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在眼花繚亂的燈具市場,你是否注意到燈具除了按材質分門別類之外,還有按空間需求的不同分類。客廳、臥室、書房、廚房、衛生間、走道等不同空間的燈具,它們怎麼裝、裝在哪、甚至用什麼材質的燈罩,都會產生不同的燈光效果,營造不同的氣氛。

接下來,小編就不同空間的燈具如何裝,裝在哪這個問題,和大家聊一聊。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客廳:

客廳主燈一般位於天花板正中央,為室內提供整體照明,常用吸頂燈和吊燈兩種。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吸頂燈】20平米的客廳,可選擇直徑80公分左右的圓形燈,或者110*70公分左右的長方形燈。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吊燈】如果用吊燈,也可以不安裝在天花正中,而是裝在茶几正上方,把燈拉得低些,成為沙發區的焦點。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吊頂】如果客廳有吊頂,可以考慮安裝燈槽,暗藏燈具,使得光線通過天花板漫反射變得柔和,但是光源顏色務必單一,不要五顏六色。且樓層低的房間,吊頂造型務必簡潔,太複雜線條會讓人感覺有壓抑感,最好只做一級天花吊頂(即吊頂只有一層),一般離頂12-15公分,帶燈槽的吊頂邊緣厚6公分,吊頂後的空間高度宜在2.5米以上。燈槽光源常用led燈帶,吊頂內空間狹小,燈帶易扭曲,難固定,尤其在拐彎處,安裝時叮囑師傅一定把燈帶整理平直,再用專門的卡子固定。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臥室:

臥室作為主要休息空間,需要一個柔和、放鬆的燈光環境。人的視線除了站立平視,更多是睡前平躺注目上方的,因此宜設置分散、間接、亮度較低的光源,不宜採用光線向下直射的燈具。比如沒有柔和燈罩遮擋的吊燈等。燈罩可採用紙、木、竹等天然材料,營造舒適自然的空間氛圍。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壁燈/檯燈】床頭兩側一般用壁燈或檯燈,為睡前閱讀提供照明,二者各有優勢:壁燈不佔據床頭櫃空間,檯燈不必在牆上預留線口。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小夜燈】近地面處推薦安裝小夜燈,最好帶人體感應,黑暗中要有人經過可自動亮起,微亮不刺眼,正好照亮腳邊,持續幾十秒後自動熄滅,方便又省電,尤其適合需要夜裡照顧嬰兒的家庭。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餐廳:

餐廳一般用低垂的吊燈,讓光源足夠低,在餐桌附近形成對比,營造出溫馨的就餐氛圍。吊燈最低點宜高於餐桌70公分,直徑宜比桌子寬度小30公分以上,以免碰頭,色溫3000k左右的暖黃色光芒,讓食物外觀更誘人。在天花板預留燈線之前,最好先確定餐桌的位置,線口要留在餐桌中心點的正上方,燈光才能聚攏在餐桌附近。宜使用半透明材質的燈罩,如亞克力,紙等,既能向下聚光,又能適當透光,對周圍有一定輔助照明的效果,使光線柔和。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廚房:

大多數廚房都會做成集成吊頂,再把平板式燈具嵌入其中作為主燈,常見尺寸為30*30公分。

主燈一般位於天花板正中央,但人在洗菜、切菜、烹飪、洗碗時都是背對主燈的,身體和吊櫃的陰影都落在臺面上,操作區反而昏暗,因此為操作區補充照明極為重要。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櫃底燈】推薦在吊櫃下方安裝櫃底燈,伸手即亮,防止切菜時看不清而切到手指。在色溫3000k-4500k的暖白光或自然白光下,菜品顏色鮮豔,為擺盤帶來的愉悅的感受;夜間進入廚房倒水時,櫃底燈自亮自滅,不必開主燈,大幅省電。

不同空間的燈該如何選擇?

衛生間:

和廚房類似,衛生間主燈常做成嵌入式集成吊頂,或者用取暖、換氣、照明一體的浴霸設備。燈具必須防水,燈罩宜密封,燈具接頭切忌暴露在外。燈的開關如果為蹺板式,宜安裝在衛生間門外,否則宜使用帶防濺盒的開關面板。鏡前燈的開關要排列在鏡子兩側,照亮面部,不留陰影死角,方便化妝。要用自然白光,因為暖光會把皮膚照得蠟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