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日本的茶道,興盛於戰亂頻仍、刀光劍影的戰國時代,它的起源與發達,幾乎與日本的武士道同步。即使是茶道的發源地——中國,茶道也沒有達到那樣高的地位。這種“茶與刀”互補的現象,從一個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茶道的文化內涵。

就像日本人喜愛櫻花一樣,他們欣賞的是櫻花轟轟烈烈開放,然後在短時間落花殫盡這一種現象,並轉化為他們的思想意識,所以日本人的意識中冷酷和狂熱結合在了一起,追求發展和強加於人也結合在一起了。

據茶道專家研究:至16世紀中葉,茶道在日本獲得了異常迅速的發展,在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京都、大阪、界市,每天都舉行各種茶會,幾乎形成全民參與的局面。茶道受到人們如此的關注,是因為當時日本正處於戰亂時代,室町政權解體,接替它的勢力還沒有成熟,各個武士集團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其中最強的一派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的系統。

群雄爭霸的自由風潮,刺激了市民文化的發達,而對於日日征戰、性命朝不保夕的武士來說,寧靜的茶室可以慰藉自己的心靈,使他們忘卻戰場的廝殺,拋開生死的煩惱。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靜下心來點一碗茶,於是就成為武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武將出徵時,經常在陣地前沿舉行茶事,有了這一碗茶墊底,武士就能消除內心的緊張與狂亂,帶著恬淡的心情走向刀光劍影的戰場。

1、宋曜変天目茶碗--日本國寶級傳世孤品

(內容參考《詳析日本的四件曜變天目盞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個神異的文物,其實就單品而論,它完全可以排到第一的。這個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福建建陽窯),是宋人鬥茶用的,但是這個樣子的,莫說舉世無雙,就連考古發現的大量瓷片中,也沒發現任何一個類似的。

“曜變天目”盞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在我國宋代也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宋代滅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目前,三件“曜變天目”盞珍藏在日本。

1)靜嘉堂文庫之曜變天目盞——稻葉天目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年代:南宋

口徑:12.2CM 高度:6.8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描述:這件曜變天目茶碗因原為澱城城主稲葉家所有,故又稱「稲葉天目」,於三件日本天目茶碗國寶中,釉色最為精彩的一件,於黑底釉色中散發出銀色斑爛,而眾多斑點的四周又泛發著藍色淡彩,在室內和室外觀賞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才僅僅十二公分直徑,卻能引人聯想到繁星熠熠的宇宙星空,誠屬天下稀物。

傳承:此碗相傳本是美濃稻葉家的秘藏,後轉入德川將軍家(柳營御物)、再轉回澱藩主稻葉家,1918年(大正七年)入小野哲郎之手,1924年(昭和九年)進入拍賣,被巖崎家購入,後置於巖琦家所建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靜嘉堂文庫本來就是巖琦家族自1892年就開始創立的。只不過後來靜嘉堂像三菱株式會社底下的一些關聯企業一樣,成為獨立法人單位而已。所以名義上這隻第一號曜變天目盞屬於靜嘉堂文庫,實際上還是屬於三菱集團。)

拍賣:1924年小野哲郎將這個曜變天目盞送入拍賣行,最終以16.7萬日元的價格賣給了三菱社長巖崎家。

(請注意這個16.7萬日元可不是現在1美元比113元的日元。在一百多年前,1897年,日本貨幣法發佈,日元的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以法律形式被確立下來。該法律規定一日元與750毫克黃金等價。這也就是說當時的16.7萬元日元相當於125.25公斤黃金,價值近3757.5萬人民幣,或者600萬美金。毫無疑問在當時這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位買主就是後來建立三菱集團的一代祖。)

現在當我們在靜嘉堂文庫十年一展的時候看到這個曜變天目盞時,不僅能想到它在中國建陽隆隆窯火中誕生的景象,更多的是想起了日本戰國時期的腥風血雨。

2)大阪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盞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年代:南宋

口徑:12.3CM 高度6.6CM

等級: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描述:這件是德川家族代代相傳的鎮家之寶,也是傲視天下權勢權力的象徵。高6.8、口徑12.2—12.3、足徑3.8釐米。於茶碗三寶中,唯一內外皆有斑爛釉彩結晶的一件。若與靜嘉堂物相比,乍看之下,這件表面上顯得樸實無華,但若投以手電筒照射便可發現其中的奧妙。實際上它具有靜嘉堂和稲葉天目茶碗所沒有的幻化彩虹及美妙條紋,非常引人入勝。

內箱蓋上有金粉書“御茶碗曜變”,外箱蓋上有黑漆書“御茶碗曜變”。

傳承:傳自江戶時代(1603 - 1868年)水戶德川家,其流傳經歷依次是:德川家康(1542-1616年)、德川賴房(1603 - 1661年,水戶德川家)。大正七年(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800日元購得。現館藏於藤田美術館。

(賣給藤田家時價格為53800日元,相當於40公斤黃金。)

3)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藏曜變天目盞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年代:南宋

口徑:12.1CM 高度:6.6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描述: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藏的這件,是三寶中最細緻樸素的一件,蠻接近油滴天目,但仔細看,可看見諸多藍白色的渲染點分散於其間,具有其獨特的枯寂幽靜之美。

傳承(不可靠的資料記載):大德寺的這隻碗,是萬曆年間傳到日本,原來歸龍光院的創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開始為鎮院之寶,1951年被指為國寶。

(箱書:曜變天目江月宗玩)

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創建於日本江戶年間(公元1319年),位於今日本國京都市北區,是洛北(京都,因為當時的日本人喜歡把京都比作中國唐代的洛陽,所以大名上京都拜見天皇稱作“上洛”)最大的寺院,也是禪宗文化中心之一。

2、九十九發茄子與平蜘蛛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九十九發茄子:又名九十九發、作物茄子、付藻茄子。"九十九發茄子"是唐物中的極品,因珠光以99貫高價買入而得名,曾為朝倉宗滴、松永久秀、織田信長等人所有。許多人都認為其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名品。“流傳之茶器”這是世人給九十九發茄子取的綽號,形容其轉手次數之多。 這件茶器並沒有完整的傳承下來,在本能寺之變(亦說大阪夏之陣)時被燒燬,歷代都有仿製和復原。現存的付藻茄子收藏於靜嘉堂文庫美書館。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平蜘蛛:松永久秀的"平蜘蛛”是非常名貴的茶釜之一。“平蜘蛛”是茶釜的一種式樣,因其外形似平臥的蜘蛛而得名。在千利休時代,這種造型已經幾乎不用了。所以,松永久秀的平蜘蛛釜,不單單是茶器,而是一件“古美術品”。在開掘信貴山城池遺址時發現了這件茶釜,現藏於日本濱松市西西館山寺町的濱名湖館山寺美術博物館。

歷史故事:九十九發茄子被村田評為天下第一,並將之獻給了足利義政將軍,最後輾轉到了松永久秀手上。戰國時期,松永久秀將之獻於織田信長,獲得庇護與領地。松永久秀還有一件茶器,比九十九發茄子更為有名,即古天明平蜘蛛茶釜,織田信長也知道松永久秀手上還有這件名器,在得到了九十九發茄子之後,便多次暗示他,但久秀置若罔聞。

後來,久秀再次背叛,等於送給信長一個得到平蜘蛛的機會。信長的大軍包圍了久秀的信貴山城,此一戰非常艱苦,在日本江戶中期的書籍《茶窗間話》有記載,但信長在城破之際,突然停止了攻擊,派了使者入城傳話,讓久秀交出那隻茶釜,並可以饒他一命。久秀沒有答應,回:“在這個世界上,我不想讓織田信長看見的東西有兩個,一個是我的腦袋,一個就是‘古天明平蜘蛛’。”最後,松永久秀在釜中放了炸藥,讓自己與“平蜘蛛”茶釜同生死共存亡。這樣,松永久秀也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自爆”的人物。

在日本茶道器具中,每一件鐵釜的製作都是獨一無二的,鐵釜與鐵壺的製作一樣,都要歷經數十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故而,世間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把釜,這樣的名器,在當時,連相似的茶釜都是沒有的。

久秀放炸藥毀釜並自殺是書上的說法,在信長公記的紀錄中只有松永久秀自焚而死的紀載,現在日本濱松市一家博物館藏有平蜘蛛,說是後來在開掘信貴山城池遺址時發現的。

3、千鳥香爐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描述:千鳥香爐起初是今川家的家寶,今川氏真把它獻給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就成了茶具的主人,價值1800貫。現藏於德川美術館。

故事:相傳,日本戰國大盜石川五右衛門打算將其從伏見城盜出之際,因香爐蓋上的千鳥飾頭突然鳴起,而事敗被捕。,因此被前田玄以(後來的五奉行之一)逮捕,在京都三條橋邊的河灘上處以釜煮刑,時年37歲。他的母親及同黨20人也處以磔刑。

4、名茶勺 銘:淚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描述:利休的辭世之作,千利休死後,此物成為千利休的遺物而由弟子古田織部繼承,現藏於德川美術館。

故事:千利休得罪豐田秀吉,被下令切腹。為臨終前的最後一場茶會,他親手製作了這把茶勺,並傳給愛徒古田織部。古田將其取名為"淚",每逢利休忌日,都要舉行茶事,使用這把茶勺,以示紀念。(誰想二十幾年後 ,古田也步了利休的後塵)

5、松花壺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日本三名壺之一,分別為三日月壺、松島壺、松花壺。在日本名壺中,松花壺的原本排名要靠後幾位,但畢竟是目前罕見的傳世品,故擠入前三。也常被稱作“松花茶入”,實為茶葉罐。現藏於德川美術館藏。

6、青磁馬蝗絆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我國龍泉所產的青瓷器,因含有少量鐵而略顯綠青與淡黃色,將軍足利家傳的名具。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7、三島桶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三島手的朝鮮茶碗,樣子似桶,因此得名。千利休所有,後經長男千道安之手流傳到尾張德川家。

8、冬枯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出自千利休弟子古田古田織部之手。現藏於德川美術館。

9、橫田茶入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曾分別被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所有。現藏於江戶東京博物館。

10、松屋肩沖茶入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漢作肩沖茶器,別名松本肩衝,奈良塗師松屋從村田珠光手中所受。許多大名、富豪企圖得到這一名品,都未能如願。現藏於根津美術館。

11、志野茶碗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菊治家三四百年前志野古窯燒製,輾轉了許多代,也幾易其主。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12、白天目茶碗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千利休的老師——武野紹鷗的秘藏品,「紹鷗名物」之一。白天目被認為是志野燒的前身,是上有厚層白色長石釉的天目茶碗。流傳至尾張德川家、加賀前田家者較為有名。

13、上杉瓢簞茶入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漢作唐物茶器,天下六瓢簞之一,上杉景勝所有,取物主之名,別名也稱大內瓢簞、大友瓢簞,後流傳至紀州德川家。

14、北野茄子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漢作唐物茶入中的極品。由豐臣秀吉所持有。是個紫色與黑色色調美麗非常的茶入。

15、青井戸茶碗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朝鮮產井戶茶碗的一種。由織田信長賜予柴田勝家。碗的底色為枇杷色,並上有白色及藍色的釉藥。傳說此茶碗在北之莊事件時吸收了勝家的不甘與不屈,百摔不碎。

16、志野橋文茶碗 橋姫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話說古早古早,宇治橋畔有位守橋女子,人稱她為橋姬。橋姬也有丈夫,懷孕時,孕吐得很厲害,吃什麼吐什麼。丈夫看不過去,向橋姬說:「你想吃什麼?說說看。我一定設法去找來。」

橋姬想了一會兒,說:「以前我吃過伊勢的裙帶菜,當時覺得很好吃。要是那個,我想應該吃得下。」

「好,我去取來給你吃。」

丈夫立即前往伊勢(三重縣)。過了幾天,仍不回來。橋姬很不安,也動身前往伊勢尋找丈夫。她在海岸徘徊,結果浪濤中出現了心愛人的朦朧身姿。全身水滴,面無血色。丈夫蠕動蒼白雙唇,念出一首和歌:

狹筵(さむしろ)にころも片敷(かたしき)今宵(こよい)もや

われを待つ(まつ)らむ宇治(うじ)の橋姫(はしひめ)

意思是:草蓆上只鋪著一人衣服,今晚依舊在等我的宇治橋姬。

橋姬大吃一驚,想奔向丈夫,不料丈夫卻消失了。這時橋姬才明白,丈夫為了摘取海岸巖上的裙帶菜,不小心失足落海而溺死了。橋姬只能哀哀欲絕地回宇治。

此茶器因此而得名。現在上面依稀還能看出一座橋,一個擁有如此感人愛情的茶器。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17、一重口水指 柴庵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該茶碗為瀧川一益的家寶,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18、耳付花入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青瓷的花入(花瓶)。青瓷是指將含有鐵成份的瓷器塗上釉藥後燒製而成的花瓶,表面呈青綠色或淡黃色。中國的龍泉窯燒製的砧青瓷和高麗的青瓷等相當著名。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19、赤樂茶碗 湖月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利休七品之一 。塗上赤褐色釉藥燒製成的樂燒茶碗。據說樂燒的發源是千利休指導燒瓦工匠·長此郎後,由長次郎開始製造。長次郎被豐臣秀吉賜予「樂」字的金印,後來把此作為家號。和名品赤樂早船出自同一人之手,現藏於五島美術館藏。

20、鼠志野茶碗 峰紅葉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志野燒的代表做之一,因其顏色像峰頂紅葉而得名。現藏於五島美術館藏。

21、志野茶碗 梅が香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志野燒的代表做之一,其上繪有梅花數朵,傳聞泡茶之際會有梅香纏繞茶香,而互不侵擾。現藏於五島美術館。

22、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聲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黑色的樂燒茶碗。樂燒是指在製造陶器時不使用旋轉臺扶助,一切用手拉坯成型,並且用急熱急冷的方法來燒製。據說千利休喜好黑樂茶碗,豐臣秀吉則是喜愛赤樂茶碗。

長次郎所作的黑樂茶碗,利休七品之一,碗體頗偉,因此得名。從千利休之手經歷諸家輾轉至鴻池家。現藏於五島美術館。

23、常慶黑樂茶碗 惡女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據說此碗背後有一個破裂的感情故事。現藏於五島美術館。

24、黃瀬戸茶碗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從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美濃國可兒郡久久利村附近的瀨戶系大窯所燒製的茶碗。多為碗上塗有淡黃色的釉藥,以及附有銅綠色的斑紋和刻線紋或胴線。現藏於日本愛知縣陶瓷資料館。

25、青瓷鳳凰耳瓶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南宋龍泉窯。現藏於五島美術館。

26、耳付水指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現藏於日本愛知縣陶瓷資料館。

27、大海茶入

源自中國的“日本國寶”——日本近代名茶器盤點


漢作唐物茶器,柿紅底色上浮起黑色的陰雲紋理,足利義政因此而命名。經過足利義政、豐臣秀吉、京極家之手,後為德川將軍家所有。一般來說,注口寬體積大而扁圓的茶入被稱為「大海」,此茶具又稱“打雲大海”。現藏於愛知縣陶瓷資料館。

交流建盞,可以添加筆者私人V:185059924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