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口老齡化的農村該如何精準科技扶貧?

心大壓爛肺

現在的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要麼走出去了,要麼出去打工不願意回來種田,對於科技扶貧和推廣還是存在很多困難。

農村科技扶貧,就是將先進的農業科技技術推廣到農業種養殖中,提升農民種養殖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進而提升產值,增加收入。這就要求學習的人懂技術,能接受應用新技術新事物,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文化水平本來就低,更不要說接受應用新技術新科技了。



面對這個現實難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也不是一場兩場講座能改善的,我覺得有以下思路供參考。

1、培訓重點人群。科技扶貧,不可能一直待在農村開展培訓講座,也不可能挨家挨戶、手把手的教,對於農民,可以選取年輕的、懂技術的、喜歡鑽研學習的一批人作為重點進行培訓教育,培養一批土專家,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把他們教會了,由他們言傳身教,帶領其他農民進行科技推廣和應用,提升農業科技含量。



2、改變培訓方式。以往的很多科技扶貧科技下鄉,都是把農民召集起來開個培訓會、發幾張宣傳單就完了,等培訓一散場,農民也都忘完了,培訓單也當廁所紙了。我倒覺得科技扶貧要到田間地頭,要手把手的示範給農民看,要一步一步的現場教農民怎麼做,同時現場要求農民操作,指出問題。只有農民自己看了、練了,印象才深刻,技術才過關。



3、要講農民聽的懂的課。現在的科技扶貧中,很多農業專家,到農村來培訓時,準備的稿子精彩豐富,長篇大論,幾十分鐘的普通話講下來,聽講的農民走光了,不是專家講的不好,而是農民聽不懂,聽不進去。在科技扶貧中,要接地氣,培訓講課要講農民的關注點,要講農民聽得懂的話,這樣才有效果。

對於科技扶貧,任重而道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水平提高了,農業生產才會有大進步。



(個人觀點,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