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涉性侵,是否該走下神壇?

劉強東涉性侵案成了這幾天的熱點事件。美國明尼蘇達州監獄信息顯示,當地時間8月31日,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逮捕了一名性 侵嫌犯,名為 Qiang Dong, Liu,出生日期為1973年3月10日。後經證實,此人正是京東集團CEO劉強東。

關於這起性侵案的事實如何,現在仍有待美方調查。現在劉強東被0元保釋,並已回國。9月4日,他還現身公司與某企業的簽約合作儀式,媒體報道稱其“臉上掛著笑容”,似乎沒有受到性侵案的影響。

根據美國警方的說法,劉強東可以去他任何想去的地方,但這不意味著劉強東一定無罪,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事情真相如何,吃瓜群眾仍需等待。

劉強東涉性侵事件被曝光後,民間猜測滿天飛,各種靠譜不靠譜的猜測紛紛出街。其中最不靠譜的就是陰謀論。代表性的聲音有兩種,一種是此前的疫苗事件,劉強東是唯一一個發聲的企業家大佬,有人據此認為,劉強東得罪了資本集團,這次美國之行,國內有人下套整他;另一種是,“從貿易戰到中興到劉強東,這已經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國運之戰,任何資本集團想要做空一直股票,搞臭創始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當一切都還在調查中,有些人已經站好立場,急於為劉強東脫罪。但在劉強東這事上,陰謀論顯然是不靠譜的。一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誰想搞垮京東;二是,京東是美股上市公司,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搞臭京東,對美國也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各種陰謀論其實有強行為劉強東辯護的嫌疑。不是說劉強東一定有罪,而是說,沒有證據支撐的說法都是強行洗白。沒有誰在主觀上想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但事實就是事實。

反倒更應該關注的問題是,此番陷入性侵疑雲,是京東掌門人的失職。儘管劉強東性侵案事實到底如何,尚不清楚,但一個企業家至少應該避免陷入這樣的性醜聞事件。潔身自愛,避免陷入性醜聞,不止關乎劉強東與京東的形象,更是為京東投資人與股東負責。

自京東創立以來,這家公司在過去20年來一直打著鮮明的劉強東標籤,被認為是劉強東“一個人的公司”,這背後是劉強東對京東這艘巨輪的強勢管理與事無鉅細。這可能並不是理想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而越是如此,對掌門人在私德與管理能力上便提出更高要求。掌門人一旦出現問題,便會對這家公司產生直接影響,這個時候,也要考慮,他是否應該在企業內部做出檢討。

劉強東涉性侵事件,直接影響了京東的股價。在性侵風波之後的首個交易日,京東股價開盤後下跌7%,市值直接蒸發32億美元(近220億人民幣),讓原本就疲軟的京東股價雪上加霜。今年以來,在1月創下股價高峰後,京東股價一直走勢不太好,半年多時間,股價已經下跌超40%。

劉強東的性醜聞已經對京東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劉強東不能沒有任何表態。

根據京東2017年年報,截至2018年2月28日,CEO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5.5%股權,管理層持股一共為15.8%,這也就意味著除其以外的管理層持股比例為0.3%,與此同時,依據美股同股不同權的規則,最大股東騰訊投票權只有4.4%,劉強東擁有79.5%的投票權,也就是說強勢控股的劉強東擁有一票否決權和決定權。

這樣的話語權,要求劉強東必須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回應投資者對他的“信任溢價”,如果私德有虧,劉強東不能無動於衷。21世紀福克斯前CEO羅傑·埃爾斯2016年陷入性騷擾醜聞後辭職,今年2月份,身陷“性醜聞”漩渦的永利公司主席史提芬也辭去了主席及執行董事一職,隨後他還出售了自己的股權。當自己的形象影響了公司與投資者利益,辭掉公司職務並道歉,這成為一些人的選擇。劉強東不能無視這一點。

陷入性醜聞,不管事實最後如何,都是一件光彩的事,本質上也對與投資者的“失約行為”。對此,別扯陰謀論,劉強東更不能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