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6500萬年前,在目前所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一顆直徑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敲碎了地球的寧靜。幾乎就在一瞬間,一個直徑100公里,深度達30公里的巨“碗”出現在地表,衝擊波所向披靡,蕩平遇到的一切,森林,山脈,河流……當然包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陽光達數年,地球形成了核冬天,氣溫急劇下降,無數動植物死亡,除了鳥形恐龍,所有恐龍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滅絕了,拱爪讓出了統治地球1.6億年的霸主地位。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這就是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白堊紀生命大滅絕的故事,但這個故事的開頭是什麼呢?小行星到達地球的那一瞬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此前我們聽到的可能是這樣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巨大的能量轉化成熱量,熔化了地表岩石,呈波浪狀向四周擴散。但一項最新的研究認為,撞擊時並未發生岩石熔化的情形,而是在一瞬間不可思議地把直徑100公里,深30公里碗狀範圍內的岩石直接振成齏粉,形成了大面積的怪異流體態。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這項研究由德國漢堡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科學家共同完成,他們的團隊在歐洲海洋研究鑽井聯盟(ECORD)和國際海洋發現項目(iop)的資助下成為364鑽進項目的一部分,獲得並研究了從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海底鑽出的巖芯,發現了岩石流體化的證據,建立了隕石坑形成的動態坍塌模型,從而還原了6500萬年前那驚心動魄的一瞬間。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研究人員利用獲得的巖芯數據,模擬了一顆直徑12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尤卡坦半島時發生的事情。這顆小行星撞擊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或者是10到11級的地震。

地表的岩石在一瞬間被巨大的振動破壞,成為毫米級的微小碎片,形成一種表現得像水一樣的物質,砸出一個直徑上百公里,深達30公里的巨大碗狀坑洞。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這個“碗”當然極不穩定,馬上就會導致井壁向內坍塌,井底反彈到空中,上升到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高度,然後再重重地砸下來,最終形成一個直徑200公里,深度約1公里的隕石坑。這種動態坍塌模型只有在被撞擊的岩石短時間內失去強度,並以無摩擦的方式流動時才有可能。而鑽孔巖芯證實了這一點,岩石變得支離破碎,被粉碎成毫米大小的微小顆粒,導致這種流體行為的出現,並最終形成平坦的隕石坑底部——不但地球上所有的大型隕石坑如此,我們在月球及其它星球上看到的那些大型撞擊結構都是這樣形成的。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這也解釋了我之前一直疑惑不解的問題,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看起來那麼大,然而卻那麼淺呢?記得以前還有陰謀論者解釋說,因為月球是外星人的大型太空飛船,中間是空心的,表面是一層金屬構成的堅固外殼,落滿了塵土,所以小行星撞擊後隕石坑就很淺——下面是金屬,撞不進去。這些陰謀論者還以為是撞鍋蓋呢,這麼巨大的能量,有什麼金屬是撞不進去的呢?


科學家:滅絕恐龍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瞬間,曾發生不可思議之事!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教授肖恩•古力克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岩石告訴我們它經歷了怎樣的變形。先是暫時像液體一樣,然後又恢復強度變成岩石,中間並沒有熔化的過程。這是壓力效應,機械損傷,而不是受熱熔化,這是小行星撞擊的基本過程,不光在我們太陽系的行星中如此,在宇宙中所有的太陽系都是如此。

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24日《自然》雜誌上。

徐德文O戴維科學】一個你可以看懂的科學自媒體,獨立中立自立的觀察者。最文藝、最有趣的科學知識,最酷、最前沿的科學發現,最新、最尖端的科研成果。請果斷關注!

如你喜歡作者文章,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訂閱作者最具思想性諷刺小說力作,幫助推廣,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