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张三爷的形象那可真是鲜明极了,三国演义说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于是从94年央视版开始,各种影视作品早就给相应演员立好了标尺:个子高、魁梧甚至偏胖,眼睛得大、脸要黑、嗓门要凶,接下来给你粘上被雷劈过似得炸毛假须,行了行了上去演吧兄弟——你演的了李逵,就演的了张飞。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结果新三国的张飞和新水浒的李逵还真就用了同一个演员,俩人一开口都是“俺哥哥也能当皇帝”,台词都特么一样,搞得老衲精神十分错乱……

实际上,正史里压根没记载张飞的形象,各种偏史野史假史则众说纷纭。于是我私下揣测啊——如果张飞真的像演义里说的形象这么非主流的话,《三国志》一笔不提怕是有些说不过去,结合其不到二十岁就跟着当时没名没钱的刘备打群架这种经历来分析的话,私以为说他家里很有钱、擅长画美女的说法也纯属扯淡——这应该是个长相不出众、不细致、够义气、透着勇猛劲儿的人,大概是下面这个形象。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呃……这张似乎太战场风了,生活常态里不可能成天都龇牙咧嘴的,日常形态估计是如下的样子: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有点……又走错片场的意思,再这样下去渣渣辉版的赵子龙就该出场了,那可了不得~~~打住打住,先插播一张长相不出众不细致但是透着勇猛的耳机图片,并且把话题扯回来。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与张飞对应的耳机,个人觉得就是爱丽丝M1了——估计看到这儿有人会开始犯嘀咕:之前拿ER4对付关二爷我们好歹还能理解,可张翼德这种武力值排名三国前矛的,弄个售价不足一千块的耳机来说事儿……是不是有些不合适了?那些万元级的你打算安给谁?汉献帝么!?

非也非也~~看官须知,耳机三国这个系列文吶,主要写的是个风骨,而不是所谓素质。味道对路比什么都重要——我刚刚挂的那两幅山鸡哥照片,是因为我觉得张飞是个“义、勇、外糙里细”的爷们,爱丽丝M1不合适么?卖这么多年800软妹币的售价初心不改算不算义?听感算不算勇?长相糙不糙?不光长相糙,耳机本体也皮实着呢,光那线材就牛大发了——敢戴着睡觉一准儿能把自己勒死你信不信?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上一篇的时候咱们讲过,三国时候武将单挑这件事已经绝迹了,那么关羽张飞被人称为“万人敌”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是说他们能带兵,带的兵很能打,这件事你套到电视剧《亮剑》上一想就明白:李云龙先生论武艺远不如魏和尚、论枪法连政委老赵都不如——他牛的就是带兵能力,同样一拨兵送到他手下立马变得嗷嗷叫,短时间内就能蜕化成所谓的虎狼之师,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过来解释就是将领牛逼的话部队战斗力就更强嘛~~~~~~当然这也分,有智将仁将儒将勇将等区别,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的成长方向喽~

智将儒将这些必然不是张飞的设定,不管正史还是演义,大家眼中的张三爷都算勇将的典型代表,一往无前那种。但在我心中,三爷的勇,却有着别样的味道和背景……

那一年是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时年二十三岁的刘备和二十四岁的关羽(你没看错——关羽还大刘备一岁,故而桃园三结义这个说法更加无法成立了)在漫山遍野的黄巾军中决定赌上自己的未来,而他们身边的张飞,仅有十七岁。

十七岁,还有些懵懂的年纪,恐怕他不大懂什么是出将入相,亦不知何为封妻荫子,他只是觉得自己遇到了两个特别好的大哥,年轻人,性命之类的不会想太多——没废话,我跟你们。

然后打了很多仗,遇见很多不顺利的时候……他没动摇过,或者说他从没想过为什么要动摇——以至于被曹操逼到了死路上的那一次,刘备丢了妻子孩子跑了,连关羽都不得已投降了的那一次,他也没多想,只是在桥边摆开了仅有的二十个亲兵,然后瞋目横矛,渊渟岳峙,用睥睨天下的胆气,向对面成千上万的曹军吼出山崩海啸般的一句战言:“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

曹操退了,“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后来有人说张三爷真有胆,但我却明白,那时候已经无所谓胆气不胆气了,他心里想的恐怕是:“我就死在这里了吧?嗯~我就死在这里吧!”

张翼德,岂无义乎?岂无勇乎?岂无情乎?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港真,在我心目中张飞比关羽可爱多了;作为耳机,亦觉得M1比ER4可爱多,ER4系列是那种抖尽锋芒天下看的性子,M1却是在看似粗糙的驱壳下藏着一颗韵味深长的魂灵——它没有毫无道理的热血、没有大猩猩求偶时挥洒荷尔蒙般的浓郁、更没有极具表现欲的凌厉透明。它的声音乍一听有些粗糙、颗粒感强、素质并不让你觉得多强,味道上堪称温暖醇厚踏实,许多细节和内容藏在这份味道下面。这声音勇毅而不狂躁,有人情味儿而不急于显露,不争着表现什么,用心倾听的人能感受到它骨子里涌动着的情感和热血。

聊到这里,忽然想起来吴宇森导演的《赤壁》里,张飞依旧被打扮成一个憨壮的胖子,满头炸毛,一出场赤手空拳啥武器都不带,乱军从中一个助跑撞死一匹马……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

WTF!!!这他娘……导演应该是没搞弄明白勇将和傻逼的区别吧???实际上很多导演和编剧的确不会动动脑子想去想张飞和李逵有什么不同(就算是李逵也只是彪悍,总傻缺不到这个份儿上啊),或者他们认为进影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脑袋横竖不好使,琢磨那么多属于庸人自扰?

所以呀,之前拿山鸡哥的照片出来不是没有原因的,真心觉得历史上的张三爷形象不会如上图一般“拉风”,他也许更像是我们身边都找得到的一种人:这人不是很善于表达急于表达,也不爱抢风头,但是在你需要扶一把的时候,他一直在~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何况,张三爷和M1一样,是有潜力的,与耳机有明显不同的则是,人的潜力是会随着成长而被挖掘、发展、闪耀的。

早期的张飞,平心而论,领军能力恐怕明显要弱于关羽。带兵打仗不是跑去铜锣湾砍人,有太多东西决定了一个人是否算得上将才,就如同今天的足球场上,好球员将来不一定能当好教练一样,同理,勇将未必堪当大将。这些事儿刘备心里很清楚,所以纵然在长坂坡舍过命扬过名,玄德哥哥也迟迟不敢给他机会,一旦分兵总是关羽自领一军,什么单挑马超单挑许褚这都是罗贯中好心给他编排的桥段——事实是,张飞在正史上并没单挑过谁。

好在他从不动摇,好在他从不多想,他在学,在想,学着想着,时间之轮转到刘备入蜀这一年——关羽坐镇荆州,眼下却必须分兵,环顾四周除了张飞赵云之外没有更好选择……终于,终于,这一次,挑战与机遇,总算来了~

这一来就无法收拾:张三爷想透了什么,也明白了什么,人一旦开悟,一旦真的从“识天、识地”进化到“识己”之后是很可怕的——从重庆到成都,搁现在也就是四个小时开四百公里高速,那会儿可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并且从地势上来说也是一路上坡,结果呢?张三爷先是在江州打了个漂亮仗之后玩了出“义释严颜”,紧接着按《三国志》的说法是“飞所过战克”——就这五个字,飞将军的劲儿瞬间透纸而出!他知道自己该怎么打仗了,他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取胜方式是什么了!——你曹孟德有虎豹骑,难道我猛张飞打奔袭快攻就差了?我就要快!就要猛,就要在奔袭出奇这条路上玩出意味来!我并非你们以为的那种粗人!!!

接下来打张郃,又是奔袭!又是快攻!——张郃这个将军打仗的风格是很严谨的,却还是被三爷的速度流打法着实捅了一刀子,被打得“前后不得相救”~真真儿是应透了风林火山里那句“侵掠如火”,也无怪乎罗贯中给他生生安出这么一副形象来——这形象一看就不是坐那儿守家的主儿啊!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张三爷的打仗方式我大概可以概括为:你假设我是个耳机,就是那个爱丽丝M1——你可以看我糙不在乎,可以看我素质不高不提防,但是你别给我机会,别让我发挥潜力,别找到最适合我的战场、前端、歌曲——你别让我找对了缝儿掏你心窝子,否则,一掏一个准!而且还是自带诸葛连弩技能的掏法,一掏就停不下来!

顺便提一句,目前为止,最适合听张学友的头戴耳机,我一直认为是M1,没有之一~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条耳机的调音,已经有些不符合现在的主流音乐审美了,比如很多ACG它恐怕都不会合适,当下的音乐大多很考校器材的表现力和表现欲,最好能一耳朵把人揪住,在这方面M1无疑是老派的、不擅长的,而且它对前端有要求,至少给台国砖吧~~~所以会出现有人买了之后拿手机听ACG觉得完全不如K420的情况,提个醒哦,需要慎重,毕竟如今已经不是古惑仔的时代了,精致小鲜肉才是潮流~~

耳机三国 002 蜀卷张飞篇

耳机会老,张三爷也会老,不仅老了,他死的还很憋屈,在得知二哥死讯之后不久亡命于宵小之手,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的标题是“急兄仇张飞遇害”,文中说他“旦夕号泣,血湿衣襟”,寥寥数字令读者恻然……从十七岁那天起就说好了跟着你们,生死与共,不是说好了么?

文末,摘一段歌词, 送给我心中的张飞张翼德,他曾被刘备赞曰忠毅、被民间传说勇猛,他打了不少胜仗,封侯败将成名千古,然而写到这里,我心中依然只想得起,长坂坡前,那瞬间舍却了生死的少年~~~

“旁人从不赞同

连情理也不容

仍全情投入伤都不觉痛

如穷追一个梦

谁人如何激进

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

沿途红灯再红

无人可挡我路

望着是千军万马都直冲

我没有温柔

唯独有这点英勇”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