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黃梅戲——藝術的傳承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它也是與廬劇、徽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黃梅戲源於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安徽省並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形成了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的獨特曲風。

天仙配黃梅戲——藝術的傳承

其中的一枚以黃梅戲著名曲目《天仙配》為主題,其背面圖案為《天仙配》劇目的典型場景(局部彩色),輔以安慶振風塔等元素的組合設計,並刊“中國黃梅戲·天仙配”字樣及面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綻笑顏……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這是天仙配中一段很出名的唱詞。青山綠水、樹林枝頭鳥成雙,比翼雙飛鴛鴦鳥,這般浪漫的景象被展現無遺。

天仙配黃梅戲——藝術的傳承

該枚以銀色為底色,整個幣面中的人物和景觀仿若都沉浸在清晨的山霧中一般,帶著一股神秘而又靜謐的感覺。在那山霧之中,隱隱可以看到那座位於安徽省的安慶振風塔坐落在林間,層層疊疊,屹立挺拔,高聳入雲。傳說這是一座為振興安慶文風所建造的塔。男主人公,恰好亦是登榜提名,高中狀元,他正是黃梅戲《天仙配》中的男主角董永,他的身份和形象與身後的振風塔相得益彰,相互映襯。

天仙配黃梅戲——藝術的傳承

我們可以看到,幣面上,在茂密的枝頭下,董永和七仙女正翩翩起舞。董永著藍衣,束藍巾,是黃梅戲中典型的書生打扮,儒雅溫潤,氣宇軒昂,一眼看去便知此人風度不凡。他的右下方屈膝半蹲的女子,紅袖粉裙、身姿窈窕、體態怡人,帶著一抹嬌羞,神韻氣度皆是優雅得體,一看便知是那《詩經》中所言的“窈窕淑女”。而這位淑女,正是《天仙配》劇目中思凡的七仙女。自古才子愛佳人,自然,佳人亦是偏愛有才華的書生的。紀念幣中的人神二者之間,無形的有一種默契的情感。

天仙配黃梅戲——藝術的傳承

自由與愛情,是《天仙配》這個劇目傳達的主題,而反應現實與大眾的心意,正是黃梅戲這個劇種的意義。在觀賞時讓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在董永與七仙女纏綿悱惻的神話愛情故事之中。在感懷之餘,我們更應該感謝黃梅戲這個優秀的劇種,它以生動的藝術形式傳承著我們的文化,令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得以流傳,願黃梅戲能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