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借條能要回借款嗎?請看上杭縣訴調對接中心這起案例

沒有借條能要回借款嗎?請看上杭縣訴調對接中心這起案例

近日,一位姓劉的年輕小夥子心急如焚地走進上杭縣訴調對接中心,請求幫助解決民間借貸糾紛。他稱半年前借給其朋友陳某人民幣5000元用於臨時資金週轉,當時因為時間急,雙方關係又好而未留下借條。而今半年過去了,陳某從未提起過此事,昨天正好有機會向陳某說起借錢的事,可陳某卻故弄玄虛說無此事。雖說錢不多,但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原以為朋友間不會出現這種事,沒想到平時只有聽說的賴賬,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在了自己身上,說著小劉有點著急起來。

調解員瞭解事件經過後,就讓小劉好好想想還有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借款事實,比如銀行轉賬記錄、證人證言、錄像錄音等。小劉說當時因為時間急,錢是從銀行ATM上取的現金,借錢時也沒有旁人在場,更沒有錄像錄音。說完小劉更急了,忙問錢是不是要不回來了!調解員說如果現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在調解中對方又堅持沒有借款事實的話,那就會變得非常棘手,並勸小劉先別急,冷靜一下,再好好回憶下當時借錢時的情景,或者有沒有借錢過後的聊天記錄,比如感謝之類的話。小劉聽後,細細一想,頓時恍然大悟,說還真有微信聊天記錄,記得當時陳某借錢是為了還他的信用卡,借錢第二天我還發微信問他信用卡及時還了沒有,他回答說已經還了,有錢了會及時還我,還說謝謝我的幫助。

說完,小劉立即打開手機翻開聊天記錄給調解員查看,調解員看後,認為從聊天記錄可以看出借款事實確實存在,借款時間也能肯定,但借款金額無法確定,只有通知陳某到場當面調解才能還原事實真相。為了儘快追回借款安撫小劉,調解員決定先打電話詢問陳某借款事實。剛開始陳某對借款一事支支吾吾,謊說沒有這回事,調解員再問聊天記錄的內容怎麼解釋後,他才鬆口說好像有那麼件事。調解員趁機對陳某展開耐心勸導,說朋友間借錢是小事,做人誠信才是大事。在調解員的努力下,陳某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承認了向小劉借款5000元的事實,只是沒錢無法及時歸還借款,調解員便告之陳某可以到中心就還款問題再進行當面調解。最終,在上杭縣訴調對接中心,通過調解員的組織調解,雙方經過友好協商,簽訂了分期歸還借款的調解協議,並經法院進行了司法確認,一起沒有借條的借款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上杭縣訴調對接中心這起民間借貸案例告訴我們,在沒有借條發生賴賬的情況下,要保持冷靜,先不要急於起訴,可以先用試探性的語言私下與債務人溝通,注意語言技巧,儘可能還原借款事實,並通過聊天記錄或錄像錄音等方式收集證據。當掌握了一定的證據後,也儘量先通過調解組織進行調解,避免因無有力證據貿然起訴而敗訴的風險,同時也可以挽回情面而不傷感情。(縣司法局:傅永輝)

編輯:鍾毅康 編審:楊其先 監製:張鋒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