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为期八天的角逐已全部结束,大赛中不仅有寓教于乐的相声小品,也有点评嘉宾的精彩点评,但专家评委的点评却尤为精彩,或鼓励、或赞美、或提出原则、或提出问题等等,总而言之都是为了引领相声、小品更好的去发展,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在决赛收官之夜小品表演艺术家巩汉林先生提出了小品的创作原则,而相声表演艺术家

江坤先生则直言不讳,指出了本届大赛相声的缺陷。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在小品作品打分中,巩汉林罕见了将最高分打给了像业余演员一样的广西的选手,他说,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生活,有生活的东西才有温度,有道理,有逻辑,有自信,如果爱小品,就要善待它,如果爱相声,就不要伤害它,千万不要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娱乐而娱乐,为了廉价的笑声牺牲自我的尊严,那是在亵渎艺术,不是尊重艺术,因此赵丽蓉老师当年给我的影响,我想送给诸位,那就是:坚守底线,宁缺毋滥。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本届大赛中巩汉林先生多次谈到了小品的原则,小品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娱乐而娱乐,要道德的娱乐,绝对不能娱乐道德,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小品演员更要“坚守底线,宁缺毋滥”!巩汉林作为90年代最受欢迎的小品演员之一,他对小品原则的发言不仅有分量,而且有远见!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当下存在个别的演员、团队纯粹的为了搞笑而搞笑,整个作品毫无主题,更谈不上正能量的引领,有种观点是小品不就为了搞笑吗?真正成功的喜剧小品若干年后拿出来仍然被大家津津乐道,比如赵丽蓉、巩汉林的《打工奇遇》,这个十几年前的春晚小品不仅笑点十足,而且讽刺了当时酒店欺诈百姓,没有做到“货真价实”!好的喜剧小品不仅要有生活,有笑点,更要有正能量的主题,这样的作品才会真正的有生命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那种为了纯搞笑而搞笑的作品注定是跳梁小丑,一笑而过,淹没在小品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而姜昆先生在点评环节,更是直接指出了本届参赛相声作品的缺陷,他说,在鼓励相声演员的时候,一直在想这八天里面我们的相声有什么不足的,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有很多缺陷,我们先后看了将近有五段相声全都写的是相声演员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写相声演员的生活?因为是自己的生活,很熟悉,但是你们离我们现在关注的百姓生活远了,我们看到小品写了那么多我们周边的人物,多亲切呀,我们应该在他们身上多一些笔墨,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相声演员不是自娱自乐的一个文艺爱好者,我们应该是有文化传承,担负着社会责任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请大家记住,你们每人不要去计较名次的前后, 得没得奖牌,其实你们现在每个人都有一块奖牌,但是不是挂在你们的胸前,是挂在老百姓的心中,我只希望每个人在以后的创作和演出中提高这块奖牌的含金量。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姜昆先生作为曲协主席,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已年近古稀却没有安享天伦之乐,而是一心扑在将相声的传承与发展中,在大赛中他提出相声需要关注百姓的生活,可谓一语中的!如今不少相声都存在这个问题,一味的讲一些很旧的东西,或者调侃搭档的亲属作品等等,这些作品存在的共性就是没有生活,没有现实依据,没有鲜明的主题,没有反应社会问题,更没有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更有甚者以低俗为快乐之本,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有观点“相声不搞笑本身就太搞笑了“,就这些纯粹为了搞笑的低俗相声段子,有谁愿意让自己孩子去听?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巩汉林提出小品原则,姜昆指出相声缺陷所在

相声不仅要有笑点,更要有正能量的引领,相声从业者不仅要传承创新,更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