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你,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你?

“真實的自我”的概念是建立在你的心理因素和這些因素之間的差別上的,這些心理因素是你的真實自我和心理的一部分,而你的心理因素只是根據真我本體的變化而變化的。

為了說明這個觀點,我們首先舉一個自我矛盾的例子——例如,當你阻止自己去做誘惑性的事情。

對我來說,服務員在我等主餐上來的時候問我要不要再來一些薯片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我被自己想要更多薯片的慾望所吸引;另一方面,我被我不應該吃零食的想法所驅使。我的想法是,這些心理狀態是相互衝突的,我的慾望或信念——一個是內在的,而另一種是外在的。


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你,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你?



一個代表了我的立場,我真正喜歡的東西,另一個在我的腦海裡就像一個外星人,在某種意義上,它是我的一種想法,但在更深的意義上,它並不是屬於我的。

關於內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區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一幅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圖時代的古典畫作是這樣解釋的:你在本質上認同自己的價值觀,並能夠從它們的角度反思自己的心理狀態

在這張圖上,真實的自我,是你的價值觀和那些價值觀認同的心理狀態之間的一個聯繫網。例如,慾望是你內在的真實自我,如果這個慾望是關於得到你喜歡的東西的話。我覺得這幅傳統畫非常具有吸引力,其中一個原因是它有著心理學研究上認可的人們對真實自我的判斷。


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你,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你?



首先,我們是有證據支持這樣一種觀點的,即你的價值觀構成了你贊成或反對某種心理狀態的關鍵。這裡發現的關鍵是我們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們對他人真實自我的判斷,以政治立場作為價值觀的代表,研究人員發現,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研究對象會經常就特定的心理狀態是否存在於一個人的真實自我中這一觀點持相反的觀點。

例如,當馬克認為同性戀是罪惡的,但對其他男人有性上的好奇時,57%的自由派受訪者認為馬克的感覺是他真實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他的信念在起作用。只有26%的保守受訪者表示同意這一想法。

然而,當馬克被描繪成相信同性戀在道德上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對同性戀伴侶抱有負面情緒的情況時,這種模式被逆轉了。在這個案例中,高達68%的保守派受訪者認為馬克的感覺是他真實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他的信仰,只有38%的自由派受訪者表示同意。結果是,當受試者認為一種心理狀態是好的時,他們更容易判斷出這種心理狀態是馬克真實自我的一部分。這表明傳統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們的價值觀是我們判斷真實自我的立足點。


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你,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你?



另一項對傳統觀點的支持來自一系列科學研究,這些研究關注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身份的判斷。結果表明,人們的堅持程度更多地取決於道德品質的連續性

,而不是其他心理或身體特徵等因素。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對象被要求考慮這樣一種場景,他們在25歲時重新見到了現實生活中40年來第一次認識的人,並評估在此期間哪個特定的變化改變了那個人展現真實自我的程度。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改變(例如,變的種族主義,變得殘忍,變得誠實,變得慷慨)被認為比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個性、基本認知、偏好或覺對真實的自我有更大的影響,其他研究也支持這些結果。

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我們對人隨時間的持續存在的判斷集中在他們對這個人整體性格的評價上。


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你,哪個才是最真實的你?



總之,我們有一組結果表明我們判斷真實自我的立場是可評估的,另一組結果表明這些判斷的對象是可評價的。當談到真正的自我時,我們傾向於從價值觀的角度來判斷客觀存在的價值。

平心而論,心理學文獻對傳統的、基於價值觀的真實自我概念的支持並不完全是結構化的。一方面,在所有這些研究中,同樣的價值觀是否在起作用尚不清楚。認為某事的好壞和認為它在道德上的好壞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方面,政治歸屬感並不是價值觀的完美代表,不是所有的自由派都有相同的價值觀,也不是所有的保守派都有組織內相同的價值觀。這些問題應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加以探討。但一般人的判斷似乎更支持傳統哲學家的觀點,即你是自己價值觀和與之相一致的心理狀態的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