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相互保」真能看病不花錢?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刷屏的“相互保”真能看病不花錢?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支付寶又新出了一款爆品——相互保,號稱0元加入,30萬保障,一人生病,眾人均攤,總之怎麼聽怎麼誘人。

這款產品有多火爆呢?就在華哥寫文章時,官方顯示已經有 一千多萬人參與其中。

公司很多小年輕都跑來問我到底能不能買,那華哥索性從專業角度出發,跟大家聊聊這款產品吧。

01

因為玩法新穎,所以很多人看不太懂,華哥做了張“名片”來展示它的基本情況:


刷屏的“相互保”真能看病不花錢?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這看起來好像跟1年期的純重疾險很像,只是沒有輕症保障、輕症豁免之類的,非常純粹。

但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不能被稱為保險的,因為它跟保險產品的設計原理完全不一致。

傳統的保險是精算師根據風險發生概率、運營成本還有未來分紅、利潤空間等費用,先倒算出保費來,你的費用從一開始就鎖定了,以後公司是賺是賠,都跟你沒關係。

很顯然,投保人風險概率越低,它賺錢就越多,所以保險公司真是恨不得家家戶戶都平安無事吧。

但相互保的賺錢模式不是這樣,它按照實際發生的理賠,抽取10%管理費。也就是說,理賠案件越多,它利潤才能越多。

這種賺錢方式是不是看著很眼熟?只有公墓基金、私募基金這類投資產品,才會以管理費的形式來賺錢呀,真正的保險怎麼會是這種邏輯呢。

所以我說,他倆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樣的,相互保頂多算是把保險簡單化的一款新型互助產品,想真正替代保險是絕不可能的。

02

關於相互保的參與費用,也是很多人關心的點,因為它打出的口號是,單個理賠每人最高0.1元!

難道世上真有空手套白狼的事?華哥先帶大家把裡面的玩法捋一捋吧。

它的保障規則是先免費參加,患重大疾病後線上申請理賠,平臺定期清算保費支出,然後大家再一起平攤。

比如有500萬人加入相互保,其中100人生病,按每人賠付30萬算,需要3000萬。再加上10%管理費,一共就是3300萬。

由500萬人平攤,那這個月的保費就是6.6塊。

所以具體費用還真沒法預估,得看會員人數和出險率。

不過華哥覺得不會高到哪去,一年最多也就是200塊左右吧,畢竟螞蟻保險承諾過,單個案件每人分攤1毛錢封頂,超過的話由平臺兜底。

不過就是一點不太公平,因為費用是均攤,所以每個人的參保成本其實是一樣的。

但大家都明白,不同年齡群體的人,發生風險的概率也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年齡越大,保費就會越貴。

所以在相互保的遊戲規則裡,年紀大的人,其實佔了便宜。

03

不得不承認,支付寶一直都很有創新精神,華哥也是鼓勵大家去嘗試新事物的,反正參與門檻和代價都很小嘛。

但是,絕對不能拿相互保替代其它商業保險!

首先它最大的一個短板就是保障內容不全面。我前面也說了,它只保100種重疾和癌症,輕症保障和輕症豁免都是沒有的。

而且它的保額也沒太大意義啊,超過40歲只有10萬,60歲以上的甚至沒有保障。

本來年紀越大發病率就越高,保額配置也應該相應跟上才是。從這點看,相互保的保障是不足的。

另一方面,它的續保也是個問題。

雖然相互保是信美人壽發行的正經產品,但螞蟻保險也說了,如果3個月後加入人數少於330萬的話,信美相互有權終止產品。

新出來的東西,運營難免不太穩定,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呢。所以大家千萬不能把重疾保障都寄託在它身上,更不能因此而錯過了投保重疾險的最佳時期!

該買的保險還是趕緊趁早買,年輕的時候身體健康,選擇餘地大,再則保費也便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