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室羣租整治半年調查:避過風頭繼續住

2017年年底北京市開展的地下室群租房整治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時至今日已過去半年。記者近日隨機選取了東城、西城、朝陽、豐臺等部分小區地下室進行走訪調查,發現有些地下室群租已出現反彈苗頭。

北京地下室群租整治半年調查:避過風頭繼續住

搬走的租客又回來了

豐臺區方莊芳城園三區15號樓地下室,是一處被分成十多個隔間的群租房,已於去年年底清理騰空。5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此處地下室時,裡面空無一人,房間均已鎖上。一處掛著“北京錦繡祥瑞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房間也大門緊閉。

而6月27日上午,記者再來時,此地已燈火通明。靠南面的一個房間門敞開著,裡面並排放了兩張床,兩名男子正躺在床上聊天。掛著“北京錦繡祥瑞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牌子的房間也已開門,裡面坐著四五位男子在商談。

在出口處,記者碰到了一位穿著背上印有“方莊物業”字樣工作服的男子,問其是否有地下室可租時,男子回答:“現在地下室不讓住人,租不了。”“我看裡面現在有人住著。”記者追問,男子回答:“他們之前就住這,現在搬回來了。”

旁邊的14號樓地下一層靠東邊,也有一個房間虛掩著,透過門縫,記者看到一位男子正躺在床上看電視,屋內擺滿了生活用品。

同樣出現反彈的還有朝陽區興隆家園小區。6月27日上午,記者在小區16號樓看到,地下一層有兩個挨著的房間亮著燈,一間放著沙發、電視,一間擺放著一張床。住在裡面的一位50歲左右的婦女告訴記者,“我們今年才住過來,是公司安排的。”

21號樓地下室也有人居住,進入地下室左手第一間門敞開著,桌子上放著一臺電視機,還有幾張報紙、幾本兒童書和兒童橡皮泥,最上面的一份報紙日期是2018年6月26日,裡屋臥室門關著。記者從地下室出來,碰到一位推著車的保潔員,他說:“現在地下室都不讓住人,他們應該是最近才住進去的。”

北京地下室群租整治半年調查:避過風頭繼續住

避過風頭繼續住

除了最近搬回來的,還有一些“漏網之魚”,避過風頭繼續藏身地下。

西城區白紙坊街道右內西街甲10號院,這裡也曾是群租房聚集地,去年年底媒體曾報道該小區地下室已清理完畢。6月28日下午,記者在該小區看到,9號樓、10號樓、11號樓地下室確實已經人去樓空,9號樓的地下室通道還用磚牆封死了。

但8號樓地下室卻是另一番景象,1~3單元地下一層類似“筒子樓”格局,中間是一個長長的通道,兩邊是分隔的房間。大多房間都掛著門簾,其中有兩個房間開著門,裡面有說話聲和電視聲音。“他們一直住在下面,多少年了,去年整治也沒把他們清理走,不知道什麼原因,有的說是分房沒落實,有的說是有關係,具體不太清楚。”一位剛從樓上下來的女士說。

東直門內北新橋街道東羊管衚衕5號樓地下一層,是一處自行車停車場,6月27日下午,記者進入地下室看到,裡面有一家住戶,一名男子正在廚房炒菜,臥室裡亮著一盞微弱的紅色燈,房間裡擺著一張床和簡單的衣櫃,進門牆角桌上的電視機正開著。“說是看自行車的,一直住在裡面。”一位來取自行車的女士說。

而北中街18號樓一處地下室出入口,從外面看,門已經鎖上,鐵門上貼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限空間”的禁入標籤,但下面有人又貼了一張A4大小的白紙,上面寫著 “請在出門時不要反鎖此門,地下室有人,會被反鎖在內,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落款時間是“2018年5月24日”。

北京地下室群租整治半年調查:避過風頭繼續住

防反彈就要利用好

在走訪調查中,記者發現大多數騰退出來的地下室目前尚閒置中,外人出入自如,疏於管理。但也有部分地下室經整治後,採取了一些措施,改建成了便民設施、社區公共空間等,充分利用防止了群租現象的反彈。

東城區民安小區的東楊威街9號樓地下二層,也曾是一處群租聚集地,整個地下二層被分隔成了80多個小房間。記者6月27日來到此地時,整個地下二層已無人居住。地下室入口處貼著一張“地下室巡視值班表”,上面寫著“兩名保安輪流值班”,要求“每2小時巡視一次,禁止地下室住人。”

記者剛要出地下室,在入口處便碰到了一名前來巡視的保安,“我們這裡不允許地下室再住人,每天都有人巡視,也怕外來人對裡面進行破壞,或引起火災啥的。”這位保安說。

為防反彈,東楊威街3號樓地下室原有群租房已建成了“新安守護之盾體驗館”,並已向市民免費開放。記者6月27日下午來到此地,正好碰到一批前來學習的市民,講解員正在給他們講解乾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還讓他們體驗“醉酒駕駛”的模擬狀態。

和平門社區新壁街19號樓地下室則改造成了供社區居民免費使用的活動中心——“紅牆氧吧系列之社區文化氧吧”。6月28日下午,記者順著地下通道下去,入口處有三張乒乓球桌,一些居民正在打乒乓球,往裡走是棋牌室,四位老人正在打麻將,再往裡走是和平門社區回顧長廊、合唱團排練室、多媒體室等。一位正在打乒乓球的老人介紹,只要是本小區的居民,都可以來這裡活動,不收費,很受老百姓歡迎,群租房的隱患也沒有了。

類似的做法已成為本市積極推廣的方向,併為之出臺了地下室改造成為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的相關優惠政策。

本市地下室整治開展過兩輪“三年行動”,歷時已有六七年,但每次整治過後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這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主要原因還是外來人口增長和地下室租金相對便宜所致,有市場需求,就會有人不惜冒險供應。

近期,本市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地下室改造成全民商業服務設施的支持意見、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發展等辦法。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徐偉認為,這都是防止群租房捲土重來做出的有力引導,他建議,政府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對全市務工人員居住需求有一個較為精準的判斷,對現有房源也建立臺賬,打造一個供需雙方透明的平臺,在規範管理的前提下,讓資源利用最優化。

記者手記:僥倖心理可休矣

地下室群租是北京城市治理的頑疾之一,從過去的經驗看,治理、反彈、再治理——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直到今日,地下室群租問題仍然沒有徹底解決。

從調查情況看,地下室群租反彈與租賃雙方尚存僥倖心理也有一定的關係。

走訪調查時,特意詢問了當地居民、小商小販、小區保潔人員、門衛等人員,從詢問的情況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地下室不允許住人”,但當問及過一段時間是否可能時,很多人都表示這陣整治風過了,應該就可以繼續住進去了。

除了租客的認識偏差,很多原先群租的地下室,目前基本還保持著原樣,並沒有對原有居住環境予以改造或破壞,這也為地下室群租捲土重來提供了土壤和溫床。

說到底,都是僥倖心理在作祟,是對當前北京清理整治地下室群租房的大背景、北京城市發展的大方向認識不清所致。

其實,地下室產權方應該讀懂政策、認清形勢,儘早謀劃地下室用途轉型,拆除孳生反彈的溫床,搶佔新的商機;而基層相關工作人員在疏解整治的同時,也要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消除承租方的僥倖心理,這或許才能形成合力,掐滅地下室群租房反彈的苗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