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我养我的太湖

安徽省太湖县简介:

太湖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太湖县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庐江郡。全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

太湖县旅游景点:

花亭湖——AAAA级景点,被称为花亭湖“三奇”、“四绝”

安庆海会寺——省级重点佛寺,坐落于太湖县白云山麓,为唐代古刹

湖外湖——从花亭湖大坝以下到龙山山脚一带的水面,俗称“湖外湖”

橘子洲景区——岛上橘园及四周的栗园、桃园、茶园、李园等郁郁葱葱

太湖县特产及特色食品:

天华谷尖茶——色泽翠绿光润,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显露,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匀嫩整齐

程岭山黑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点

二祖禅茶——具有外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浓醇鲜爽等品质特点

太湖红菱——嫩果色泽为青、红或紫色,老熟后硬壳成黑色,果肉乳白色,食用部分为种子的肥厚子叶。

太湖县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庐江郡。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太湖左县,是因其时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后省,泰始二年(466)复置。《太平寰宇记》载: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

南陈太建五年(573)废东陈,独存太湖左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初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

家,生我养我的太湖

太湖县-宏湖堂

湖县,去”左”字,县名沿用至今。炀帝大业初,熙州改名同安郡,不久仍复旧称。

武德四年(621)析县地置青城、荆阳二县。七年,省青城,入荆阳。八年,省荆阳,入太湖,属舒州。

天宝元年(742)改舒州为同安郡。

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盛唐郡为舒州。

据《太平寰宇记》:太湖县在”龙山湖水之侧,因有大小湖泊遍布,而“大”字发音在当地方言发“太”字音,因而得名“太湖”,实为“大湖”之意。据《皇明一统志》载,太湖县治原”居万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带,现已为花亭湖淹没区。《太平寰宇记》载:”元嘉末年,以县居山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县治从此迁到今晋熙镇老城所在地。 [3]

宋属淮南西路舒州。

政和五年(1115),舒州改德庆军。

绍兴十七年(1147),德庆军改名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安庆军升为安庆府。太湖县先后属德庆军、安庆军、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清属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道,太湖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六月,属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再度废道,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个行政督察区,安庆道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太湖县(1940年4月迁桐城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第一行政督察区改名为安庆专区,太湖县属安庆专区。

1949年3月,太湖县城解放。当晚,中共太湖县委、县政府和安庆专员公署迁进太湖县城。太湖县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

1952年8月,太湖县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88年,太湖县属安庆市。

1997年,太湖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9镇17乡:晋熙镇、徐桥镇、弥陀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黄镇镇、牛镇镇、北中镇、大石乡、江塘乡、城西乡、花园乡、刘羊乡、大山乡、刘畈乡、百里乡、玉珠乡、罗溪乡、黄岗乡、李杜乡、赵河乡、天桥乡、九田乡、河口乡、望天乡。县政府驻晋熙镇。

2004年6月底,太湖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由原来的26个

家,生我养我的太湖

太湖县行政区划图

乡镇调整为15个:刘羊乡、花园乡的灯茗村、李杜乡的何岭村、罗溪乡的汪岭、梅河2村以及城西乡的芭蕉、下坞、九龙3村并入晋熙镇,花园乡并入新仓镇,花园乡的方岭、新庄、立新等村以及刘羊乡的殷冲、李冲、月龙李岭、枫铺5村并入小池镇,罗溪乡并入寺前镇,大山乡、李杜乡并入天华镇,天桥乡和原黄镇镇的严姜村并入牛镇镇,河口乡并入弥陀镇,望天乡、玉珠乡并入北中镇,黄岗乡并入汤泉乡,九田乡并入刘畈乡。

家,生我养我的太湖

风景名胜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处于沪渝高速

太湖收费站西侧。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

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 [7]

花亭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

家,生我养我的太湖

花亭湖

,面积254平方公里。龙山、花亭湖湖区、西风禅寺、狮子山、朴初文化公园、汤弯温泉六大景区。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

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

著名人物

赵朴初,(1907.11.5—2000.5.21)安徽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县景宁乡(今望天乡)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嘉庆三年顺天乡试和四年会试两任同考官。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回来后出任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诗525首,县内民间藏有铅印本。

刘铉,太湖县人,生卒年月不详;邑廪生,清代天文学家,好学深思,博通经吏,著有《天文明解》、《诗易会参》、《四书会参》等书。 [9]

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 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1983年,被调到河南省财经学院创办《河南财经学院学报),任编委、副编审,一直到离休。

家乡风景名胜颇多,著名人物赵朴初也是太湖的一面旗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太湖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