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這是民國三十六年花園口掘口堵口後,由當時的國民政府建的堵口紀念亭。

紀念碑上都刻上了些什麼呢?

一、蔣介石題字——濟國安瀾

二、行政院題字——安瀾有慶

三、河南堵口復堤工程局局長寫的——花園口工程記實

四、水利部部長薛篤弼擬寫的——黃河花園口合攏紀念碑碑文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工程記實》和《黃河花園口合攏紀念碑(碑文)》將其從石碑上抄錄下來,看看國民政府的官方是怎麼紀實和如何擬寫碑文的。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工程紀實

倭寇翌年河防工作停頓,六月河決於鄭縣花園口。舊槽斷流泛濫,豫東及皖蘇北四十餘縣雖借天塹以遏方張之寇而被淹面積二萬九千方公里,災民六百餘萬,河水奪淮入運,並集於大江,夏秋水漲,高腴之區胥成澤國。中樞砧軫念災,便早定黃河堵復工程,為復員救濟之首要工作。三十四年矮寇敗降,立飭(chi)黃河水利委員會,籌辦翌年二月,設黃河堵口工程局主其事,趙委員長守鈺兼局長。八月命光彩接替以專責成堵口計劃,於三十一年間即由黃河水利委員會遵奉中樞預為編擬並經水利委員會彙編,水利復原計劃備戰後實施之用。三十四年中央水利實驗處奉令作堵口模型試驗,黃委會派員參加,決定用打椿建橋拋石平堵方法。三十五年三月開工時,口門寬一千四百六十公尺,新槽刷深十一公尺,當即依據實際狀況及實驗結果擬定施工計劃。其網要系先於西壩淺灘上培修新堤,長八百公尺,再進淺水佔工。東壩正臨大流,先築裡頭工程,再進淺水佔工,留中距四百公尺打椿架橋,在橋上拋石平堵。一面就故道先期挑挖引河,俾水位抬高時易入舊槽,挨新槽斷流然後加修掃工邊壩填土,鬧氣並修復原堤身。是項計劃決定後即積極推進,五月初已將兩壩工程修築完成。當以深水部份平堵,石料運供不足,以挨秋汛過後再行進展。惟聯總主張急進,翼於訊前堵合,已博泛區一年之收成。幾經商討,乃由聯總塔德顧問替率外籍工程人員趕打橋椿,六月二十一日橋成。因中共反對,拋石橋工未及固護,又值伏汛早至,東段橋椿先後沖毀一百八十公尺。汛期以內水位屢漲,無法補打椿工,僅拋石固護未衝椿工,並控制流量分流舊道,減免泛區水害,同時並將新成堤壩搶護加廂盤築穩固,以防盛漲併為汛後施工之基礎。九月底汛期將終,實測口門深水達二十八公尺,打椿困難。經水利委員會沈副委員長古先須技監凱蒞工決定輔助工程計劃,於口門下游三五零公尺加築新橋,拋石作攔流大壩,改善口門之水位比降。一面在上游東西壩前修築透水柳壩,使口門緩流,河底淤高仍得按原計劃打椿工拋石平堵。是項計劃決定後,又經積極進行。惟以流向變化不定,材料供運不及,新線及舊線補椿工作屢受挫折。在東壩向西推拋柳棍將最深河槽全部填塞逼流西移,橋椿隨之推進,經歷危險,始於十二月十一日將全橋架通。當進行拋石平堵,二十開放引河一部分水流入故道。一月十二日橋下拋石形成潛壩,上游水位提高二公尺,大流已有改趨古道引河之勢。不意凌汛水漲流勢太急,又因壩身過重河底沙松不勝負載,發生塌陷,橋椿驟行折斷,沖毀三十二公尺。全河流量集中形成決口,補拋困難。當經祥慎研討,並經委員會薛委員長蒞工決定變更計劃。利用缺口兩端石壩為堵口,正壩以柳石幫寬加強,留中距三十二公尺,為金門最後拋柳石捆合攏。同時在古道內加挖寬深引河四道使水易入故道,減低水位之抬高,並嚴限三月十五日桃訊以前合攏。是項計劃決定後,又經七日,引黃四道開挖完成,兩壩金門佔點盤築穩固。當即推拋柳石捆進行合攏,八日引河開放,水流暢順,約分全流量三分之。二十二僅餘四公尺正擬合攏,間兩壩柳捆驟蟄金門形勢惡化,經懸重獎在事員工,兩日夜不進寢食,奮勇邁進,始於十五日晨四時合攏。嗣即廂築門簾,埽趕筑前戧並加築上邊壩,澆填土櫃,於四月二十日開氣,旋又加強堤身加強各埽壩。全工於七月二十日完成,歷時十六月,用款三百九十億,工三百二十萬,在事職員工三百人,行總配發麵粉四千噸,聯總配撥國外器材物資九千噸。復因沿河政治軍事未趨穩定,屢遭意外艱難險阻,楮墨難罄。幸賴聯總行總熱忱供應,平漢隴海兩路局協助運輸,河南省政府通力合作,暨在事員工不避艱險卒低於成光彩承之本局得躬親於其事,謹記施工梗概以備觀覽焉。

河南堵口復堤工程局局長朱光彩謹誌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八月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黃河花園口合攏紀念碑(碑文)

民國二十七年夏六月,河決於南崖鄭縣之花園口,維時日寇進關中原駸駸西趨宛洛,欲賴洪水氾濫,鐵騎乃為之阻。然河南安徽江蘇受其害者懷山裴陵閭殫為魚蓋四十餘縣,每當夏秋之間百川急灌,四瀆並流,浩漡滔天之禍不忍賭便不忍述也。考之歷史,河決於兵爭歷久之際,則河必改道。河決於開封中牟以西則工難猝成,蓋人事所不能,謹地質所不能,助澎湃奔騰危害益烈矣。中央軫念災黎預定勝利後,以堵口復堤,為庶政首要篤。弼承乏水利秉茲鴻謨籌維擘畫至用兢兢,日寇降服翌年二月即開始設局,與工上承( )主席之訓示,外得友邦之供應,內有河南軍民長官通力合作,平漢隴海津浦京滬各路局之協助運輸,暨在事員工之努力,用命施工再挫,閱歲一週,募夫大萬,費財巨億,卒於三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合攏告成。回溯決口之歲,蓋已八年有餘,遼乎艱哉。黃河自古為中國患,自禹治洪水導河積石水行地,中民以安居後世,失治水行地上,歲有積,決馨中原財賦之半,瑾瑾供其防堵,今茲之役其煩費便超往古,便衡以國家之成敗,民族之興旺,軍略之得失,則此舉便至足紀念,故合攏之日真有對此茫茫百感交集者,至於譫沉災釋,昏墊出水火登袵席此自應為汜區慶幸者也,語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玆後關係之大,工程之巨中外矚目,軍民致力員工赴後,是已有以身殉職者是不可以無,記則撮述梗棨志其艱距,而已興此役之軍民長官在事首領與夫員工殉職之姓名書之於後垂為紀念備覽觀焉。

水利部部長薛篤弼撰 許敬參書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五月四日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這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一起於1997年8月28日建的紀念碑(亭),名字叫做“黃河花園口掘堤堵口記事碑”,顧名思義,其碑文也是記錄了黃河掘口和堵口的過程,較之由國民政府為黃河掘口堵口過程而建的紀念亭子中所寫的碑文是有所別的,碑文在記述了黃河

掘口和堵口過程及背景外,同時也記錄了共產黨在參與堵口過程中的積極主張和所作的努力及貢獻。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蔣介石和行政院在紀念碑上的題字。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一起建的黃河花園口掘堤堵口記事碑。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在兩個紀念碑(亭)中間的紅色石牆上有五組人物雕刻,反映了黃河掘口和堵口的過程及背景。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前面拍到的。

花園口堵口紀念亭

花園口的黃河大堤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