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的低壓高怎麼辦?

冬季已來到,氣溫也隨之降低,患有高血壓及腦血管硬化的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舒暢,應儘量避免在冷空氣侵襲時仍劇烈運動,以免發生意外。

01

我們知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成年人血壓持續或非同日三次收縮壓(高壓)≥140mmHg或舒張壓(低壓)≥90mmHg,則診斷為高血壓。對高血壓病人來說,血壓的測量非常重要。對於血壓測定數值,大家習慣於將收縮壓稱為“高壓”,舒張壓稱為“低壓”,高壓表示收縮壓力,低壓表示舒張壓力。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稱為脈壓差,正常情況下,人的脈壓差為30~40mmHg。任何原因使收縮壓減低或使舒張壓升高者,均可使脈壓差相對減小,而脈壓差大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血管硬化導致的血管彈性減低造成。

通常在人們觀念裡高血壓就是收縮壓(高壓)高,其實在判斷高血壓的標準中是不管收縮壓多少,只要舒張壓(低壓)≥95mmHg時,即可診斷為高血壓。介於90mmHg~95mmHg之間者,稱為臨界高血壓。

一般來講,高壓高和血管硬化有關,低壓高和血液粘稠度高有關係。舒張壓(低壓)高的危害比收縮壓(高壓)高的危害大也更難於治療,舒張壓(低壓)高是造成高血壓病人出現併發症(如腦出血、腦梗塞、高血壓腦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的主要原因,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低壓高”比高壓高更要危險。有臨床數據顯示,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大於105mmHg的人,其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比數值正常者高出3-5倍。低壓高病人需要查血脂,同時進行降脂治療,有時能起到較好的降壓效果。

高血壓病人的低壓高怎麼辦?

商人看著鴿子從電腦顯示器上投遞郵件

02

舒張壓高比較普遍存在於中青年人當中,這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壁彈性差,往往表現為收縮壓偏高。年輕人的大動脈彈性較好,當心髒收縮時,血管很容易擴張,因此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不高,也就是收縮壓不高,而僅表現為舒張壓高也就是低壓高。低壓高的高血壓的發病特點是起病隱匿,發病後臨床症狀輕或無臨床症狀,但有時患者也會有頭痛頭昏、胸悶憋氣、心悸不適、疲乏困倦等症狀,且隨著年齡增長,病程延長,收縮壓也會增高,最終成為典型的高血壓患者。另外,低壓高的高血壓病人的血壓變化無明顯規律,以臨界高血壓為多,男性多於女性。

高血壓病人的低壓高怎麼辦?

03

引起低壓高的高血壓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可能與長期的不良情緒易導致體內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使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多、交感神經活性增強有關。因此,低壓高的高血壓一般可以通過生活飲食調節和藥物治療而達到較好的控制效果。

建議患者首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戒菸限酒、規律飲食、限制脂肪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控制能量的攝入以控制體重,多吃含鉀、鈣、鎂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來調整血壓。含鉀、鈣、鎂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主要有,土豆、芋頭、茄子、海帶、萵筍、冬瓜、西瓜、牛奶、酸牛奶、芝麻醬、蝦皮、綠色蔬菜、小米、蕎麥麵、豆類及豆製品等,因鉀鹽能促使膽固醇的排洩,增加血管彈性,有利尿作用,有利於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含鈣豐富的食品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含鎂豐富的食品中鎂鹽通過舒張血管達到降壓作用。

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過度情緒變化(高興、興奮、悲傷、緊張),進食過多、用力排便等,每天進行45min有氧代謝運動。通過這些方式來降低升高的低壓(舒張壓)。

高血壓病人的低壓高怎麼辦?

04

如果低壓高的患者,在合理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干預後仍居高不下者應予以藥物治療。一般來講,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β-受體阻滯劑降低壓的效果較好。可先單用一種降壓藥物治療,按時規律服藥觀察,並勤測血壓(家中可自備血壓計每日三次測量以做到心中有數),如果一週左右血壓穩定於正常範圍,則可長期口服這種藥。同時還要定期體檢測體重並查血常規、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項化驗項目以及頸部血管B超、心電圖檢查,以便於及早發現治療這些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ACEI類藥物可選卡託普利、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β受體阻滯劑可選美託洛爾、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等;部分患者如果ACEI不能耐受時(咳嗽),可選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如纈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有時利尿劑,如吲達帕胺、氫氯噻嗪(雙克)、速尿、甘露醇等對於低壓高的高血壓也有較好的降壓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