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的年輕人,當初的熱忱爲何漸漸煙消雲散?

結合工作實際來談一談,為什麼機關事業單位的年輕幹部,最終大多數都沉淪了。

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化年輕幹部隊伍。然而,現實情況是,年輕幹部有素質有抱負,卻難有施展的空間和發展前途。

為什麼企業都喜歡搞校園招聘?這四個原因導致

其一:應屆畢業生成本低,招應屆生可以降低成本。其中基本都是小微企業考慮的原因。

其二:企業有很多初級崗位,專業技術要求不高。

其三:剛剛畢業的學生如同一張白紙,可塑性很強。

其四:應屆畢業生踏實肯幹,吃苦耐勞,不會太計較!

三、四點基本都是大中型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最看重的。

機關事業單位的年輕人,當初的熱忱為何漸漸煙消雲散?

公務員漲工資

在小編看來,年輕幹部剛從校園出來,涉世未深,是最具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一般這個時間在5年之內。如果培養得當,將會成為一個有用之才。但現實是,機關事業單位論資排輩現象嚴重,絕大多數年輕幹部升職加薪無望,於是逐漸與無數前輩一樣,慢慢沉淪。這就是機關事業單位長久以來的詬病。不是不努力,是努力了也沒指望。

機關事業單位多年來被人詬病工作作風不行是因為什麼?歸根到底還是晉升不合理。

在企業,有付出就有回報,但在機關事業單位,付出不一定能有回報,說不定還被人諷刺人傻,給你來個“能者多勞”。能者可以多勞,但也得有所得才合理。年輕人可以有幹勁有奉獻精神,但畢竟總得生存、生活,雖然說對於剛畢業大學生來說薪水不是定義一個職位最重要的指標,當然,它還是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付出而不給予相應的待遇,怕難免會被磨去幹勁。試想一下,大家都處於升職加薪無望的環境中,還能有什麼心思去工作、服務群眾。

機關事業單位的年輕人,當初的熱忱為何漸漸煙消雲散?

創意配圖:國家安全委員會

體制內其實需要勾心鬥角的地方很少

很多人對體制內的印象就是,體制內嘛,人際關係複雜,大家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其實這也是片面的刻板印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體制內只不過因為人際關係比較穩定,大家在一起相處久了,自然而然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和利益的爭鬥。

但是現實中的體制內不是電視劇,也不是小說,在級別比較高的單位,人際關係其實也並沒有多複雜。

大家素質都比較高,彼此之間都客客氣氣的,相處非常融洽,至少表面上會客客氣氣的。只要你不表現得咄咄逼人,不要有太強的個性,大家相互之間還是很好相處的,最起碼比你跟社會上的人打交道要更舒服一些。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連體制內的人際關係你都適應不了,受了一點委屈你就爆發,動不動就跟領導和同事起衝突,你到了體制外,是分分鐘被炒魷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