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问婆石

这安州的严氏,就曾经在大清的宫廷里做过二十几年稳婆。宣统三年四月,严氏借病离开宫廷回到了安州,原因是她看见四处兵乱,害怕自己身死异乡。谁料到在回安州的路上,雇的伙计被土匪杀了,随身带着的积攒多年的金银细软被劫了,严氏说她拼着条老命,才保住她世代

留传下来的宝物,“问婆石”。

严氏回到家中,只见残垣废壁,一问邻居,才知道几年前家中遭遇一场大火,父母双亡,老伴带着儿子说是上京寻她去了。严氏大哭一场过后,在安州城水衣巷,好说歹说跟人家租了一间破屋,在门口挂个小木牌,托人在上面写着“快马轻车,严氏收洗”字样,然后在下边缀以红布条,当作幌子,继续她原来在安州城的营生,做稳婆。

过去在民间,稳婆的名声是不怎么好的,主要是嫌弃她们和产妇打交道,骂脏。在安州就有“馍过稳婆手,扔掉不喂狗”的说法。嫌弃归嫌弃,但是谁家生儿生女,又离开得了稳婆呢?

严氏在没有被挑选进宫廷之前,就是安州一带有名的稳婆。谁家产妇在临产前半月,就会备了红塘水酒登门请她前去,俗话叫“认门”,在对产妇进行检查诊视过后,严氏会交代一些注意事项。等到临产时候一到,也不必再去请她,严氏自然算好时间,早早等候在外面了。

“严氏到,产妇笑”。在过去,生产对于一个妇女来说,相当是从阎王殿里走一遭,弄不好就是“母丢命,子不保”。请到严氏,就算是母子平安了。

严氏一边准备接生的工具,一边叫人去取来老井水或者深泉水,文火煮开了端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打开,是一枚石头,便将这枚石头放入那开水中,浸泡着。这可不是一枚普通的石头,到严氏这辈,已传了五代,被视为传家至宝,各家孕妇,也当这块石头为救命菩萨。说起这块石头的由来,就得多说两句了。安州和北川毗邻,北川是大禹王故里,据西汉杨雄《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当年大禹王母亲怀着大禹王十四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在刳儿坪剖腹生儿,那汩汩鲜血,浸濡座下的一枚石头。这枚石头后来为一老道拾得,赠于严氏祖上一做稳婆的老妇,说谁家生产,拿这枚石头泡水给产妇喝了,保管顺产无碍。拿去一试,果然灵验无比。于是这枚石头就被四乡八里视为神石,称之为“稳婆石”,后来嫌“稳婆石”这名字不好听,就换音称为“问婆石”。

有了这枚“问婆石”,再加上她的良好接生技艺,严氏回到安州不到一年,名声就传遍了安、绵、梓三州,外加北川、平武、茂汶、绵竹等九县。这严氏一天骑着匹小叫驴,被人牵着走乡串巷,忙得脚不着地,那丰厚的“吉祥礼儿”也塞得严氏乐颠颠的。

有了钱财,严氏推倒那些残垣废壁,新建起了一院宅子。她说她要等着她的老伴和儿子回来。

也不清楚是民国几年的春天,安州来了一个督军,此人留过洋,满脑壳的新思想。一到安州,督军就兴办学校和医院,倡导新生活。这医院的院长,是一位据说也是留过洋的女人。她的胸口前挂着一个十字架,说什么都离不开在胸口前比画十字,离不开“上帝”和“主”。

有了医院,就得整治土医。这严氏也属于被整治之列,原因是她进行的是土法接生,不懂得消毒,而且还搞迷信。不仅摘了严氏家门口那块“快马轻车,严氏收洗”的牌子,还强令收缴了那枚“问婆石”,并且警告她,要是违反禁令胆敢去稳产接生,就封了她家的门,将她驱逐出安州。

也有不甘心的生产人家,悄悄跑来,深更半夜拍门叫唤严氏,请她出门帮助接生。严氏哪敢应声,整日紧闭房门,黯然伤神,一想到自己种种遭遇,处处磨难,忍不住泪水满面,悲泣不止。

转眼秋天到了,秋风瑟瑟,秋雨潇潇。一天晚上,严氏盘腿坐在床上,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听得撞门声,正要问谁,一群人破门而入,啥话也没有说,将严氏从床上架起来,塞进一乘小轿,飞奔而去。

等到严氏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站在督军府的客堂里了。

厢房里传来女人痛苦的微弱的呻吟声。严氏一听,就知道这女人遇上难产了。

“严氏,你告诉本督军,那枚问婆石,是不是假的?”督军的声音焦急不安。

“还啥石不石的,快出人命了!”严氏站起来,跌跌撞撞就往那呻吟声去,却不料一个跟斗,差点跌倒在地。

“你的眼睛?”督军惊呼道。

“眼睛?”严氏惨淡一笑,“老婆子成天思夫想子,早哭瞎了。”

“我已经把那枚问婆石泡了三次水给督军夫人喝了,依然毫无效果。”那位念叨着“上帝”和“主”的医院院长匆忙进来,张惶失措地向督军禀报道。

“你就再泡一次……”

“夫人说那枚问婆石是假的,她把碗都摔了。”院长怯怯地说着,看了看站在一边的严氏。

“我再问你一次,收缴的那枚问婆石,是不是你给的假的?”督军回身一把抓过严氏,厉声喝道。“真的问婆石在什么地方?”

“你要问婆石么?”严氏指着外面说,到处都是。

“都到这关头了,你个死老婆子还敢调侃本督军,看我不毙了你!”督军唰地从腰间拔出枪来,顶在严氏的脑门上。院长和丫鬟们吓得尖叫起来。

“现在救命急过救火,你等等再毙我这死老婆子吧。”严氏拔开脑门上的枪,沉吟片刻对院长说,“你马上给我准备些人参和止血的药品,再到外面拣一枚石头给我。”

严氏举着刚从外面拣过来的一枚石头,在院长的搀扶下,来到督军夫人面前,告诉她,“督军收缴的,是假的,这才是真正的“稳婆石”!”

“我就说过,谁家的宝物就那么轻易被收缴出来呢?”督军夫人气若游丝地说,“从开始我就怀疑那问婆石是假的,真的肯定还在你手里。”

“要是不看在你们两条人命,怕遭天谴,我还真不会拿出来。”严氏苦笑道。叫人赶紧将人参和几味药物,和着手中的问婆石熬出三碗汤水,叫督军夫人一气喝了,然后要医院院长按照新法接生的方式,进行助产……

督军夫人的呻吟声开始一声比一声增大了起来……

到凌晨的时候,随着一阵清亮的啼哭,院长扶着严氏走出产房,对候在外面的督军报喜道:恭喜督军,母子平安。

督军大喜,亲自下了台阶将严氏搀扶进客堂。

这时候有丫鬟将拿两枚“问婆石”呈了上来,说刚才清洗的时候混淆了,现在分不明白哪一枚是真的,哪一枚是假的。

唉!严氏长叹一声,说:“哪里有啥问婆石,就算有的话,那也算是第三枚了。第一枚,在我奶奶手里就丢了,她不晓得从啥地方找出了一块,说这就是问婆石,她留传下来的那块,被抢我的那些土匪扔山谷里去了,我找也没找,就在路边拣了一块,也就是督军收缴了的那块。”

“那你不是骗人了么?”院长惊叫起来,“上帝啊,这多可怕啊。”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天性自然,我们当稳婆的只要帮助她们做好胎位调和,到时候再教会她们生产的要领,就靠她们自己的信心和努力了。至于那枚问婆石,不过是让她们相信天佑神助,增添信心,忘记害怕恐惧而已。严氏接着说道。我仔细想过院长你说的新法接生,那是比我们的土法接生先进可靠,但是你没有消除督军夫人面临生产的恐惧,这恐惧根深蒂固,像千年老树的根,盘在我们做女人的头脑里。由于这些恐惧,督军夫人从开始就不相信这问婆石是真的,你给她喝了三次问婆石汤水,但是她心存怀疑,这一怀疑,自然就少了信心,没有信心,又怎见得到效果?就惊慌了,再喝,还没有效果,就绝望了……”

“多谢啊!”督军站起来,对严氏深施一礼。

“多谢谁呢?”严氏冷笑道。

督军弯下的腰,像折了似的,久久没有直起来。

后来有人看见严氏的门口挂出了“快马轻车,严氏收洗”字样的牌子,但是却再没人看见严氏去为谁家接生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