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文|王宇銀


一覺醒來,淚水和汗水一起,潤溼了枕頭。人生往事都在回憶裡,在夢裡。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那個小小的小山村,又看到了白髮蒼蒼的父親母親。

鄉村的夜晚,很安靜,一根繡花針掉在地上也聽得見。翠竹響動,是風的腳步聲。月亮伴著花香,縈繞鼻尖。守著青山綠水,枕著炊煙,心也是靜的。池塘邊的柳樹上,知了聲聲作絕唱,唱得陽光明媚,引來鳥語,招來花香,沒有塵囂飛揚,沒有煩擾紛爭。

渴取一瓢塘水飲,夜深又抱月光眠。放眼望,在你的歲月裡,還有哪裡能找到如此乾淨之地,享用如此溫潤輕柔的味道?

父親母親在這裡將我育將我養,有朝一日,我也想選擇在這裡歸隱。看盡城市的繁華,受夠了無盡的嘈雜,有一天,能悄然而歸,只為找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根。

就在那裡,山村依舊,風清月明,窈窕綠水,都在把我呼喚,向我招手。就是做夢也離不開老屋,離不開家,離不開炊煙陣陣,喜歡上雞犬相聞。

天將破曉,露水滿枝。山村裡的人們已經開始忙碌了。他們或是生火摘菜,忙著為家人準備早餐;或是揹著籮筐,及早出行,去趕個早集;或是開了圈門,趕著牛羊,去飽餐帶著露水的青草,讓它們美美的起一身壯膘。

老了的人們,瞌睡漸少,沒有俗事纏身,也不想走得久遠,就早早起來,在門前屋後轉悠,看看這裡,摸摸那兒,吸收新鮮空氣,忘記了昨日的困苦,安享著美好的今天。

年青點兒的人們,睡不夠,總是都起得比較晚,待到打開窗簾的時候,太陽已經佈滿村前莊後。每次回到家鄉的懷抱,貌似時光也要跟著倒流,把人又帶回到了青春年少。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山村的房屋大多是土牆扇瓦,雖然看上去沒有樓房高大亮堂,卻很結實,往往經歷百年的風吹雨打,毅然挺立。家家戶戶建房都是就地取材,石頭做基,夯土為牆,和泥做坯,燒製成瓦,伐樹為梁,請上十個八個村裡能人巧匠,三五個月以後,一院瓦房就依山傍水落成了。

我家從石板房換建成瓦房的那時候,我年紀小,還幹不了粗重的活,放學歸來就和小夥伴一起,把牛羊趕到山坡上,然後三五成群,上樹逮蟬,草叢裡捉螞蚱,下河摟魚抓蟹蝦,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滿滿的全是歡樂。

溪水旁歸來的農夫,斷斷續續,平平靜靜,有說有笑,彼此一聲簡單問候,也是無比親切與舒服。

雨後的鄉村,空氣愈發的新鮮,清泉四溢,匯流成溪,在山石草叢間竄躍流淌,滋潤良田,也滋養這人們和家畜。

年少的時候,多好奇,啥都想一探究竟,多少迴帶著蝦兵蟹將,潛山入林,觀察泉水變化,可每次都被父母責罵,只因為擔心山路陡峭,岩石光滑,怕我等從山崖間跌下。

山裡林間溼潤,水從地表滲出,或者從巖縫裡不知怎麼就冒了出來,順著石頭,溝壑,彎彎轉轉,最後聚少成多,匯在一起,這估計就是泉吧!有的落入池塘,有的流入河中,一路壯大,奔江海而去。

夏秋季節,山裡雨水充沛,草木茂盛,蘑菇滿山坡。不上學的日子裡,一聲吆喝,隨大人們一起,穿梭林間,採得野山菌或者蘑菇回家。父親宰了雞,讓母親給一大家人改善伙食。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現在已記不起啥時學會的採蘑菇,反正是每年薄霧四起的時候,總會廝跟在大人屁股後頭,在雨後的早晨撲進大山的懷抱,有時候一個早上竟然也能摘滿整整一籠子。收穫滿滿,心情激動。提著籠子回家,享受著父母的誇讚。

然後一路小跑著,和鴨子一起來到水花四濺的河裡。溫柔清澈的溪水,把石頭洗得溜光水滑。仔細將籠子裡的雜物撿掉,剩下野山菌和蘑菇洗乾淨,拿回家交給母親。接著,炊煙升起,母親生起了灶火,將切好的雞塊爆炒到七八分熟,再將新鮮的蘑菇山菌和著土豆青椒入鍋,再加上花椒,蒜片與小蔥等佐料,一起匯炒,不一會兒,一大盤受家人喜愛的美味就上了桌。

雖是一道家常菜,看的人,饞得直流口水,吃的人,嚼得津津有味,之餘,自然少不了說聲真香!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我們小孩子家是不允許入酒席的,那就盛一碗飯,坐在門檻上,一塊兒滑溜香嫩的蘑菇入口,那香那味兒太美了!

那情那景,總在眼前,一生不忘。

後來,週末或者假期,也常常回家。夜晚時分,炊煙散盡,一片安寧。飯後,在村頭浪一圈,不覺走到溪流裡。見少有人影,就寬衣解帶,脫鞋丟襪,浸入溪水中,霎時清涼一身。

清清的水,洗盡鉛華,平和浮躁。也不怕洩露了春光,羞得花兒扭過頭,醜得月兒藏樹梢。一天就這樣安寧了下來,似乎歲月在這裡靜止了,就這樣不願前行。

深秋季節,天氣轉涼,村莊也自迷人。熟了的稻子,點點璀璨,人們挽起褲腳,舞鐮揮汗,汗水也變成了金色。沉甸甸的穀粒,把喜悅種進人們的心裡。聽那言語,滿是幸福,看那笑容,盡是燦爛。

山高水低,鴻雁南飛。魅力的季節,收穫著美滿,收穫著喜悅 。

有耕耘,總有收穫。父母勤勞,一生穿梭在田間地頭。不同的季節裡,不管是豆角南瓜,還是蘿蔔青菜,應有盡有。有時候也要種些二茬玉米,因為父母知道等我們回家了,喜歡把半老的玉米放火灰邊燒了吃,而嫩一點的則煮了吃,又香又甜,不吃飽那是捨不得丟手的。

陽光明媚處,庭前花自豔。有時候,吃罷晚飯,天色尚早,父親說,想到地裡看看,問我去不去,這種機會當然不能錯過。話音未落,學著父親,隨便拿起一件傢什,穿起二哥用龍鬚草編做的草鞋,跟在父親身後,慢行在崎嶇的山路上。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說起風光,山村最美。成片的玉米,彼此緊緊挨靠,一片連著一片。渴了,順手拔一個蘿蔔,抹去泥土,入了口中,水漉漉的帶著甜,還有淡淡的泥土味兒,瞬間覺得很滿足。

父親每每看到這饞相,總是笑笑說,你怕是餓了三年沒吃飯吧?吃啥也不慢點,小心噎著你小子!這時候的父親,在我的眼裡,安靜且祥和。日光漸暗,父親、我、大山、還有玉米、山村一起都融進了暮靄裡。

夜幕降臨,竹影婆娑,溪水迴響。父親母親也許累了,入了夢鄉。鄉村的夜,找不到一絲紛擾,讓人自然而然的忘了苦惱,拾掇起一份平靜。月懸夜空,夢在老屋,觸摸往事,無限感慨。

一覺醒來,可能天已經大亮,披衣起床,清涼的空氣吸進肺裡,再緩緩排出肺部的濁氣,一呼一吸之間,一下子有了釋懷的感覺。

茫茫世界,小小村莊。世人眼裡,不過尋常地方,轉眼可以淡忘。可是在我心中,山水草木有情,父母兄妹有愛,走了親情才有家和夢。潺潺溪流中,裊裊炊煙裡,心與鄉村,再也分不開。生被山水養,百年歸去,最好的去處,還是這小小的山村。只有在這裡,讓山山水水淨了靈魂,一生一世方能真正安然。

年歲越大,越是懂得,父親母親為啥一生都離不開他們生活的小山村。一草一木裡,一山一水中,都有他們的愛。

人一生,不戀繁華,不求美食,粗茶淡飯,溫飽足矣。守著心裡那份牽掛,執著於平淡之中,春去秋來,雲聚雲散,枕著月光,心與四季,夢與村莊,一心安然,富貴不戀,貧賤不忘。

當年的小孩已經長大,父母和鄉村裡的家,卻已經成了美好而又傷痛的回憶。只是無論何時,身在何處,夢依舊,情依舊。小小村莊,長長的夢,魂牽心念的地方,還是故鄉。


作者

王宇銀,男,漢族,陝西鎮安人,大學本科學歷。1989至今在陝西鎮安縣森林公安局工作。

王宇銀:長長的夢,是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