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住了世界末日的災難,卻扛不住對「一汽」的偏愛!

抗住了世界末日的災難,卻扛不住對“一汽”的偏愛!

就在民企越來越難獲得銀行信貸的時候,一則讓市場震驚的消息傳來,中國一汽集團獲國開行等16家銀行超萬億元授信。

一家企業獲得萬億級別的銀行授信,一汽是第一家,算是開了先河。

一汽表示,各銀行給它的只是意向性授信,並非實際授信額度,不代表目前真實的資金需求,近期它也沒有重大項目需要重大資金投入;此次與各銀行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鞏固銀企關係。

人們不免要疑惑了,既然沒有這麼多資金需求,為何銀行要上趕著“送錢”給一汽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認為,不排除為一汽以後出手併購行業內汽車相關企業。

更多市場解讀則聚焦於東北振興。

此次一汽與16家銀行的簽約發生在吉林省政府和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共同舉辦的“金融助振興—吉林行動”系列活動中。

在振興東北的背景下,在吉林省的大力扶持下,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中國一汽,作為吉林最大企業,自然要獲得最大力度的支持。

數據顯示,中國一汽2017年實現營收695.24億美元,而全年吉林省GDP為15289億元,一汽營收佔了全省GDP的30%。

今年4月,國資委表態稱希望一汽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汽車產業突圍和趕超之路,在高質量發展、吉林振興、東北崛起中有新作為。

有媒體就稱,汽車是支柱產業,一汽又被賦予這麼多的任務,顯然不能僅從經濟角度看待,因此萬億授信額度似乎也不算太多。畢竟海航去年還獲得了超8000億元的授信額度。

一汽集團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它是新中國第一家汽車製造企業,造出了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卡車,和第一輛轎車、第一輛越野車…

它旗下擁有紅旗、奔騰、夏利、威姿、威樂、威志、森雅等自主品牌,以及一汽大眾、一汽大眾奧迪、一汽豐田、一汽馬自達等合資品牌,同時還生產解放牌貨車與客車。

作為共和國汽車工業長子,一汽近些年的市場表現卻很不好,尤其是自主品牌一直被定位不清晰、產品競爭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所困擾。如果沒有合資品牌的利潤撐著,一汽早已陷入虧損。

根據汽車工業協議數據,2018年1-8月份,一汽乘用車銷量達到201.52萬輛,但其中一汽大眾(含奧迪品牌)和一汽豐田兩個合資車企分別佔了131.65萬輛和48.26萬輛,也就是說自主品牌在8月內只賣出了21.61萬輛車。

它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一汽富維和啟明信息),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分別為0.62億元、-6.39億元、2.49億元和0.19億元,加起來竟是虧損的。

而前幾年因內部貪腐問題,80多名集團中高層幹部落馬的消息,更是震動了社會。

在很多人眼中,在民營品牌崛起、車市銷量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乘用車外資股比將取消、國內車企依靠合資控股“坐收紅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的背景下,一汽面臨著被淘汰的危機。

去年8月,將長安汽車搞得風生水起的徐留平被調往中國一汽,一場由他主導的振興計劃由此拉開帷幕。

徐留平上任之初就提出了競聘機制,發動了一場以上率下的人事改革。

還重塑紅旗品牌形象,成立了紅旗事業部,聲稱要將紅旗品牌打造為中國第一的新高尚品牌,不僅要涵蓋豪華轎車、SUV、跑車等多個品類,還請來了前勞斯萊斯設計總監出任首席創意官(CCO)。

抗住了世界末日的災難,卻扛不住對“一汽”的偏愛!

▲最新紅旗品牌概念車

剝離紅旗之後的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一汽吉林則併入奔騰事業部。

為了搭上眼下大火的新造車潮流、盤活一汽的剩餘產能、帶動供應鏈企業,今年1月一汽轎車與新特汽車達成戰略合作,為新特代工生產旗下的電動汽車;還在今年6月領投拜騰汽車B輪5億美元融資,並將夏利旗下華利汽車以1元價格賣給拜騰,幫其解決生產資質問題,而拜騰則幫華利還掉8.5億元的債務。

但仍有很多人質疑,國家拿出巨資扶持,能幫助一汽振興嗎?

此前十年,一汽投入了數百億研發費用,但依然每況愈下,而且研發投入的產出效率很低,平均每件專利的投入接近1800萬元。如果這1萬億元投給民營車企,對行業和經濟的帶動作用或許更大。

國家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給中小企業增加貸款不過數千億元,而一個國企卻能一次獲得萬億授信,其中差別十分明顯。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