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寫了個「墨」字,衆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今天最近,留下的典籍當然也是最多的,所以考究起來也比較方便,而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人們研究最多的就是乾隆了,看現在的影視劇就可以知道,現在熱播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講的都是乾隆,這原因應該就是乾隆比較風流,沒事有喜歡寫寫畫畫,留下來的詩都有4萬首,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有參考出處了,杜撰起來也比較容易嘛。而且,乾隆本人也比較喜歡吹牛,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個乾隆把自己吹上天了的故事。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乾隆上位後,為了突出自己的才華,就經常對人說,康熙爺當年是如何如何喜歡他,甚至是康熙臨終前,才決定將雍正立為繼承人,這都是因為喜歡乾隆的原因。為了讓這事聽起來有依據,乾隆肯定要做鋪墊了,於是就有了這個康熙寫下一個 “墨”字來考眾皇子,不過眾皇子皆答錯,只有乾隆一人答對下聯的故事。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滿族在入關之前人只知道騎馬射箭,以武力來征服天下,對於文化知識並不看重,等到清兵入關以後,受到漢人的影響,開始學習漢文化。因為這些統治者認識到漢文化有很大的優越性,用此來統治人民,更利於國家穩定。然而在清朝前期的時候,所以很多滿人對漢文化知識學習的並不好。而到康熙繼位之後,他經常教導自己的子孫,一定要好好學習漢文化,治理天下不能還靠騎馬射箭那一套。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某一次,康熙在好幾張紙上寫下了“墨”,讓太監們把這些“墨”字送到各個親王的府上,讓他們對出下聯,然後這十幾的太監手捧著墨字,奔赴各個王府,讓各個親王回對這個字,再送回宮裡給皇上批閱。當時,四阿哥胤禛在佛堂裡打坐唸經,當時聽到外面的傳令聲,趕緊走到外面去接旨,太監趕緊將這一張寫著墨字的紙張遞給了四阿哥。四阿哥問道,這是聖上只讓讓我來對,還是讓眾多阿哥一起來對。太監回答說,這是皇上各位親王一起來對。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胤禛想了想,回了一個“吏”字,然後把自己的兒子弘曆叫了過來,他讓弘曆拿著這張寫著著“吏”字的紙張,跟太監一起進宮。接著太監問道,皇上如果問起親王回的這個“吏”字是何意,老奴該如何回答?胤禛回道,皇上是想要吏治清明,剷除那些貪官腐敗風氣,所以應該回對一個“吏”字。四阿哥回覆的這一句話,多符合他本人的脾氣和性格,因為後來四阿哥登基做了皇帝之後,確實是鐵拳鐵腕的處理官員貪腐之事。

那些拿到親王回對的太監們,拿著紙排成一列讓皇帝看那些親王寫的字。康熙首先從皇長子開始看起,回的是一個武字,康熙罵道,狗屁不通,接著再看下去三阿哥,寫的是個“書”字,四阿哥寫的是個“吏”字,八阿哥寫的是個 “文”字,九阿哥和十阿哥分別寫的是“紙”和“筆”,十四阿哥寫的是“硯”,然後康熙無奈道:“好啦,你們三兄弟是合起夥來給朕送筆墨紙硯的嗎?朕不缺這個。”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接著康熙便拿起硃筆在上面開始批閱,寫下“不通”二字,到四阿哥的時候,只拿筆在上面點了一個點兒,卻沒有寫字,弘曆站在康熙旁邊為他研墨,康熙抬頭看了看他,問道,你看你這些叔叔和你的父親哪一個回的好?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弘曆很乖巧的回答道,皇爺爺都已經有了想法啦,弘曆不敢再妄自揣測,皇叔們都不通,那我的阿瑪寫的應該也不通,只不過我在這裡,皇爺爺給我面子,才在紙上點了個點而已。康熙聽完之後笑著讓弘曆回這副對聯,弘曆寫了個“泉”。康熙說,你怎麼想到回這一個字的?弘曆回道,墨字拆開是黑、土,而泉字拆開是白、水,正好白和黑和兩種顏色對上,水和土同屬五行。康熙大悅,連聲誇讚他聰明。

康熙寫了個“墨”字,眾皇子全答錯了,下聯只有小乾隆一人答對了

好了乾隆吹牛的故事就分享到這了,康熙一生生下皇子35個,有排位的24個,孫子就有97個,為何要喜歡不是嫡子的乾隆?而且正史記載,康熙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才在圓明園中見過乾隆一面,然而乾隆當上皇帝后,特別是到了晚年,總喜歡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