市場。曾經狂熱的IC0市場,到最後泡沫最高點的那段時間,新推出的項目有幾個是好項目呢?大家可以仔細想想,17年11月到18年3月之間,無數的資金湧入,卻誕生了幾個好項目呢?

我一直堅持說IC0是個不錯的融資方式,但是因為破壞市場的人太多了而且沒多少成本,打著IC0和區塊鏈的名頭招搖撞騙割韭,直接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人們再也不相信IC0了,從數據上看來,這是一個已經快要成為歷史的名詞了。

這一幕,再次發生在了IEO身上,我們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讓我震驚的是,利用IEO的熱度和首期項目的用戶信任,來做“一次性收割”,而不考慮長期發展的交易所和項目居然這麼多。而他們毀掉的也不只是自身的信譽,更是一點點蠶食掉用戶對IEO這個模式的信心,最終使得人們對大交易所的項目也充滿警惕。

話說回來,什麼時候,比特幣和“虛擬貨幣”綁定在一起,而“虛擬貨幣”又和各種盤和傳銷綁在了一起?最近搞“模式”的這些就是典型。我們對比特幣和真正的加密貨幣的喜愛讓我們在傳播他們的時候務必求真,但是人們不喜歡聽“真”的東西,人們是想發財的。

什麼東西能赤裸裸地告訴你這東西能發財呢?那一定是各種盤和傳銷了。

買了就漲,你爽不爽?

但是這些東西是一定會崩盤的,但是他們每次造成的破壞也給比特幣和區塊鏈抹上一個汙點,儘管這本身和比特幣一點關係都沒有。

每次一個盤或者傳銷幣崩盤,都有一大批本來對比特幣、區塊鏈、加密貨幣感興趣的人,徹底地轉向“比特幣等虛擬幣都是騙人的”這個觀點。

比特幣失去了一個用戶,那麼這個用戶就錯過了未來。

而是誰給了傳銷幣和各種盤利用“虛擬貨幣”的名號出去騙錢的基礎呢?恰恰是認真做事的開發者,認真學習傳播的社區以及真正的比特幣的這些年迅猛發展。

這就是混亂市場最弔詭的地方,用心栽培的人往往不是取得果實的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相關閱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