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營口娘娘廟新探

明代營口娘娘廟新探

作者 李志遠

明朝時期,營口稱為梁房口。永樂年間,為了抵禦倭寇的入侵,朝廷頒令在遼東沿海設立煙墩和兵堡,在我們營口城區設立了梁房口墩和梁房口堡。梁房口墩為沿海“邊墩”,起著瞭望敵情和施放烽火的作用,而梁房口堡則是位於內陸的軍隊駐地。而在邊墩和兵堡之間還有傳遞烽火信號的墩臺,稱作腹裡接火墩。根據明代鉅著《遼東志》及《全遼志》的介紹,每個墩臺之間的距離為5裡。每個墩臺的守軍為5名。梁房口墩在五臺子,梁房口堡在大官屯。二者之間有三個墩臺,分別是通惠門墩、光華路青堆子、火車站青堆子,總共五個墩臺。這就是民間流傳的“五臺子”的來歷。

明朝初年,營口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當地駐軍的後勤補給都是通過海運由東南沿海送抵。隨著南方海船的到來,作為護佑海上生靈的媽祖文化也隨之傳播到了營口,它的具體體現就是媽祖娘娘廟的興建。

在明代《遼東志》《蓋州衛山川地理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位於梁房口墩和梁房口堡之間標有一座娘娘廟。而在明代的《籌海圖編》中,也有相似的圖文。有關娘娘廟設立的準確時間,現在還未見記載。它大約建於明永樂十三年朝廷頒令在遼東建邊墩,即營口五個墩臺修建後不久。至於娘娘廟的準確位置,由於該廟毀於明末的戰事之中,因而也很難準確判定,只知道它位於五臺子和大官屯之間。

由明代文學家陳子龍等人編篡的鉅著《皇明經世文編》(1643年),彙集了明朝200多年理朝治國的方略大事。其中的卷四八二《熊經略集三》中的《與登萊道陶副史-海道運糧》一文中提到了梁房口的娘娘廟。

熊經略即明末將領熊廷弼(1569~1625年)。熊廷弼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啟元年(1621年),三次受朝廷委任經略遼東。當時的遼東地區正遭受到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後金部落的侵擾。熊廷弼臨危受命,施展方略,為穩定遼東局勢做出了重要貢獻。上文提及的《與登萊道陶副史-海道運糧》一文,即是熊廷弼對山東登萊道陶副史的重要指示。

文中講述了對從山東運糧經停蓋州,再到三汊河的注意事項。文中寫到:“勒令山東運官將船盡赴三汊河交卸,當速為變置,不可以一朝留……且由蓋套至河三百里,一路淺礙,向無船行,無人識路……自蓋套至娘娘廟,由海汊中行,自廟入河寬五六里,深不可測。”文中的蓋套即指蓋州大清河口。套,即河流拐彎的地方,如黃河的河套。而三汊河即在牛莊附近。由蓋州至牛莊,中間經過遼河口的娘娘廟之地。此地河寬五六里,深不可測,顯然指明瞭當年遼河口的地理概貌。文中提及的娘娘廟,應是指明永樂初年,朝廷為抗擊倭寇的入侵而在遼河口修建的五座烽火臺堡,隨後由民間修建的天妃娘娘廟。

有關娘娘廟的具體地址,早已無遺蹟可考且文字資料匱乏。在《遼東志》的《蓋州衛山川地理圖》中和《籌海圖編》的圖文中我們可知,娘娘廟位於梁房口墩(五臺子)和梁房口堡(大官屯)中間的位置。如果從5個墩臺中間的一個即光華路青堆子所在地,並且還應臨近港口來看,當年的娘娘廟就應在現今市委廣場即清代的東營子附近,這個地方在明清時期就應是一個人口稠密區。當年此地的三義廟及元神廟等建築早在營口開港(1861年)以前就存在。此地臨近遼河,應是一個港口。

在《與登萊道陶副史-海道運糧》一文中提及的“由廟入河寬五六里,深不可測。”說明當時的遼河口要比現今寬闊得多。從營口五個墩臺中的大官屯、火車站青堆子、光華路青堆子的位置及軍事常識來說,它們距河岸的距離都不超過一公里。那麼通惠門墩和五臺子墩也應類似,當年遼河口南端的位置就應在今日的德勝市場處。如今西部渡口、西大廟一帶的陸地應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形成的。

至於娘娘廟的損毀,有歷史小說提到了明末的明軍和後金軍的戰爭,當年明將毛文龍和後金部隊在營口周邊進行過幾次戰鬥,娘娘廟在戰爭中遭到了損毀。雖是小說,也應有一定的歷史依據。

以上,是對明代營口娘娘廟新線索的簡單敘述及初步判斷,有謬誤者望與有關人士相互商榷。

本文選自《營口春秋》2015年第2期



明代營口娘娘廟新探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