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落 觸「目」驚心!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家在福建省閩清縣的嚴清芳(化名),今年52歲,某天在家中突然左眼一陣疼痛,睜眼就已看不清事物,輾轉多家醫院就診不明原因。隨後,她被送往解放軍福州總醫院眼科,確診發生“左眼多發孔源性視網膜脫落”。

檢查發現,嚴阿姨左眼視網膜脫離及裂洞,且右眼存有類似的潛在病變,一旦任其發展,肯定也會演變成重症。福州總醫院眼科主任陳梅珠緊急為其手術,術中精準定位,歷經四個多小時,幫患者解決了這個重症隱患。

“眼球與其他部位不同,它比較複雜,患處普通人無法靠肉眼識別。視網膜復位手術也僅僅將保住眼球作為首要目的,視功能則不可能完全恢復。”陳梅珠主任介紹說,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如果選擇“內路”視網膜復位術,她得需要二次手術,不僅風險高,創傷也大。如果選擇“外路”視網膜復位術,又因為患者左眼有多處裂孔,且非常接近黃斑區,很容易損傷到黃斑,導致中央視力喪失,其手術難度相當考驗醫生的技術水平。

眼前黑影在飄、“飛蚊”環繞、視力突然下降、眼睛不時閃光……當眼睛出現這些不適時,或許是視網膜要掉了。陳梅珠主任醫師介紹說,視網膜脫離早期,患者會感覺眼前有黑影飄動或者眼睛出現閃光,如果眼前的黑影一下子多起來,或者出現視野缺損,就要高度警惕。“飛蚊”也是視網膜脫離的症狀之一,有的患者突然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飛蚊症,而且眼中出現的黑影是不透明的,並且進行性增多,就要及時檢查。

視網膜脫離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視力的眼科常見病。視網膜貼附在眼球壁的內側,是一層透明的薄膜,類似雞蛋殼內的那層薄膜,其上佈滿視覺細胞。器官退化或高度近視等原因,會使薄膜開裂形成裂孔,視網膜裂孔一旦形成,視網膜就很容易因眼球內部的拉力,與眼球壁脫離,之後出現視野缺損、閃光感、視力障礙、視野改變、變視症等症狀。視網膜破了之後,眼睛裡的液體就會從“洞”口灌進去;年輕人的情況是孔洞的位置靠眼睛下方的較多,“水”一點點漫上來,等到“水”漫黃斑,才會意識到。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熬夜看手機的不良生活習慣,對年輕人的視力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原本就近視的人,其眼軸比正常人長,血液供應不好,一旦眼睛過於疲勞,更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此外,40~70歲的中老年人,多數有高度近視,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玻璃體逐漸液化、變性,並伴有各種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脫落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糖尿病後期,患者併發視網膜病變或受外傷,也可能造成玻璃體受牽拉,導致牽引性視網膜脫離。高度近視的人,在進行劇烈運動(如跑跳、打球)或玩遊樂項目(比如坐過山車、跳水、蹦極)時,由於急速轉彎、向下俯衝等動作,可能使眼球瞬時壓力劇增,相當於眼睛捱了一記重拳,視網膜同樣極易脫離。

“一旦發生‘視網膜脫落’,視功能的損傷將是永久性的。”陳梅珠主任醫師提醒,視網膜脫離的治療一定要爭分奪秒。如果治療及時,視網膜脫離的範圍就不會太大,預後效果也比較好;但若延誤時間,視網膜脫離範圍超過眼睛中間的黃斑區,就會有失明的危險,預後效果也比較差。凡有視網膜脫離早期症狀的患者或高度近視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做好防控,以免造成視力的再次缺損和下降。平時需注意防止眼外傷,禁做劇烈運動,避免提重物或乾重體力活,儘量保持眼睛的舒緩狀態,忌疲勞用眼。不要長時間看書、看電視和電腦。

視網膜脫落 觸“目”驚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